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街004_他乡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单向街 004
他乡
寻找生活的坐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
郭玉洁
编辑委员会
许知远
于威
肖海生
方绪晓
史彦
张帆
杜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单向街004 / 郭玉洁 主编. —桂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
ISBN 978-7-5495-0913-3
Ⅰ. ①单… Ⅱ. ①郭… Ⅲ. ①社会科学-文集
Ⅳ.①C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228806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林市中华路22号 邮政编码:541001
网址:www.bbtpress.com
目录
[专题]
通向耶路撒冷的六条道路/覃里雯
坠入琥珀之城/刘瑜
威尼斯行记/赋格
真是偶然吗?——日本电车、推理小说与人间之道/王海威
巴西利亚:一个人的城市/胡续冬
伦敦:正在老去的城/李琰
纽约的免费夏天/慕婴
走进非洲/严歌苓
[访谈]
吴飞:从自杀谈起/许知远
[报道]
请不要阻碍我成功/谢丁
那不勒斯的2004/罗伯特·萨维诺
[艺术]
被污染的地景/Ian Teh
[随笔]
布罗茨基在纽约/Alexander Genis
绑赴刑场的青春/野夫
温州街 梦见街/骆以军
日常生活的历史/雷颐
[专题]
通向耶路撒冷的六条道路/覃里雯
坠入琥珀之城/刘瑜
威尼斯行记/赋格
真是偶然吗?——日本电车、推理小说与人间之道/王海威
巴西利亚:一个人的城市/胡续冬
伦敦:正在老去的城/李琰
纽约的免费夏天/慕婴
走进非洲/严歌苓
通向耶路撒冷的六条道路/覃里雯
耶路撒冷在自己的历史中被缠住了双脚。
文字的道路
在阅读W. G. Sebald的《土星的光环》时,我被他描写的耶路撒冷搞得晕头转向。Sebald笔下的耶路撒冷和他笔下的柏林、伊斯坦布尔或者任何一个其他城市一样,由无数门牌号、商户名称、宗教场所、拐角和小巷道的细节组成。这些名称和街道的拐角,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毫无意义的迷宫。从某种意义上说,耶路撒冷确实如此,但是Sebald与描述对象之间永远保持一公里情感距离的习惯,抽干了圣城的血液。陌生人,如果一个人到了耶路撒冷而依然保持冷酷,那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就像一个女人不该炫耀她的胡须,一个旅行者不应该强行压抑掩饰他对耶路撒冷的激情。
一个外国人要了解耶路撒冷,还是应该从阿摩司·奥兹的自传《爱与黑暗的故事》开始。奥兹来自俄国,是父母参与犹太复国运动的小随从,虽然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背叛了家庭—— 以自杀的方式。奥兹带着俄国犹太人的爱恨来到这个城市,在2007年9月北大的一场演讲中,他提到以色列的两个主要情感来源:
“以色列由来自136个不同国家的犹太人组成,他们有不同的背景,说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学会了独立(精神),并保留自己的看法。
“一直以来,以色列人把他们自己称为欧洲人,他们热爱欧洲的一切。但是欧洲人不热爱他们,正好相反,欧洲反对他们,对他们充满敌意,甚至驱逐他们。”
要跟随奥兹穿过耶路撒冷,你才会越过战争的后院,看到这些东西:欧洲小城风格的别墅,开满鲜花的露台,大树下扶手椅上读书的教授,书房里的自鸣钟,白色镂空花窗帘里的遥远回忆。“我小时候希望长大了变成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显然叫做耶路撒冷,就像卡尔维诺的马可·波罗把自己变成了威尼斯的呓语。
作为地中海文化、中东文化和犹太文化的承继者,耶路撒冷人—— 或者说以色列人—— 给家庭、朋友和亲人许多的时间。街道名称和商铺名牌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情感纠葛、观念的冲突争吵和讲和,安息日整个国家不许开电灯电话的开关,仅仅用于祈祷、亲热、交谈和思辨。人和人之间紧密得没有间隙,却又能够各自独立。就像S. Y. Agnon、Yosef Klauzner教授在奥兹的生活中那样。这在任何其他国家和文化里都不太可能。
导游手册和职业旅行者的手记也可以将你带往耶路撒冷,不过那是电影、宗教和低俗小说版本的耶路撒冷,带着廉价的宗教光圈和盲信、缺乏根基的歇斯底里或空虚的喃喃低语,不值一提。
外国记者关于耶路撒冷的新闻报道,大多数是全球新闻业的最大共谋之一部分:把这个城市贬低成仅有你死我活争斗的戏剧舞台,以便在没有其他大灾难新闻的时候充一截子剧情。
耶路撒冷充满文字,并将文字散布四方。每个人选取自己的文字,抵达此处。
光和风的道路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
阅读《圣经》时,无神论者会把它当作社会起源的一份不准确记录,或者隐喻,唯独这句话例外。因为到耶路撒冷的第一天,我就觉得,一定有什么事情在这里发生过,在耶路撒冷创造了光。
光在这里以最强烈的、最充沛富裕的形式出现,你不会看到比这里更有原初力量的光:强烈的日光晒暖心中最阴暗的角落,肆无忌惮的月光照亮夜行旅途,水钻般密集的星光摄人心魄;星光辉映的满山灯光迷醉最孤闭的行人。
柏林犹太博物馆的设计者、犹太人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在他的书《破土》里为光专门写了一个章节。他谈到光的神圣,以及在设计犹太博物馆时,想建一个没有光线的房间,两千年犹太史中严苛、漆黑、无望的“一章”:煤气室,大屠杀。幸存者亚芙·埃利亚赫的书《大屠杀的犹太故事》里提到自己被火车载到斯图特霍夫集中营,就在她放弃一线希望的时候,她想办法从车厢的木板缝隙中瞥到天空,看到一束白光。她以此为奇迹,抱着希望存活下来。
李布斯金被这个深含隐喻的故事所深深打动:“光,是一切事物的度量。是绝对的、精确的、物理的、永恒的……过去消逝于黑暗中,而未来还是一片未知,只是点点星光。”
在这两千年里的任何黑暗时刻,耶路撒冷都是犹太人梦想中光线的源泉。耶路撒冷的各种光,都在旧城聚集,在伊斯兰教圣殿大阿克萨清真寺的洋葱头金顶和黯淡斑驳的哭墙。然而清晨、正午、傍晚、入夜,光不断在做最奇妙的实验,也许因为空中水汽较少,穿透力强,但又没有高原的阳光那么伤人。风也一样,以各种形式吹来,却从不使皮肤产生奋力抵抗的感觉。两小时车程之外就是地中海,那里驶来过埃及的帆船和英国的战舰。
光和风都曾参与过这里的战争,虽然看起来,它们更像是息战的原因和未来的甜美许诺。
沙漠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单向街004_他乡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