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有天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序一 崇高的人生境界—金庸
《天外有天》吳清源
《二○○二年十二月七日版》
《好讀書櫃》經典版
《崇高的人生境界》金庸
某夜,在閑談中,一位朋友忽然問我:「古今中外,你最佩服的人是誰?」
我衝口而出的答覆:「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吳清源。」
這不是考慮到各種因素而作的全面性客觀評價,純粹是出於個人的喜好,以大智大慧而論,我最敬仰的自然是釋迎牟尼;以人情通達而論則最佩服老子;文學與歷史著作中我最喜歡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當時所以說范蠡和吳清源,是因為我自幼就對這兩人感到一份親切。我曾將范蠡作為主角而寫在《越女劍》的一個短篇小說中。至於吳清源先生,自然是由於我喜愛圍棋,因而對他不世出的天才充滿景仰之情。
圍棋是中國發明的,近數百年來盛於日本。但在兩千年的中日圍棋史上,恐怕沒有第二位棋士足與吳清源先生並肩。這不但由於他的天才,更由於他將這問以爭勝負為唯一目標的藝術,提高到了極高的人生境界,吳先生在圍棋藝術中提出了「調和」的理論,以棋風鋒銳犀見稱的板田榮男先生也對之一再稱譽,認為不可企及。吳先生的「調和論」主張在棋局中取得平衡,包含了深厚的儒家哲學和精湛的道家思想,吳先生後期的奕棋不再以勝負為務,而尋求在每一局中有所創造,在藝術上有新的開拓。放眼今日中日棋壇,能有這樣胸襟的人可說絕無僅有,或者棍原和大竹兩位略有近似之處吧,但說到天才,卻又遠遠不及了。
佛家禪宗教人修為當持「平常心」。吳先生在奕藝中也教人持「平常心」。到了這境界,奕棋非但不是小道,而是心靈修為的大道了。吳先生愛讀「易經」、「中庸」,在宗教上信奉各教殊途同歸的紅卍教。他的奕藝,有哲學思想和悟道作背景,所以是一代的大宗師,而不僅僅是二十年中無敵於天下的大高手。大高手時見,大宗師卻千百年而不得一。
教我圍棋的老師之一王立誠先生前年到我家作客,隨同前來的有小松英樹四段(當時)。晚上他們不停用功,向我借棋書去研究,選中的是平凡社出版的四卷本《吳清源打棋全集》。他們發現我在棋書上劃了不少紅藍標誌,王老師後來贊我鑽研用功,相信他心中一定奇怪:「為什麼你這樣努力,棋藝卻仍然如此差勁兒?」這句話他不好意思問,但問了另一個問題:「為什麼吳老師輸了的棋你大都沒有打?」因為我敬仰吳先生,打他大獲全勝的棋譜時興高采烈,分享他勝利的喜悅,對他只贏一目半目的棋局就不怎麼有興致了。至於他的輸局,我通常不去復局,打這種譜時未免悶悶不樂。相信這情形也解答了王老師心中的疑問,我非但完全不能了解吳先生棋藝的精詣,不能體會至。他在棋局中所顯示的沖淡平遠,事實上是以娛樂的心情去打譜,用功自然是白用了。這大概是舉世圍棋業餘愛好者的通病。其實,吳先生即使在負局之中也有不少精妙之著。但這些妙著和新穎的構思,也只有專家棋士纔能了解。前兩年稱霸日本棋壇的趙治勛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說,他生平鑽研最勤的是吳清源先生的棋局,四卷《吳清源打棋全集》已翻得破爛了,必須去買過一套新的。相信數百年之後,圍棋藝術更有無數創新,但吳先生的棋局仍將為後世棋士所鑽研不休。因為吳先生的棋藝不純在一些高超的精妙之著,而在於棋局背後所蘊藏的精神與境界。
《天外有天》這部書寫出了吳先生一生奕棋的經歷。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吳先生畢生所尋求的,其實是一個崇高的心靈。只因為他的世俗事業是奕棋,於是這崇高的心靈便反映在棋藝上。新布石法、大雪崩內拐的定式,以及其他各種為人盛所稱道的創造,其實只是餘事而已。在吳先生崇高的心靈中,恐怕在近百局「十番棋」中將當世高手盡數打得降級,也只是人生中微不足道的過眼煙雲吧。
很有機會為一位平生景仰的大宗師的回憶錄寫序,實是莫大的榮幸。
序二 匹夫而為異國師,一著而為天下法—沈君山
《匹夫而為異國師,一著而為天下法》沈君山
相傳蘇子瞻為韓文公廟立碑,傍惶思索,不能落筆,忽得「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兩句,乃一氣呵成。此傳神一聯,稍改數字:「匹夫而為異國師,一著而為天下法」,正足為吳清源先寫照。
圍棋是勝負的世界,善勝負者日人稱之為勝負師。勝負師常有,但沒世而名不稱者居多。吳先生在五十年代前後,對日本一流高手作個別十局比賽,將之全部降級,專就成績而言,足夠資格稱得上第一流的勝負師。但在吳先生棋的世界中,勝負只是一個附帶的因素。對吳先生而言,圍棋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哲理,反覆爭棋的最後目的,是從中領悟建立圓滿調和的道。吳先生韶齡渡日,縱橫棋壇四十年,所創布局定式,不知凡幾,這些新布局新定式,對當時的勝負未必有助,但卻為後來者開闢一片新天地。此所以吳先生卓立於群彥之上,而為圍棋史上劃時代的人物。
然吳先生之贏得日本舉國的尊敬,又不僅在棋藝。凡繼往開來為一代宗師者,心有其特殊之氣質,曾與愛因斯坦共事並為愛氏立傳的一位科學家曾說:愛氏是他所識人中最自由、最不妥協、和最有自信者。自由、自信,和不妥協是真正天才共通的特性,也正是吳先生圍淇一生的寫照。
突破前人巢臼的能力必然是從前人巢臼中摸索而得,浸沉愈久,當然愈不容易脫離舊規。吳先生六歲習奕,十四歲東渡,到推出新布局時,已奕了十多年棋,這十多年,他使用傳統的布局,戰績所向無敵,但為追求「和諧的完美」(吳先生語),乃一朝棄其舊所依恃,另創新大地,若無自由自在、無所滯著的心靈,焉能致此?
獨立自由的心靈是開啟創新之門的鑰匙,執著堅毅則是底定於成的動力。吳先生昭和八年對本因坊秀哉一局,以三三、星、天元起局。圍棋之美原在海闊大空,在盤的任何一點都可落子,但日本棋壇的規章建製成於封建之幕府時代,故雖至昭和年代,仍遺留許多陋規,譬如三三稱為鬼門打,便是忌諱之著,這當然是沒有道理的。吳先生以十八歲之少年,面對代表傳統君臨日本棋壇已三十年之秀哉,毅然以三三起手,向不合理的陋習挑戰。吳先生在決定如此起局之前,也必衡量過會因此引來多少批評指摘。從時代潮流而言,此封建遺習最後必將隨幕府制度而俱去。但在將去未去之際,以異國少年一人,挑戰三百年絕對之傳統,不撓不沮,此局後來稱為「昭和之名局」,其時代意義或更在棋局本身內容之上也。
凡開創新局,開始時一定是孤獨的,而十次嘗試,失敗者八九,成功不過一二 ............

书籍插图:
书籍《天外有天》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天外有天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