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百万销量小说《群》之姊妹篇,首创以惊悚小说手法刻画45亿年海洋史!) - 弗兰克·施茨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另一个未知的宇宙
[德]弗兰克·施茨廷 著丁君君,刘永强 译
版权信息
书名: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
作者:[德]弗兰克·施茨廷
译者:丁君君,刘永强
书号:978-7-220-10675-0
版权: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导读 行走在海洋大道上
前天
柏林酒馆
昨天
雨季
看得见的土地
进化女神的手提包
一个细胞的成就

雪球和气垫
严阵以待
冷热交加
疯狂的地质学家
新鲜的鱼
死亡
欢迎光临侏罗纪公园
冈瓦纳古陆之前的潜水艇
群雄逐鹿
祸不单行
鲸的日子
那天,海洋消失了
杀手之死
今天
月球背后
海面的坑洼
海浪沙拉
对一场灾难的观察
交通堵塞的好望角
为什么细菌有姓无名
小角色
城市中的一天
大吞
被猎捕的猎人
大吊灯的帝国
在造物的深海宫殿
有人吗
智慧野兽
X 档案
明天
帕迪与虚拟小羊
幸福之“药”
小小的“瓦特”之旅
科技进化的影响
深海考察队的旅行
两栖动物的回归
水世界
后天
未知的宇宙
地质年代表
致谢
导读 行走在海洋大道上
你可以想象这本《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是一对科学精神和文学浪漫紧紧拥抱的连体婴,你也可以想象它是两条红、绿花色完全不同的蛇,相互缠绕,难舍难分地携手前进,但最重要的是你读它的时候,脑中要有一个非常想知道海洋中古往今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求知渴望,心中却要怀着文学家说故事时无拘无束、飞扬跳脱的轻柔情怀,才有办法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
我自己看这本书时,则犹如行走在弗兰克·施茨廷为世人所搭建的一条“配有玻璃的水下林荫道”上,从远古海洋的诞生开始,一直连接到将来未知的世界,边走边看着窗外众生的出生与幻灭。一路上有惊讶,有感叹,但更多的是庆幸自己能进入这条海洋大道中,看清来路与前程,并在喜欢的场景前徜徉踱步。
从书一开始时,在《前天》,施茨廷就为科学书籍下了一个谦逊但真实的注解:“科学中从来不存在绝对之说,它只是无限接近的艺术”,我则觉得“书”本身就是一种生命体,读者,甚至作者,都应该了解,书中的资讯原本就会再成长、进化、变形(重新诠释),甚至淘汰,就像生物一样,它通常以最适合当时环境的面貌呈现,但绝不是“最好”的。也正因为如此,当我看到这本书中许多资讯的表达有不同角度时,产生的反应或许不再是批判,而是更进一步求真的好奇。
生命从《昨天》开始,当偶然形成的有机分子突然开始“故意而重复”复制自己时,海洋中无法遏止的演化史诗就壮丽地往前写了。它其实进一步衍生出来全球的历史,因为主流论述还是认为陆地上的生物源自海洋中。不过施茨廷努力收集了各家学说,再加上他文学笔触的渲染性,给了我们缤纷多变的绚烂与迷惑,这种风格在一般讲究知识传递的科普书籍中是极为少见的。不过那又如何呢?他引用的理论基本上都是有证据、有所本的,其中的真实性或不真实性,和许多主观的、自恋的、自以为是的“签名装饰着我们文凭的人”一般无二,只是后者以道貌岸然的口吻说出,以卫道者的心情辩护自己,但却忘记了知识的本质并不是创造信仰,而是唤起人们对更多知识的好奇、探索与追求。
我并不希望读者全盘接受施茨廷的所言所述,就个人看法而言,他其实有蛮多论点加了许多想象和太远的、不够严谨的连结。不过,我真的很喜欢他对古代海洋生态的描述,三叶虫、海蝎、菊石、奇虾,盾皮鱼、腔棘鱼、蛇颈龙、滑齿龙、薄片龙、龙王鲸、巨齿鲨……以及这些生物之间相互逃避、捕食的惊奇故事。在这之前少有人对它们的生态习性、生活行为立书作传,顶多不过是学术期刊中对放在博物馆里一堆冷冰冰的化石所做的科学论述。为此,我曾花了十年时间发展虚拟实境展演技术,好在屏东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的世界水域馆里,重现世界第一场、观众可身历其境、体验远古海洋生态的海底剧场。唉!可惜叫好胜于叫座。而今看到施茨廷在这本书中讲述活灵活现的故事,许多主角都和海生馆中每天演出的角色系出同门,真是心有戚戚焉。这不正是真正的海洋古生物教育吗?观众欢天喜地地逛博物馆!读者爱不释手地翻科普书!
《今天》的世界真实多了。潮汐、海浪、洋流、海啸,甚至贯穿各大洋间的温盐环流,清楚说明了海洋的律动,以及它所孕育的大千世界里,千千万万生命间环环相扣的生态脉络,其中的珊瑚礁是现知海洋中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多彩多姿,也最为大家耳熟能详。
倒是有关深海的描述,值得多用些心去读。深海是近年来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进展最快,也收获最多的领域之一,诚如书中所言,海洋占地球面积三分之二,其中五分之四是深海,但所有人类和潜水机器人实地考察过的海底地壳加起来只有五千平方公里,不过千万分之零点一六,就好比外星人只看到人的一根毫毛,却要描述人的全貌一般,真是所知有限,更是潜力无穷。不过我非常希望人们在探索了这个尚是“无限未知”的深海世界,获得了丰盛的生命知识飨宴之后,不是另一个掠取和灭绝的开始,而是如何保护、合理利用永续共存的美丽新世界。
施茨廷在《今天》的章节中,透露了许多人文的情怀,或许真正发生在自己身边、看得见的事,更能让人有所感触吧!他说浮游生物随波逐流,就像追逐虚荣的人在“美元的潮流”中沉浮,现在可能要改成“欧元潮流”了;他说“只要我们永远希望在异类身上发现人性化的东西,我们就永远无法理解外星人或虎鲸”,真是给许多不自觉、滥用同理心、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人一记当头棒喝。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我们必须有人性,必须有责任感,必须同情,必须宽容,但千万不是自以为是,自我中心的主观判断表现。
他说“我们得学会区分智慧和智能”,真有见地!智慧是宽广高远,洞烛先机,创造幸福,防患未然;智能或许只能找眼挑错,逗趣搞笑,左闪右躲。读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和现今自己周遭所见所闻的人,颇有似曾相识之感?
努力再努力,我们终于来到了《明天》。明天是什么样子呢?施茨廷给了读者许多的希望,从海洋中找到能源,从海洋中找到新药,从海洋中找到食物,从海洋中找到新的居所,甚至到其他的星球上寻找海洋!但是我觉得他一直想传达两个想法:科技和梦想会给我们新的希望,而自然和演化,则永远会给我们意外,真是两条无法融合,红绿各异,但一直相互缠绕着前进的诡异的蛇呀 ............

书籍插图:
书籍《群》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百万销量小说《群》之姊妹篇,首创以惊悚小说手法刻画45亿年海洋史!) - 弗兰克·施茨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