老子《德道經》释译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1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前言
一、老子其人
老子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哲人,也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人们尊称其为老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有重要影响的巨人,是继伏羲、黃帝之后又一位修身大成就者。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周守藏室之史也。……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并且记载了“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的事迹。
二、老子其书
老子留世的五千言,后人名为《老子》,又叫《道德经》或《德道经》,既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格言体散文的代表作,也在中华文化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五千言全是格言式的韵文,纵览阴阳,橫贯古今,号称“万经之王”,是一部“殊胜的哲学诗”,是先秦时期为数不多的由作者亲自执笔撰写的一本正经。
[1]

关于五千言的不同名称,涉及《老子》一书的版本流传。五千言从创作至今,存在两种版本系统:一是以帛简本为主的《德道经》系统,这是考古发现的重要成果;一是以通行本为主的《道德经》系统,这是流传下来的典籍文本。根据学界考证,帛简本的流传时间早于通行本。两个系统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德篇与道篇的先后次序及其中个别字句的差异引起的。命名为《德道经》或《道德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容包括德篇与道篇两部分;二是五千言的总旨就是“道德”二字。阐述的主要是如何修养德道,以及圣人如何治理自己的理论与方法,书中多处出现“圣人之治也”的字样。
三、五千言的核心思想
说到老子五千言的核心思想,还得从老子为什么著《德道经》谈起。《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这是史料中的一段记载,除此之外,纵览中华文化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传承和总结文化。
《尚书·序》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黃帝、炎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从《尚书》“言大道也”和“言常道也”的纲领性概括中可以看出,大道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祖根,是文化的源头活水。
[2]
熊春锦先生曾提出,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肇始于伏羲的“易道文化”,成形于黄帝的“法道文化”,成熟于老子的“德道文化”。
[3]

从时间来看,三皇五帝是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近年来,随着历史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的发展,据考古发现和其他史料,有些学者对以华夏为核心的古史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三皇五帝并非神话。古史传说中的文化图景日渐清晰。
[4]

伏羲为三皇之首,其易道文化成为三皇时期的文化核心和代表;黄帝为五帝之首,其法道文化成为五帝时期的文化核心和代表。这两个时期都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时代,正如《礼记·礼运》中所言,是孔子心目中的“大同世界”,而三王时期,则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小康世界”。虽然如此,从三皇五帝到三王时期,与后来的两千多年相比,还是中华民族的道德鼎盛春秋,抒写了中华人文史上的光辉篇章,创造了华夏文明的神州时代。
到了春秋战国,周朝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逐鹿中原,各霸一方。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粉墨登场,弱肉强食,进入了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大混战时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合纵连橫、黃石韬略,儒墨道法、王霸兼杂,著书立说、学派林立,各抒己见、各显神通。一方面是“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汉书·艺文志》),另一方面是积极整理、继承文化。老子在当时并没有参与到“取合诸侯”的行列,而在整个世界文化转型的“轴心时代”,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转折的关键时期,对春秋之前两千五百年人类的道德文化进行系统总结,著述五千言,提出德道文化,与伏羲易道文化、黄帝法道文化一脉相承。他所阐述的“修之身,其德乃真”,即通过修身明德,进而知道,实现天人合一的德道修养学说,与伏羲、黄帝修身治世的内求法思想高度吻合,所谓天下至道无二理,只是表述各不同,是对中华道德根文化的全面继承与发展,使文化得以薪尽火传,为后人指明了方向。
《德道经》五千言,意境深远,内容博大精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其总旨就是“德”、“道”二字,阐述的是关于道德的真实学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既有品格性内涵,又有能量性内涵;既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范畴,又指精神修养中的人伦品格。“德”本指大道直行,人用正直的心观察天道,胸怀坦荡,不含私心贪欲为人处事;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道”本指人通过天门与自然相感格,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然后为不明方向的人引路;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的仁、义、礼、智、信五种品格就是道的五种能量元素。五千言以“德”“道”二字为核心,揭示出“道”是大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人万物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是宇宙万物可分可合的结构模式和运行规律。“德”是道的外显和人格化体现,是道的载体和表现形态。道德能量充满宇宙太空和万物内外,无所不在,养育生息着天地人万物。一切物质和生命的生存与发展,都是道德能量物质的巨大作用力。德能蓄聚的厚薄浓淡,决定着万物品质层次的高低,规范着物性的特征和物体的轻重大小及运化过程的长短久渐。
[5]

“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内涵,而且寓意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
[6]

老子的本意是想告诉后来的每一个人,当人类德行不足、不能直接问鼎大道时,就需要先培养自己的德性品格,来获得五德能量,保持心灵的纯一,从而明德知道,回归道境。
四、老子及其著作的文化影响
老子被誉为“东方巨人”,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
[7]

庄子称其为“博大真人”,《庄子·天下》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毀万物为实。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 ............

书籍插图:
书籍《德道經》 - 插图1
书籍《德道經》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老子《德道經》释译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