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最接地气的平民调解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最接地气的平民调解
王为念
每年有很多朋友给我推荐书看,也许是我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许是因为工作忙得我团团转,很少能把哪一本书完整地看一遍。近来好朋友发给我一本书稿,希望我能为她作序。坦率地讲,爬格子写文章是我最不擅长的事,因此我可以有一百个理由推掉这件事情,之所以还是拿起笔来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它的书名叫《调解》。
打开这本书稿,一口气读完。它把我带回到十年来那艰难的调解回忆中。我曾经在中国最真实的调解节目——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谁在说》中作嘉宾,一开始,当事人因为两千元钱吵架,我实在解决不了,就给他们两千元;到后来,当事人之间二十年的仇恨,我用两小时就可以搞定。这一切历历在目。《调解》这本书的主人公徐桂英,我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这不就是当年的我嘛,只是她在生活中我在节目中。而真实地解决家庭矛盾,真诚地帮助每一个人却是我们俩完全相同的地方。
余秋雨先生在给我的书《念叨念叨》作序时,这样评价我:“王为念在调解时不端架势,不演角色,不讲术语,不夹英文,不引古语,而能直取事件关节,直触人心痛痒。”“王为念是用善良、宽容和智慧化解绝大多数社会矛盾,使更多的民众摆脱无谓之苦,使社会更加进步,清明有序,让更多的冲突变成调解,让更多的批评变成劝导,让更多的争辩变成讨论,让更多的眼泪变成微笑。”余先生的这些评价,对于当时的我,是有些受之有愧的,我认为余先生的这段话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希望,希望在中国的大地上,多一些调解少一些批判。如果我一定认为余先生对我的褒奖有些夸大的话,《调解》这本书中的徐桂英不就是余先生说的这种人吗?
今天终于把余秋雨先生这段让我既有点偷着乐,又有点精神负担的文字,拱手送给《调解》中的徐桂英。因为这本书中的人物和感情故事,完全可以让你酣畅淋漓地感受一次最接地气的平民调解!

徐桂英被对门邻居张姐稀里糊涂地拽进人家大门的时候,脑袋是蒙圈的。她身上系着油吃麻花的围裙,手里正举着一根老葱。葱叶子被剥掉一半,带着辣味的葱白还在手里攥着。徐桂英只知道自己正要点火炝锅,张姐一边撞门一边声嘶力竭的哭喊声就一阵阵压过来。老伴刚把门打开,张姐就跌跌撞撞地跑进来,不由分说地抓住了徐桂英攥着葱白的手。
老伴和徐桂英脸上的表情从惊诧到僵硬,张姐嘴里含含混混地嚷道:“徐姐!徐姐!你赶快拦住她,她要动刀!”
老伴嘴上的口型刚摆出了一个“谁”,声音还没有发出来,徐桂英就已经被张姐连拉带拽地推进了她们501的门。
门根本就是敞开的,门窗都开着,夏日里燥热的空气在这个不足五十平方米的老式两居室里流动,角落里一个老的台式电风扇在慢悠悠地摇着头,风扇的“嗡嗡”声盖不住里屋传来的一阵阵孩子的哭声。
张姐的儿媳妇生孩子还不到两个月,自从打医院里接回来,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一楼的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小两口自由恋爱,结婚生孩子顺理成章,顺产生了一个六斤多的大胖小子,公公婆婆给带着,这小日子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怎么还没出月子就开始吵吵?
张姐的儿子是个老实巴交的孩子,一开始只听见儿媳妇闹,儿子都没声!儿子不出声,公公婆婆也只得装聋作哑,谁让儿媳妇是功臣,三代单传,给生了个大胖孙子呢!
可这吵着吵着,泥人也有土性儿,儿子也不干了。儿子一出声,老两口少不得就得出来说两句,多半也是和稀泥的话。儿媳妇每次发作的事情也是鸡毛蒜皮,什么奶凉了,汤淡了,屋里不能开风扇了。今天又是为什么?不知道?张姐和老公正在厨房里忙着做午饭,小两口的屋里就闹出了动静,老两口跑出来看,儿媳妇一把明晃晃的剪子正抵在独生儿子的脖子上。公公当时就瘫倒了,婆婆哭着哀求儿媳妇有话好好说,儿子的脖子梗在那,眼神里全是视死如归,嘴里放出来的话是:“有本事你就捅!这日子没法过了……”
徐桂英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被搅进了这趟浑水里,唯一的理由是,自己家就住在张姐的对门。在这个厂区的老宿舍里,老姐俩的友谊已经超过了二十年。从当年一起技校毕业进工厂大门,到厂子改制、俩人纷纷提前退休,两个人过的就像照镜子。一个结婚了,另一个也要领证了;一个生儿子了,另一个也怀上了;一个当了婆婆,另一个儿子也大了、该谈恋爱了……
徐桂英头一天还在感慨,张姐都抱孙子了,自己儿子怎么不着急、还不找对象。转过天来就看到了这一幕。毕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那剪子只能用来做针线活,怎么就成了凶器了?
张姐声音都哭岔了,一边是瘫坐在地上干着急不能动的老伴,一边是被剪子直抵喉咙的独苗儿子,她把老姐妹徐桂英当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嗓子里只能挤出来一句话:“徐姐,你救救小刚……”
就这么一句话,徐桂英汉子一般地附体了。年轻的时候她就是女汉子,在工厂里什么工种都干过。刚来的时候学徒轮岗,师父说翻砂工不是女孩子干的,就甭去了;偏不服的,啥女人干不了。又不是旧社会的小脚女人,男人能干的女人也能干。翻砂、车床、开吊车、装卸……工友都喊:“甭叫徐桂英了,改叫穆桂英吧!”
如今,徐桂英仿佛又回到了多年以前、意气风发、谁都不怵的时候。她一个健步走上前去,用手里的葱白指着正用剪刀利刃抵着自己老公的年轻女子,厉声喝道:“你把剪子放下!有什么事好好说!你把他捅死了你就是寡妇了你知道吗?”
那个昨天还软软地喊徐桂英“徐姨”的弱小姑娘,此时的眼神是涣散的,带着丝丝不易察觉的绝望。她声音含混,眼睛看着门外,嘴却对着自己的老公:“你不爱我了……你……你有别人了……”
张姐哭着哀求儿媳妇:“没有啊小丽,你听谁胡说的!小刚没有啊!”
徐桂英正义凛然地问那个从小她看着长大的小刚:“小刚,你有没有?”
小伙子一脸苦笑:“徐姨,我哪有!我天天加班挣奶粉钱,我身上连200块钱都没有,我上哪乱搞去?”
徐桂英缓和声音对着小丽:“小丽啊,小刚是阿姨从小看着长大的,这楼里的男孩子数他最乖、最知道心疼老婆,你可 ............

书籍插图:
书籍《调解》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调解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