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惊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内容简介
大明惊变(上)
引子
第一章 万里乾坤
第二章 山河影转
第三章 风露浩然
第四章 秋雨边关
第五章 长剑耿耿
第六章 彤云蔽天
大明惊变(下)
第七章 冰霜历尽
第八章 孤怀激烈
第九章 风孰与高
第十章 热血千秋
尾声
外一章 青史尽灰
千古英雄共一心——大明惊变大事编年
塞北穷冬候,无风也自寒——蒙古大事记
附录一 明朝年号表
附录二 《大明惊变》人物像
附录三 北京智化寺王振石刻像
附录四 于谦《题公中塔图赞》
附录五 朱元璋圣旨
附录六 大明宝钞
附录七 红崖天书
附录八 北京四合院
后记——粉身碎骨浑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内容简介
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明太祖朱元璋自穷苦僧人起家,将蒙古势力驱逐回漠北老家,一手开创了大明王朝,又为稳固江山而煞费苦心。然其身故几年后,便有靖难之役,指定继承人建文帝朱允炆战败,化装成和尚出逃。到底是机缘巧合,还是因果循环?明成祖朱棣以武力夺取皇位,成为名扬四海的永乐大帝,其子孙却是命运跌宕,登位艰辛在前,或莫名暴死、或盛年早亡在后。到底是命运无常,还是天道报应?至正统十四年(1449年),五十万明军精锐覆没于土木堡,明英宗朱祁镇更被蒙古瓦剌俘虏,大明由此遭逢立国以来最大之危机。而这一挫折及惨败,不仅成为王朝的盛衰转折点,亦是英、景两任皇帝及于谦等诸多臣民人生的转折点,遂成就了一段可悲可叹的历史……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大明惊变 / 吴蔚著.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9
(中国古代大案探奇录)
ISBN 978-7-5162-1310-0
Ⅰ. ①大… Ⅱ. ①吴… Ⅲ. ①侦探小说-中国-当代 Ⅳ. ①I247.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28746号
图书出品人 刘海涛
出版统筹 赵卜慧
责任编辑 董 理
责任印制 曲 静
发行总监 杨荣刚
责任校对 姚丽娅
装帧设计 聂 强
书 名 大明惊变(上)
作 者 吴 蔚/著
出版·发行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里7号(100069)
电 话 010–63055259(总编室) 63057714(发行部)
传 真 010–63055259
http://www.npcpub.com
E-mail: mzfz@npcpub.com
经 销 新华书店
开 本 32开 880毫米×1230毫米
印 张 9.875
字 数 284千字
版 本 2016年9月第1版 2016年9月第1次印刷
印 刷
书 号 ISBN 978-7-5162-1310-0
定 价 56.00元(全二册)
出版声明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如有缺页或倒装,本社负责退换)
我愿天宇清,浮云扫形迹。
庶俾阳德亨,万古明不息。
——于谦《初日》
引子
大元王朝虽然灭亡,但蒙古帝国的势力和根基仍存,“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历史上将这一政权称为“北元”。终明一朝,北元始终对明朝的北部边疆构成强有力的挑战与威胁,此即史书中所言:“终明之世,边防甚重。”这“边防”,即指明廷为了防御蒙古北元势力入侵所设置的“九边”防线。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乘势而起,烽火燃遍中原大地。义军在与元军的交战中接连获胜,而元朝各地将领拥兵自重,内讧不断,元朝廷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历史的天平开始向义军中势力最强的朱元璋倾斜。
当时天下的局势是——义军方面,朱元璋继承了老丈人郭子兴的势力后,经过多年艰难经营,打败了东南一带最具威胁的陈友谅和张士诚,成为南方割据势力中力量最强的一支。虽然还有陈友定等人割据闽广地区,但势力相对弱小,讨平只是早晚之事。
元廷方面,尽管元军还有相当势力,不过分散在全国各地,各自为政,不能相互呼应。驻守山东一带的是元将王宣,实力不强,构不成太大威胁。最有实力的是盘踞在河南的元大将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但其人刚愎自用,为了争夺地盘,与占据陕西、甘肃一带的元将李思齐、张良弼等人势同水火,积怨很深。元关中诸将甚至推选李思齐为盟主,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王保保。双方正你来我往,真刀真枪地互相火并,元顺帝妥欢帖木儿多次下诏令,也不能制止。
在局面十分有利的状况下,朱元璋开始了北伐步伐,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率二十五万大军,水陆并进,北取中原,直捣大都[1],从而迈出了夺取天下极为关键的一步。
徐达字天德,濠州[2]人,为朱元璋同乡,自小家境贫寒,却由此而磨炼得性格坚毅,遇事善用脑筋。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当时隶属于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的朱元璋回家乡招募兵士,二十二岁的徐达仗剑从军,从此开始了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
至正十五年(1355年),徐达因战功被擢升为镇抚。不久,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和州[3]事变。红巾军首领之一孙德崖因其部缺粮,到和州请求朱元璋资助,朱元璋以大局为重,收留了孙德崖的部队。而朱元璋岳父郭子兴与孙德崖素有嫌隙,知道后很是生气,亲自从滁州赶到和州训斥朱元璋。孙德崖听说后有些害怕,便打算悄悄地溜走,却被郭子兴派人抓住。孙德崖部下听说后大为气愤,一场内讧即将发生。
刚好此时朱元璋赶往孙德崖军中,打算为其送行,结果被孙德崖部将趁机扣住,并扬言要杀掉朱元璋为主帅报仇。徐达在城中听说朱元璋被孙德崖部将扣为人质,生命危在旦夕,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到孙德崖军中劝解,并请求代替朱元璋作为人质。后来经过多方调解,孙德崖、朱元璋均被对方释放,一场危机得以平定。
正是在这次事变中,徐达的舍身相救赢得了朱元璋的绝对信任,后来朱元璋羽翼渐成,雄霸一方,徐达总是位在诸将之上,长期担任最高军事统帅,为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立下了盖世之功,被誉为明朝“开国功臣第一”。
北伐事关重大,朱元璋事先作了周密部署,分为三步:第一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第二步,“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第三步,“进兵大都”,灭亡元朝。
按照部署,徐达、常遇春率主力军由淮安北上,直取山东。同时,朱元璋麾下另一员大将征戍将军邓愈也率领军队进入河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大明惊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