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

书拉密 著

中信出版社

目录
走出迷镜,成为女人
题记
1 我听见一声呼喊
2 你看见文字都隐藏到书的背后去了
3 故事第一——外/祖母
4 我行走在别人的城市里
5 你看见血落在雪上
6 故事第二——母亲
7 我听见雨的声音
8 你看见记忆的翅膀在闪动
9 故事第三——姐姐
10 我拿起电话,他说他叫埙
11 你看见黑色的羽翼掠过
12 故事第四——孩子
13 一个叫拉兹的男人
14 你看见窗外结满灰色的樱桃
15 故事第五——4月1日的信
16 一个叫KEY的男人
17 你看见数字的呼吸带起了一阵越来越大的风
18 故事第六——5月4日的信
19 一个叫君非的男人
20 你看见镜子里的面具
21 故事第七——3月8日的信
22 我拿起电话,是埙
23 你看见一首写在厕所的情诗
24 故事第八——4月23日的信
25 我听见孤独的哭声
26 你看见空空的长廊没有尽头
27 故事第九——7月7日的信
28 埙拿起电话,我说我要见你
29 你看见她从你的身体里旋舞着飞升出去
30 故事第十——2月14日的信
31 我听见疼痛在我的身体里锋利地滑动
32 你看见了梦的尽头
33 故事第十一——4月5日的信
34 我听见父亲吹起忧伤的《回家》
35 这个世界正在慢慢地退出我的眼睛
36 故事第十二——6月4日的信
37 我拿起电话,埙说我想见你
38 你看见叶子的微笑
39 最后一个童话
尾声 假如我由梦中的天堂归来,携一朵鲜花给你
后记
人一生虚度的日子,就如影儿经过,谁知道什么与他有益呢?谁能告诉他身后在日光之下有什么事呢?
——圣经·传道书6:12
走出迷镜,成为女人
——读书拉密小说《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节选)
叶君
女性写作在中国内地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由潜隐话语转变为公开谈论的话题,一时间出现了一大批明确基于女性主义立场的女性作家。她们与操持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女性批评家们一起,营构了一种浓馥的女性主义氛围和语境,在20世纪末的众声喧哗中,成为惊动时世的显学。
然而,令人沮丧的是,这场绽放还未到绚烂的极致,女性写作旋即便遭遇了“革命的第二天”。激情耗尽,致命的飞翔之后,却是急遽的沉落。许多所谓的70后女作家积极地配合媒体制造“美女作家”和“半自传体小说”的噱头,诱导公众肤浅而虚妄地庸俗阅读,以通俗的写作出卖自己的性爱经验,一夜之间赚得盆满钵满。
在当今这个极具现世精神且娱乐至上的时代,女性写作除了身体的颓然沉落,是否还有其他叙述的可能?失望于某些70后同龄人的创作后,自然会期待有人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美学追求。在某种意义上,书拉密(张鹤)的长篇小说《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让我在一种类似于“诗人何为”式的追问中,获得了一份温暖的慰藉。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敞开了丰富且迥异于他人的全新经验,表现出许多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细微感受以及自发的价值立场。而我的兴奋,更源于作者通过文字表现出的卓异才情、高贵思想以及悲悯情怀。这些,都是我们身处的这个平庸滥俗的时代最为缺乏的品格。
《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讲述了三个女人的故事:“我”的故事、司语的故事和“你”的故事。“我”的故事基于小说中的现实叙事层面,亦即虚拟中的现实;司语的故事表现为叙述人“我”偶然收读到一个陌生女人司语写给一个陌生男人阿弦的系列书信,这些信莫名地发到了“我”的信箱里,它出现在小说里的虚拟社区,是虚拟中的虚拟;“你”的故事则是一个创造了司语的叙述人的自我观照和形而上省思,其中的叙述同时也在暗示和开启着下一轮叙述。
小说一共39章,由这三个女人的故事有规律地切换而构成。三个女人的故事构成了“她们”的故事,这些故事互为镜像、彼此观照,构成一组整体镜像。而那位性别意识极强的叙述人,似乎置身镜外,实则犹在镜中。如此观照的成长之旅,就是作者在题目中指出的“迷镜之旅”。
不同于祖母、母亲和姐姐,童年给“我”留下的创伤性记忆,并非源于战争或是政治意识形态的严酷与荒诞,而是被父母抛弃,与捡破烂的外祖母相依为命,“我”因此成了一个有父母的孤儿。没有对“父”的认同,亦没有对“母”的亲近,随着年龄渐长,他们都成了“我”意识深处的“敌人”,这无形中造就了“我”的叛逆与狂野。富有象征意味的是,“我”也成了一个没有痛感的人。然而,生理痛感的缺失,实则源于心里初始疼痛的深剧。一个女孩成长为女人的过程,一开始就这样被极端扭曲——不会痛也不会爱。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经历和精神资源。70后这代人,没有父辈经历的激情与狂热,没有“革命第二天”的失落与虚妄,亦不具备兄姊一代引以为荣的精英意识,同时,他们也没有80后的价值虚无感和强烈的物欲取向。在转型期的时代夹缝里,70后的成长似乎天然地充满了理想色彩和淡淡的忧伤。这鲜明地印证在作者的叙述里。
当“我”清理死于车祸的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箱各类各色的塑料凉鞋,“它们将我兀然推进那个已经发黄、有缺陷的记忆中去,那是我在逐渐长大的日子里一一穿过的。”小塑料凉鞋,或许是每一个70后童年记忆的一部分。隔了岁月的风尘回望,它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在物质匮乏但工业产品已然进入日常生活的年代,母亲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我”的成长。她在等待一个机会与女儿达成和解,但由于“我”那幼稚的不肯饶恕,让“我”和母亲永远失去了彼此理解和宽宥的可能。母亲的死,让“我”忧伤地悟到——“我们用恨构筑的围墙,永远地把爱拦在了外面”。疼痛感,在“我”拿起小凉鞋省思过往的刹那突然恢复,而“我”因此仿佛获得重生。
某种意义上,“我”的成长之旅便是寻找疼痛的旅程。在小说里,作者对疼痛赋予了诗意而警策的表述,并谦逊地借男性之口说了出来。疼痛,需要“分享”,因为“疼太疼了,我怕一个人承受不了”。有意思的是,作者真正想说的那个词还不是“疼”,而是“爱”,但在“我”的故事里,她始终不情愿把这个字眼说出来。
在司语的自诉里,她化身为不同类型的女人,爱上不同类型的男人或女人 ............

书籍插图:
书籍《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 - 插图1
书籍《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