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帝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8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符号帝国
作者:[法]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
ISBN:978-7-300-24958-2
价格:38.00元
Éditions du Seuil,2005
La première édition de cet ouvrage a été publiée en 1970 par leséditions d'art
Albert Skira.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2017 by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致莫里斯·潘盖
[1]
注释
[1]
莫里斯·潘盖(Maurice Pinguet,1929—1991),法国作家,以文化人类学研究著称,尤其关注自杀、文学和日本问题,是最早对日本产生兴趣的法国知识分子。——译注(除非特殊说明,否则本书脚注均为译注)
目录
Contents
版权信息
总 序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未知的语言
无言
汤水与薄片
筷子
无中心的膳食
空隙
柏青哥
城市中心,空无中心
无地址
车站
包装
三种书写
有生命与无生命
内在与外在
鞠躬
破门而入的意义
免除意义
小事
如此
文具店
写出来的面孔
百万身躯
眼皮
暴力的书写
符号之屋
总 序
罗兰·巴尔特(1915—1980)是已故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法国当代著名文学思想家和理论家,结构主义运动主要代表者之一,并被学界公认为法国文学符号学和法国新批评的创始人。其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作者故世后留下了5卷本全集约6 000页和3卷本讲演录近千页。这7 000页的文稿,表现出了作者在文学、文化研究和人文科学诸领域内的卓越艺术品鉴力和理论想象力,因此可当之无愧为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文学思想家之一。时至今日,在西方人文学内最称活跃的文学理论及批评领域,巴尔特的学术影响力仍然是其他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难以企及的。
1980年春,当代法国两位文学理论大师罗兰·巴尔特和保罗·萨特于三周之内相继谢世,标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乃至西方两大文学思潮——结构主义和存在主义的终结。4月中旬萨特出殡时,数万人随棺送行,场面壮观;而3月下旬巴尔特在居住地Urt小墓园下葬时,仅有百十位朋友学生送别(包括格雷马斯和福科)。两人都是福楼拜的热爱者和研究者,而彼此的文学实践方式非常不同,最后是萨特得以安息在巴黎著名的Montparnasse墓地内福楼拜墓穴附近。萨特是雅俗共赏的社会名流,巴尔特则仅能享誉学界。
1976年,巴尔特以其欠缺研究生资历的背景(据说20世纪50年代末列维-斯特劳斯还曾否定过巴尔特参加研究生论文计划的资格),在福科推荐下,得以破格进入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1977年1月,挽臂随其步入就职讲演大厅的是他的母亲。8个月后,与其厮守一生的母亲故世,巴尔特顿失精神依持。在一次伤不致死的车祸后,1980年,时当盛年的巴尔特,竟“自愿”随母而去,留下了有关其死前真实心迹和其未了(小说)写作遗愿之谜。去世前两个月,他刚完成其最后一部讲演稿文本《小说的准备》,这也是他交付法兰西学院及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作品。而他的第一本书《写作的零度》,则是他结束6年疗养院读书生活后,对饱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屈辱的法国文坛所做的第一次“个人文学立场宣言”。这份文学宣言书是直接针对他所景仰的萨特同时期发表的另一份文学宣言书《什么是文学?》的。结果,30年间,没有进入过作为法国智慧资历象征的“高等师范学院”的巴尔特,却逐渐在文学学术思想界取代了萨特的影响力,后者不仅曾为“高师”哲学系高材生,并且日后成为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屈一指的哲学家。如今,萨特的社会知名度仍然远远大于巴尔特,而后者的学术思想遗产的理论价值则明显超过了前者。不过应当说,两人各为20世纪文学思想留下了一份巨大的精神遗产。
如果说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文学思想”的一面镜子,我们不妨说罗兰·巴尔特是20世纪“文学思想”的一面镜子(请参阅附论《罗兰·巴尔特:当代西方文学思想的一面镜子》)。欧洲两个世纪以来的社会文化内容和形成条件变迁甚巨,“文学思想”的意涵也各有不同。文学之“思想”不再专指作品的内容(其价值和意义须参照时代文化和社会整体的演变来确定),而需特别指“文学性话语”之“构成机制”(形式结构)。对于20世纪特别是战后的环境而言,“文学实践”的重心或主体已大幅度地转移到批评和理论方面,“文学思想”从而进一步相关于文学实践和文学思想的环境、条件和目的等方面。后者遂与文学的“形式”(能指)研究靠近,而与作为文学实践“材料”(素材)的内容(“所指”)研究疏远。而在当代西方一切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领域,处于文学科学派和文学哲学派中间,并处于理论探索和作品分析中间的罗兰·巴尔特文学符号学,遂具有最能代表当代“文学思想”的资格。巴尔特的文学结构主义的影响和意义,也就因此既不限于战后的法国,也不限于文学理论界,而可扩展至以广义“文学”为标志的一般西方思想界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选的这套“罗兰·巴尔特文集”,目前包括10卷12部作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罗兰·巴尔特文学思想的基本面貌。由于版权问题,出版社目前尚不能将他的其他一些重要作品一一收入。
[1]
关心巴尔特文学思想和理论的读者,当然可以参照国内其他巴尔特译著,以扩大对作者思想学术的更全面了解。此外,文集还精选了菲利普·罗歇(Philippe Roger)的著名巴尔特评传:《罗兰·巴尔特传》(1985),作为本文集的附卷。
现将文集目前所收卷目及中译者列示于下:
1.写作的零度(1953)·新文学批评论文集(1972)·法兰西学院就职讲演(1977):李幼蒸
2.米什莱(1954):张祖建
3.文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符号帝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