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_无止境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意”无止境
——最后一个武林宗师王芗斋拳道汇宗
王芗斋 著
海南出版社
目录
王芗斋生平大事记
纪念先父王芗斋——王芗斋先生诞辰116周年讲话
纪念王芗斋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祭文
第一部分 意拳总龟
意拳正轨
拳之刚柔相济论
拳道中枢
习拳一得
附:芗师语录并歌要
大成拳谱
意拳断手述要
意拳论(意拳原道:桩功与四形)
谈谈试力和试声
站桩功漫谈(养生桩)
养生桩简介
站桩功(初稿)
芗师日语随笔
附:意拳谱附条
第二部分 意拳散论及其他
王芗斋谈拳学要义(答记者问)
拳学新论
国术新论(一)
国术新论(二)
站桩功概述
站桩导论
附:王芗斋先生轶事琐谈
王芗斋生平大事记
王芗斋先生于1885年(光绪十二年丙戍年)11月24日(农历十月二十九日),祖籍浙江莫干山,生于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原名尼宝,又名宇僧,后启用芗斋名。祖父在本县一商肆中管账。深县民风强悍,民多习武,名家辈出,如河北省形意拳鼻祖李洛能先生、八卦掌名家程延华兄弟。李洛能先生的弟子刘奇兰、郭云深都是深县人。郭云深以半步崩拳驰名于世。郭云深,马庄人,与魏家林村为邻。王郭两家原有戚谊,芗斋先生封翁封翁:1.封建时代受有封邑的贵族。2.封建时代子孙显贵,父、祖因而受封典的,叫“封君”,也叫“封翁”。亦曾随郭氏学形意拳,因王氏幼年瘦弱,又患喘病,家人恐其不寿,拟送其到郭处学拳。郭氏因年迈,又患足疾,原不拟收王芗斋为弟子,适郭云深独子郭深堕马而死,经另一戚谊赵乐亭先生极力说项,郭方破格允准,并留王芗斋居于郭家。时王芗斋年方8岁,聪敏过人,锻炼刻苦,郭云深爱如己出,倾囊相授。郭老晚年习惯盘腿坐炕上搭手传艺,王芗斋则立炕下站桩换劲。冬季郭老起床后,首先查看站桩脚印的湿润程度,如不够,则怒目视之,王芗斋须再练习站桩,直至湿度充足方可休息,可见郭老对王芗斋要求之严。郭老于易箦易箦:称人病重将死为易箦。之时,犹以绝艺示之。从郭老学拳者多矣,但能克承其教者,不多。郭老曾有非其人不能学,非其人不能传之叹。郭太师母曾对王芗斋说:“你们爷儿俩有缘分。”并谆谆相嘱要勤奋学习,勿负师望。
郭老对其门下弟子皆以常规拳套招法教之,独不教王芗斋。先生遂从师兄弟处偷偷学习,郭老发现后,叱之曰:“玉皇大帝在此,你不向他学习,反而各处找土地爷,跟他们能学会什么?”《国术名人录》云:“郭氏门下深入”摩地,得心意门之真髓者唯王芗斋先生一人而已。
近代谈河北形意拳者,将形意拳分为三派:一是以刘奇兰先生弟子李存义为代表的保守派;二是以李魁元先生弟子孙福全为代表的综合派;三是以郭云深先生弟子王芗斋为代表的心意派。形意拳原出自少林镇山拳法“心意把”。
1898年,保定府一镖局主持人,原从学于郭云深。因失镖誉落,乃遣人送厚礼请郭老出山代为挽回声誉。郭氏以年迈辞,在坚请下,郭老乃遣王芗斋携亲笔书札前往保定。镖局主持人以王芗斋年幼颇为不满。次日王芗斋在镖局院内闲顾,见院内两侧兵器架上陈列多种兵器,先生顺手拔出一白蜡竿子试手,镖局伙计大惊,入报总镖头。昔日镖行规矩,如有人动门前大枪及竿子等兵器者,即表示前来寻衅比武。镖头赶来,举手拍先生手腕怒叱曰:“小孩子不许乱动!”话未了,先生顺手一抖,镖头已飞出丈许跌倒在地,惊恐之余,高呼:“好!这才是老师教的真功夫!师弟,你可要把这一手留下来,教给我们。”经此一战,镖局方知王芗斋身手不凡,改容相待。从此王芗斋之名不胫而走。王芗斋回故乡后将此事禀告郭老,郭老抚须点首笑曰:“他们没有站过桩,怎能发出这个劲儿。”王芗斋先生晚年常告门人云:“从那时起我才明白摔人是怎么个劲儿。”是年王芗斋年仅13岁。郭老亦于当年逝世。此后王芗斋更刻苦锻炼,每日清晨携干粮和水到村外林中练功,日暮方归,数年功力大增。
1901年,王芗斋16岁,随父往绥远经商,归途遇路劫者十多人,均持械,王芗斋徒手将匪徒击散,强人边跳边呼:“这小孩子真厉害!”先生每忆及此事即说:“你打倒几个,其余的不打就跑了,并不费劲。”
1907年,先生22岁。与外祖家戚谊邱兰坡相善,染赌习,遭母亲重责,先生与邱相约私逃入京谋生。途经某地,饥甚,入一包子铺饱餐,因无钱付店主而诉实情,店主慷慨资助,介绍到京城投军效力。先生投军后先作伙夫,伺担水劈柴等杂役。先生因清秀英俊为诸士卒所喜爱,常与相嬉戏,一日先生担水前行,一卒从后以足勾先生脚,欲使人倒水洒,孰知先生仍快步前行,水未洒,而此卒竟跌倒地上,群卒惊异。适军中一将过此,即召见先生,先生以自幼从郭先生学拳相告,将军甚喜,以其女吴素贞相许。此将官即吴三桂后裔武状元吴封君。先生婚后折节读书,工书法,习诗词,这就是先生幼年虽未读书,而后又善文字之由来。吴夫人亦喜武,擅形意拳。郭老夫人曾说:“素贞跟尼宝学拳很好,你们老师的徒弟里,就是他最像你老师了。”先生长女玉珍、次女玉芳、长子道庄皆吴夫人出。
1913年,先生28岁,武艺已蜚声京都,应陆军部之聘任武技教练所教务长,徐氏任所长。先生聘刘奇兰先生之子刘文华、李存义先生嫡传弟子尚云祥、李魁元先生弟子孙福全等为该所教练。时教练所群英荟萃,盛极一时。
山东临清名武师周子炎,原是临清州大户,由于穷文富武,把家产都花在练武上了。慕芗斋先生大名,特到北京与先生较量。一试辄北,败后即走,次年仍败,到了第三次方心悦诚服,拜先生门下,入教练所学习。诚如他自己所说:“我来是想当先生的,孰知却当了学生了。”
1918年,先生33岁,武技教练所因政局变动停办,先生负笈南游,欲访各家名师,以武会友,探讨武术真谛,以充实自己,谋使我国拳术发扬光大。首登河南嵩山访少林寺方丈恒林和尚,恒林乃号称镇山宝“心意把”的传人。在少林小住数月,终日切磋交换心得。继而入湖南拜见心意派巨匠衡阳解铁夫先生。解氏时年已半百,行多怪诞,绝少与人谈拳技,人多以“解疯子”呼之。芗斋先生与之作徒手交,竟负多胜少,复请可否以器械会,解笑允曰:“兵器不过是手臂之延长,你手不成,器械也不能胜。”先生取其较擅长之白腊竿子进,仍负。先生颜赭欲去,解说:“是不是三年后再来耶?我看你不如在我这儿多住些日子,共同研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意_无止境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