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再出发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
010-62782989 1370112193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检察再出发/刘哲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ISBN 978-7-302-50860-1
Ⅰ.①检… Ⅱ.①刘… Ⅲ.①检察机关-工作-研究-中国 Ⅳ.①D926.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78629号
责任编辑:
刘 晶
封面设计:
汉风唐韵
版式设计:
方加青
责任校对:
宋玉莲
责任印制:
宋 林
出版发行:
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
http://www.tup.com.cn,http://www.wqbook.com
地 址:
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 编:
100084
社总
机:
010-62770175
邮 购:
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
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 量 反 馈:
010-62772015,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装
者:
三河市铭诚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
170mm×240mm
印 张:
18.25
字 数:
254千字
版 次:
2018年9月第1版
印 次:
2018年9月第1次印刷
定 价:
59.80元
产品编号:078851-01
作者简介
刘哲
北京市检察院公诉部首批入额检察官
办理山西溃坝案
设计并组织研发刑事公诉出庭能力培养平台
执笔起草《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公诉案件起诉书制作的规范意见》
参与编著《检察机关刑事起诉书制作要义》
“法律读库”公众号2016年度十大作者之一
献给我的母亲
推荐序
百年风云变幻,检察制度几经沉浮,终因法治而勃兴。面对三重改革叠加,检察将向何处去?刘哲检察官发出深沉的历史之问,并给出了自己的思索和方案。纵观全书,能够清晰感受到一位年轻检察官身上难得的历史胸怀和现实责任,字里行间折射出他的司法理性和检察情怀。本书是用心之作、良心之作,我愿推荐给各位读者。
——樊崇义
这是一本随笔集,是法律人思考法律问题的随笔集,也是一位检察官从公诉的角度思考法律前沿问题的随笔集。本书文笔流畅,可读性强,对问题信手拈来,娓娓而谈,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对读者将有较大的启迪。
——陈瑞华
一个好的顶层设计固然对检察改革再出发至关重要,处于办案一线的检察官本着问题意识和担当精神进行深度思考,提供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思路,对于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也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刘哲检察官不满足于日常办案,他勤于思考,笔耕不辍,为检察改革尤其是公诉工作提出了许多见解,值得一读。
——周光权
从公诉理念到司法制度,从警检关系到法治机理,《检察再出发》一书纵横交错,视角多元,文字流畅,引人入胜,全面展示了一位善于反思又勤于写作的检察官的思想世界。能办案、能写诗、能作文、能出书,在刘哲身上,体现出新一代检察官的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
——车浩
序
刘仁文
(1)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公诉部刘哲检察官的《检察再出发》即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邀我作序,我欣然从命。
我与刘哲的相识缘于2012年在镜泊湖召开的一次死刑研讨会。彼时,蒙蒙细雨中,我们夜游镜泊湖,大家谈到我刚出版的一本随笔集《法律的灯绳》,并各自对灯绳的含义作出自己的解读。当晚回到房间,收到刘哲给我发来的一首词,记得里面有“细雨林间慢行,胜过把酒言欢,灯绳勾心弦”这样的美句。此后,我与他一直保持联系,并不时收到他发来新的诗作和文章,我们还曾共同研究过强制医疗的司法程序完善等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我经常在一些公众号和报刊上读到他的各类文章,有的短小精悍,有的洋洋洒洒,比如收入本书的同名文章《检察再出发》就将近两万字,这似乎违反了公号文章的一般格式,却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据说累计点击量超过了15万次,引起不少检察机关领导的重视。现在,作者把这些文章结集出版,当然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翻阅本书,我有以下几点突出印象:
一是厚重的历史感,浓浓的检察情怀。
检察之所以要再出发,是因为检察制度处在三重改革叠加的历史关口。作者从百年检察制度变革的历史视角和各国检察制度本源的比较法视角出发,发出了“检察向何处去”的追问,其给出的答案也发人深省:“放眼更加长远的未来,以大尺度的历史观考察检察发展路径,公诉权应成为当之无愧的检察核心,公诉权是检察制度的源头和归属,是检察制度的灵魂,应当以强大诉权回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召唤,将庭审打造成检察制度的发言席和宣传栏,以自组织的管理模式理顺检察内部激励体系,在法庭上强势回归,使公诉人成为人格化的检察制度,以指控立德、立言、立行,以思想力、语言力、行动力赢得实实在在的公信力,将以往分散用力的检察布局向诉权方向集中,以专业化细化诉权分工,以诉权为核心整合检察职能,打造检察核心竞争力。”他还主张,要重新诠释公诉权内涵,将公益诉讼注入其中,让公益诉讼成为新时代检察制度的战略增长点,使公益诉讼与指控犯罪成为新时代检察制度的双轮驱动。这些思想,体现了一名一线检察官的历史情怀和法治理想。
二是内容覆盖面广,时空跨度大。
从内容结构看,作者由公诉到检察再到司法体制最后到法治机理等宏观问题,这样就可以把我国公诉工作和检察体制放到整个司法体制和依法治国的事业中去考量;从时间跨度看,上至对检察制度本源的探讨,下至对未来之法的展望,当然重点还是放在当下;从国别看,作者立足我国,放眼世界,如从“重庆纂江虹桥垮塌案”中法院对于检察机关指控罪名的变更这一问题谈起,引发对诉因制度的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之考察。
三是有问题意识,行文接地气。
例如,作者在《即席发言的意义》一文中,指出过去存在的我们熟悉的法庭场景:一个公诉人经常闷头完整宣读完好多页书面的公诉意见,法官也不好意思打断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检察再出发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