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们关起来,然后呢?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把他们关起来,然后呢?
(美)贝兹·卓辛格著
陈岳辰译
中信出版社
前言
此地遗世独立,风俗特异,律法、衣着、礼仪皆自成一格,是活死人居住之处。他们与外界隔绝,生命截然不同。
——陀思妥耶夫斯基
“姆藏古!”警卫操着斯瓦希里语
[1]
咆哮,意思是“白人”。去你的。
我想保持低调,但白人女性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Kampala)的贫民区,要不被发现难如登天。穿过这道侧门就是卢济拉(Luzira)最高戒备监狱,里头环境混乱不堪,原始收容上限是600名囚犯,但据统计目前人数已达5000,男女老幼皆有,也包括死刑犯。系好藏在外衣下的防弹背心,我朝乌兹冲锋枪接近。
“你要干吗?”对方又嚷嚷。
我堆起一脸假笑,嘴里说着“志愿者”“拜托”“先生”“谢谢”。对方还没听完就不耐烦地甩甩手,好像遇上恼人的蚊虫。
五分钟后,我带着另一位志愿者走回来。她已经在当地待了四个月,取得管理机关核发的正式文件,可以合法进入卢济拉监狱,尚未取得正式批准的我只能偷渡。上星期执勤的组长说:“教课啊,那就进去吧。”却什么证件也没给我。
人多好办事。经过不断鞠躬哈腰、不停说拜托和对不起,我们总算低头经过冲锋枪,踏进监狱。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管理人员宿舍,外观就是铁皮屋,后面有武警营房。来到中央大门时,狱警挥手催促我们进去,一群群穿着鲜黄色制服的男囚与我们擦身而过。通过一扇混凝土门,面前竟出现一座小图书馆。
“午安,贝兹教授。”
一整天,或者应该说一整个礼拜以来,首次有人对我这么客气。乌干达有许多特色,可惜人情味不在其中,旅馆的柜台人员肯礼貌性地点点头我都要谢天谢地了,面露愠色似乎是当地专业表现的一环。愿意亲切接待我的人反而是一名囚犯,名字叫做巴法基·威尔逊,他有很多外号,“威尔逊校长”“波玛区长”等等,源于他是同侪推选的管理员,负责卢济拉监狱的图书馆以及代号“波玛”的牢区。图书馆是由非政府组织“非洲监狱计划”(African Prisons Project)所成立,伦敦和坎帕拉都有该单位的办公室。
“今天过得如何?”威尔逊一如往常露齿而笑,热切地看着我。他有双全乌干达最和善的眼睛,今年30岁,集孱弱老人和活泼男孩两种极端于一身:个头矮小,笑容爽朗,眼神充满朝气,常戴着一顶过大的鲜黄色软帽,活脱像个大男孩;然而,他的动作略显迟缓,尤其说话方式特殊,抑扬顿挫像是在不断朗诵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稿。
“还可以,威尔逊。”回答时我不禁嘴角上扬,这是我今天第二次对人笑,但这次是发自内心。与他握手之后,我逐一与另外十几个学生握手问好。图书馆的格局方正,学生围着中间的木桌而坐,有的在活页笔记本上涂鸦,有的随意翻书,像是《挪威语入门》《哈姆雷特》《英国乡村导览》等等,不过没认真读。
这堂课的主题是文学创作,威尔逊坐在我左手边朗诵诗词,咬字十分清晰。我昨天先发了马娅·安杰卢(Maya Angelou)
[2]
的作品讲义下去。
历史任你书写篡改,
污蔑扭曲我的模样,
随你践踏我于脚下,
但如尘土我将飞扬。
第一堂课我就请学生写自传,于是知道了威尔逊的故事。他出生于乌干达乡下,当地一夫多妻制依旧盛行,家中孩子多达60多个。威尔逊尚在襁褓时母亲便过世,他因为遭继母们虐待而逃家。后来犯了罪,由于没钱缴罚金或行贿,只好乖乖坐牢,沦为3.5万名乌干达囚犯之一,乌干达的监狱系统超收人数已达上限6倍。近百年前的殖民者兴建了这些监狱,原始目的是恫吓人民达成社会控制;但威尔逊入监超过一年,至今尚未接受审判,这情况在此见怪不怪,因为乌干达过半的囚犯都是未审先关。威尔逊算是适应良好,在监狱里面建立了信心,自我改造后成为波玛区长。
想看我绝望崩溃?
想看我垂头丧气?
肩膀似泪滴垂落。
恸哭至声嘶力竭。
学生拍手。“贝兹,我不得不说,”威尔逊感叹,“这首诗除了优美,的确道出我们在狱里的心声。”其他人也沉重地点头。
后来两小时的时间,我们沉浸在美妙的文字中,大家分享自己写的诗,气氛很愉悦。威尔逊写了一首《解放者》,感叹东非各国落入独裁者手里,结尾是期许乌干达能有灿烂的明日。另一个学生的作品开头就是:“艾滋,噢,艾滋,为何要夺走我的家人?”
下了课,我收拾好教材,和威尔逊握手道别,祝他今晚能有个好梦。
“我在这里没有一天睡得好,应该说根本没有地方可以睡。”他这么说的时候,脸上依旧挂着笑容。
我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才能跨出图书馆回到外面的世界。坎帕拉的犯罪率很高,但真正使我不安的却是维安系统无所不在。恐怖组织肆虐东非,2010年的大爆炸案造成76人死亡,类似攻击事件层出不穷,于是他们将自己国家看作定时炸弹,无处不设保全警卫,甚至军事岗哨。这里的生活犹如大型障碍赛:第一关是狱警;第二关是一个白人女性走在贫民区;第三关则是出租车失约,留我一个人想办法。就算出租车来了,还得和司机讨价还价,即便早上明明才谈判过两轮。坎帕拉的交通、社会氛围,坎帕拉人的那副愠容,还有炸弹检查哨加上金属探测器,以及更多板着脸的警卫,更多冲锋枪和安检程序……我唯有回到饭店才能勉强呼吸。
确实没人说过这趟环球旅程会轻松写意。
是矫治,还是惩罚?
我将展开为期两年的全球监狱之旅。
提起这计划时,大部分人都很好奇。而我早已习惯别人对我的各式身份感到好奇:白人、教授,但专门从事非裔美国人的文化研究,喜爱加勒比海嘉年华,又在监狱授课、推动司法正义,还是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的兼职节目制作人,雷鬼音乐迷,住在纽约的犹太人,却还是个不可知论者。我以前做过记者、乐评人,当然也是学者,甚至拍过两部纪录片,主题分别是嘻哈文化及司法体系。
挑起别人的好奇,是因为我自己的好奇心永不满足,于是游走于诸多不同领域。每回迷上某样东西,我就一头栽进去,譬如爱上牙买加雷鬼乐以后,我无法甘于当个小乐迷,非要钻研到学术研究,为此常常亲自拜访当地。同样狂热的好奇心指引我带着马娅·安杰卢的诗作,来到乌干达监狱。
就我个人成长历程而言,监狱不带浪漫色彩,也不是家常便饭。我在纽约市布朗克斯区长大,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居民多半会接触嘻哈与雷鬼文化。成年后我进入纽约市立大学(C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把他们关起来,然后呢?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