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女:普通女性为何化身连环杀人狂,全面揭秘骇人听闻的女性连环杀手罪案现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6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恶女/(加)彼得·佛伦斯基著;崔玲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4
书名原文:Female Serial Killers:How and Why Women Become Monsters
ISBN 978-7-5699-2285-1
Ⅰ.①恶… Ⅱ.①彼…②崔… Ⅲ.①犯罪心理学
Ⅳ.①D917.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33449号
Copyright © 2007 by Peter Vronsky
北京市版权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6-7277
Peter Vronsky
Female Serial Killers:How and Why Women Become Monsters
恶女:普通女性为何化身连环杀人狂
ENÜ:PUTONG NÜXING WEIHE HUASHEN LIANHUAN SHARENKUANG
作 者|[加]彼得·佛伦斯基
译 者|崔玲
出版人|王训海
策划编辑|韩笑 黄思远
责任编辑|余玲 韩笑
装帧设计|VIOLET
插图绘制|山与涧
责任印制|刘银 范玉洁
出版发行|北京时代华文书局http://www.bjsdsj.com.cn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136号皇城国际大厦A座8楼
邮编:100011 电话:010-64267120 64267397
印刷|三河市祥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电话:0316-3656589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开本|787×1092mm 1/16
印张|28.5
字数|434千字
版次|2018年7月第1版 2018年7月第1次印刷
书号|ISBN 978-7-5699-2285-1
定价|69.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致中国读者
连环杀手的历史如同洋葱一般,被一层层揭开面纱,逐渐浮显于世。自“连环杀手”一词于1980年代中期在英语国家被广泛使用以来,无数的犯罪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历史学家都不断尝试,想回望与探索那些在还未盛行“连环杀手”这种说法的年代出现的连环谋杀事件。
起初,人们认为连环杀手是资本化和工业化后现代都市社会的产物,其中美国、英国及德国是这些嗜杀魔头的主要催产地,不仅如此,这些连环杀手几乎均是白人男性。1888年夏末秋初时发生在伦敦的所谓“开膛手杰克”屠杀妓女、血染白教堂的惨案(2014年已宣告侦破),时常被称为“第一起”现代连环谋杀案。
过去几十年来,我们开始收集有关连环谋杀案件的种种数据,事实也随之逐渐明朗。显而易见,连环杀手的滋生根本无所谓社会制度之分,无论是工业化社会还是农耕社会,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抑或是第三世界落后的社会经济形态,均不能幸免于连环谋杀的灾难。它可能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也可能发生在人口稀少的乡村;可能发生在富裕的上流社会,也可能发生在贫穷的底层社会。似乎任何社会或国家均会受到连环谋杀的侵害。
在1970、1980年代的冷战时期,当美国正深陷连环杀手这场“流行病”的泥潭时,与之对立的苏联,就得意于其“先进的”社会从未出现过有关连环谋杀案报道的“事实”。西方批判家虽接受了这一见解,但却将其归因于共产主义国家的严苛监管。如今身处开放时代的我们已经意识到,也许确实并无报道,但这不意味着苏联过去没有连环杀人案发生,可见即便苏联宣称自己的法治制度极其健全,还是发生过许多未经报道的连环杀人案件。
1990年代以来,德国和中国均已承认从古至今出现过大量的连环谋杀案。如今,两名中国籍连环杀手还跻身了十大最凶残连环杀手排行榜:排行第五的杨新海(外号“魔头”)被控于2000年至2003年间分别在安徽、河北、河南及山东等地谋杀了共计67位受害者。另外一位是排名第十的恋尸癖患者王强,于1995年至2003年间在辽宁省杀害了45人。这两位曾逍遥法外的杀人狂魔在2003年被绳之以法,至此,中国也无法回避遭受连环杀手侵害的事实了。不仅如此,如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古代中国也在连环杀手的孕育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直到20世纪后期,我们才开始意识到连环杀手并无人种与性别之分,他们并非均是白色人种,也并非均为男性。数据证明,至21世纪,美国几乎每六名连环杀手中就有一位是女性,她们要么单独作案,要么与其他女性或男性同伙合谋作案。对连环杀手的这一认识令人震惊,原因如下:
首先,在深受女权主义思潮影响的现代北美社会,人们普遍认为男性群体通常是好攻击的加害者,而女性群体则是被动的受害者。其次,在人们的传统价值框架中,母亲、姐妹、妻子或女儿只是扮演对家人关怀备至的母性角色,无论男性或女性都难以将上述人物构想成潜在的恶性攻击者。
当我们开始承认好攻击的女性有成为连环杀手的潜在危险时,我们最初认为这些女性连环杀手仅仅是前现代连环杀手的典型,是患有虐待狂精神障碍的贵族掌权暴君。每每谈及贵族连环杀手时,本书中描写的匈牙利“吸血女伯爵”伊丽莎白·巴托里便会跃然眼前。而在谈及典型的后现代女性连环杀手时,进入人们头脑的则是所谓的“黑寡妇”,勾引男性,与其成婚或成为恋人关系,想方设法获取其财富,在谋财害命后便继续寻找下一位受害者。除此之外,人们还会想到疯狂的医护型连环杀手,譬如护士或专门照顾老幼的护理工,她们专以毫无抵抗能力的婴儿、儿童或老人为加害目标。
起初我们认为女性连环杀手不同于男性,她们不是因为譬如性变态或对个人权力、性虐待(巴托里例外)的自我主张等病理心理学原因而走向杀戮,而是因追求政治权利、复仇、精神疾病(本书中描述的所谓“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或对物质财富的渴求而误入歧途。
如今,我们对女性连环杀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本书主要记述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出现过的女性连环杀手,她们的杀人手法和男性连环杀手截然不同,但杀戮动机却如出一辙:为满足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掌控地位的渴求。以往我们认为女性连环杀手主要以其配偶、恋人或受其照顾的家人为目标,但如今我们认识到,在所有已知的女性连环杀手中,有一半均偏于向以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为目标,且其受害者中至少有一名女性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恶女:普通女性为何化身连环杀人狂,全面揭秘骇人听闻的女性连环杀手罪案现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