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赫伯特·西蒙自传
作者:(美)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Simon)
译者:陈丽芳
出版人:张高里
特约编辑:任月园 赵芳
责任编辑:郭宇佳 王烨
封面设计:肖晋兴
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致谢
引言
序
第一篇 从出生到21岁生日
第1章 威斯康星州的男孩
其他亲戚
4岁男孩
家
学校
朋友
街坊
与众不同
毕业
男孩的父亲
第2章 森林和田野
蜿蜒走道和孤行木舟
荒野和山脉
洛克沼泽(Rockmarsh)
第3章 在芝加哥大学接受的教育
大一新生
本科学习
大学朋友
青葱之恋
哲学和政治学
研究生学习
第4章 遭遇科学变革:芝加哥的政治科学
梅里亚姆和芝加哥学派
政治科学系的求学生涯
芝加哥学派的影响力
走上学术科研的道路
多萝西娅
第二篇 青年科学家
第5章 研究新体验:城市管理者协会
初次使用计算机
克拉伦斯·里德利
行政科学
社交能力
去加利福尼亚旅行
第6章 管理研究:伯克利
行政管理处
研究项目
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撰写《行政管理行为》
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章 在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教书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生活
考尔斯委员会
在考尔斯委员会工作结识的朋友
决策研究的开端
重新探究工程学
再次研究管理学
公平和不公平竞争
奔向太阳
第8章 忠诚问题
萧条时期的自由主义
加利福尼亚的颠覆运动
我的安全文档
战后的自由主义
忠诚度受到了挑战
知识分子的忠诚度
第9章 成立商学院:工业管理研究生院
起步
暴风雨
同事等人
新型商学院
环境和文化
第10章 研究和科学政治学
研究各种组织
数学方面的研究
系统研究实验室
作为社会科学的政治学
第11章 没有怪物的迷宫
和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谈话
小故事
第12章 人工智能的源头
1945年前的认知心理学
形式逻辑的影响
战后机器智能的研究环境
数字计算机进入研究视野
第13章 攀登:实现人工智能
艾伦·纽厄尔
研究开始进行
构思逻辑理论家
发现表处理语言
第三篇 高屋建瓴—科研的高地
第14章 一马平川
研究策略
言语学习模型:EPAM
通用问题解决者
和心理学家交谈
国际象棋:人工智能的果蝇
1958年兰德夏季研讨会
陈述理论:人类解决问题
表征的问题和学习
传播新思想的努力
得到认可的迹象
第15章 个人生活的轨迹
家庭生活
娱乐和消遣
爱情和婚姻
第16章 为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创造大学的环境
从工业管理研究生院搬走
校园里的政治活动
新的认知心理学
计算机科学
工程设计
新校长们
我为何不当大学校长?
人文素质和职业教育
第17章 论战
第18章 学生运动
给伯克利革命者的建议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学生动乱
学生运动的起起落落
第19章 作为政治家的科学家
国家科学院的社会科学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
其他学术委员会
第20章 国外的冒险
旅行的定理
到处闲逛
第四篇 60岁以后的研究工作
第21章 从获得诺贝尔奖至今
诺贝尔经济学奖
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课题
并行或串行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发展
科学政治学
第22章 身为中国和苏联的业余外交官
中国
苏联
第23章 选择指南
人类理性
人类的社会属性
科学人
后记
作为问题解决者的科学家
形成问题
数据背后的规律
表征
发现解释性模型
设计良好的实验
问题同构体
无自变量的实验
作为满意论者的科学家
参考文献
献给多萝西娅[1]
你是多么得名副其实!
推荐序一
创造多维迷宫的大师—赫伯特·西蒙
我很荣幸受邀为赫伯特·西蒙先生的中译版自传作序。
这真是一项让我倍感荣幸又深觉责任重大的委托。多年以前,我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因此对赫伯特·西蒙这位亲手缔造了该院系的传奇导师(他还是工业管理研究生院和心理学系的创建者)非常熟悉。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之所以选择去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重要的原因正是出于对先生的仰慕—在台湾大学攻读电机工程时,我有机会读到他关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原著与学术论文。当时的阅读体验相当艰辛,因为赫伯特·西蒙的学问博大精深且跨越多元领域,书中有许多不易理解的深奥理论。正是这样的因缘际会,我在美国众多的名校中,最终选择到卡内基梅隆大学拜师求学,攻读人工智能专业。
所谓“高山仰止”,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才华、精力、成就令常人望尘莫及的天纵之才。先生正是这样的人。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天才之一”,涉猎广博且研究极深—对大多数人而言,倘若一辈子能够在一个专业领域有所成就,那已是万分幸运的事;而先生却在他所涉及的任何一个领域—无论是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政治学与管理学—都是实至名归的大师。1975年,基于在人工智能方面所作的基础性贡献,他与弟子艾伦·纽厄尔(Allen Newell)共同获得图灵奖。1978年,他又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能获得如此的嘉奖与殊荣,真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书时,曾有幸听过先生的课并向他请教过问题。另外,我读博士生时的导师——同为图灵奖获得者(1994)的罗杰·瑞迪(Raj Reddy)教授也是他的学生。可以说,在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江湖”里,赫伯特·西蒙就像开创门派的祖师,启发了包括我在内无数末学后进者的学术思想和方向。这就是我们之间的渊源。
特别要强调的是,作为蜚声国际的学界巨擘,先生与中国交流很多,堪称中美两国间的“民间外交家”。正如他在这本自传里所说的:“我十次到访中国,在那里度过的时间比任何其他国家——除了我的祖国外,都要多。”他对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以及美味的饺子印象颇深(参看本书第22章),而且他还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叫“司马贺”。
当中美“乒乓外交”实现两国关系破冰后不久,1972年,是他最早带队率领第一批美国科学家访问中国,与国内行业同人进行学术交流—在本书里,他以朴素的笔调记录了当时的情状与感想。1983年,在时任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荆其诚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张厚粲的口译协助下,赫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科学迷宫里的顽童与大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