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枯宁的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作者简介
姜涛,1970年代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出身,后因写诗早早“弃工从文”,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文学,也间或从事当代诗歌的批评,著有诗集《鸟经》,研究专著《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等。

内容简介
新诗,自创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多重的压力。在美学争议之外,诗歌写作与周遭历史之间,也存在着既疏离又纠结的复杂关系。本书收录的一系列文章,以若干诗人、作品、现象谓讨论对象。在微观的形式分析中引入某种社会文化视野,以透视诗歌的困境和可能,是本书尝试的方法。如何打破写作与研究的“幽闭”,重置诗的文化位置,从诸种有形与无形的围栏中,挣扎着伸出一只想象的手,则是方法背后的焦虑所在。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巴枯宁的手/姜涛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汉园新诗批评文丛)
ISBN 978-7-301-16958-2

Ⅰ.①巴… Ⅱ.①姜… Ⅲ.①新诗—文学评论—中国—文集 Ⅳ.①I207.25-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031631号

书   名:巴枯宁的手
著作责任者:姜涛 著
责 任 编 辑:
张雅秋
封 面 设 计:
奇文云海
标 准 书 号:
ISBN 978-7-301-16958-2/I·2205
出 版 发 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http://www.pup.cn  电子邮箱:pkuwsz@yahoo.com.cn
电   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出版部62754962
      编辑部62752022
印 刷 者:北京汇林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 者:新华书店
      880mm×1230mm A5 8.375印张 190千字
      2010年6月第1版 2010年6月第1次印刷
定   价:28.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
:010-62752024;电子邮箱
:fd@pup.pku.edu.cn
目 录
汉园新诗批评文丛·缘起

巴枯宁的手
在山巅上万物尽收眼底
    ——重读骆一禾的诗论
辩护之外
在物质时代的文化拼盘中
一首诗又究竟在哪
    ——“全装修”时代的“元诗”意识
“再骄傲一次,就完美一小会”
    ——论臧棣
嘟囔的仪式
    ——读桑克近作
没有共识,又何需争辩
    ——北京诗歌印象
“混杂”的语言:诗歌批评的社会学可能
    ——以西川《致敬》为分析个案
冲击诗歌的“极限”
    ——海子与80年代诗歌
失陷的想象
    ——欧阳江河《时装店》解读
现场与远景
对癖性的发明
叙述中的当代诗歌
“病中的诗”及其他
    ——周作人眼中的新诗
小大由之:谈卞之琳40年代的文体选择
从“抒情的放逐”谈起
1930年代的大学课堂与新诗的历史讲述
“中国式”的现代主义诗歌:该如何讲述自己的身世
后 记
汉园新诗批评文丛·缘起
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2005年成立以来,重视新诗研究刊物、研究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先后出版了“新诗研究丛书”和集刊性质的《新诗评论》,受到诗人、诗歌批评家、新诗史研究者和诗歌爱好者的欢迎。
从今年开始,在“研究丛书”之外,拟增加“汉园新诗批评文丛”的项目。相较于“研究丛书”的侧重于新诗理论和诗歌史研究的“厚重”,“批评文丛”则定位于活泼与轻灵。它将容纳诗人、诗歌批评家、研究者不拘一格的文字。这一设计,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诗歌研究、批评领域,重视理论深度、论述系统性和资料丰富翔实固然十分重要,但更具个性色彩的思考、感受,和更具个人性的写作、阅读经验的表达,同样不可或缺。在力图揭示事物的某种规律性之外,诗歌批评也可以提供个别、零星、可变的体验——这些体验与个体的诗歌写作、阅读实践具有更紧密的关联。也就是说,为那些与普遍的规范体系或黏结、或分离的智慧、灵感,提供一个表达的空间。除此之外的另一个理由,是诗歌批评“文体”方面的。也许相对于小说研究、文化批评,诗歌批评、阅读的文字,需要寻求多种可能性和开拓,以有助于改善我们日益“板结”、粗糙的“文体”系统和感觉、心灵状况。
写作这样的文字,按一般认识似乎比“厚实”的研究容易得多。其实,如果是包蕴着真知灼见和启人心智的发现,透露着发人深思的道德感和历史感,并启示读者对于汉语诗歌语言创新的敏感,恐怕也并非易事。
这样的愿望,相信会得到有相同期待者的理解,并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

洪子诚
2010年1月
巴枯宁的手

多年来,有首短诗,一直放在我心上,还时不时拿出来温习。这就是诗人肖开愚的《下雨——纪念克鲁泡特金》,它写于上世纪90年代初:

这是五月,雨丝间夹着雷声,
我从楼廊俯望苏州河,
码头工人慢吞吞地卸煤
而碳黑的河水疾流着。

一艘空船拉响汽笛,
像虚弱的产妇晃了几下,
驶进几棵杨槐的浓荫里;
雨下着,雷声响着。

另一艘运煤船靠拢码头,
“接住”,船员扔船缆上岸,
接着又喊道:“上来!”
随后他跳进船舱,大概抽烟吧。

轻微的雷声消失后,
闪出一道灰白的闪电,
这时,我希望能够用巴枯宁的手
加入他们去搬运湿漉漉的煤炭,

倒不是因为闪电昏暗的光线改变了
雨中男子汉们的脸膛,
他们可以将灌满了他们全身的烧酒
赠送给我

但是雨下大后一会
停住了,他们好像没有察觉。
我昔日冒死旅行就是为了今天吗?
从雨雾中捕获勇气。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我就被深深吸引,觉得其中有种说不出的力量,让人欲罢不能。这力量是什么,我也曾试图解释,但一直没有满意的答案。表面看,它是一首标准的90年代诗歌,具有清晰的叙事特征,这种特征后来被追认为那个时代基本的诗歌风尚。在诗的开端,诗人漫不经心地勾勒出了一个具体的时空:那是在上海,苏州河畔,五月里一个阴沉的雨天,有人在劳动,有人在旁观。
写作此诗的时候,诗人正在上海,住处是华东政 ............

书籍插图:
书籍《巴枯宁的手》 - 插图1
书籍《巴枯宁的手》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巴枯宁的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