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堂全集第011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第十一卷说明
本卷为《哲学文集(上)》,收原《中国哲学史补》所收各篇及1948年 前的其他单篇哲学论文。全集初版共收六十三篇,第二版抽去其中十五篇(一篇巳收入《南渡集》,故删去,其余十四篇分别移置全集第十四卷之《杂著集》、《书信集》、《译著集》),另收入十七篇,共计六十五篇。 第二版对所收各篇均作了校订。
目 录
哲学文集(上)
与印度泰谷尔谈话
柏格森的哲学方法
书评《心力》柏格森著卡尔译
书评《美国人的品性和意见》乔治·桑戴延纳著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评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对于人生问题的一个讨论------在中州大学讲演会讲演稿对于哲学及哲学史之一见中国哲学之贡献
名教之分析
郭象的哲学
中国哲学中之神秘主义
中国之社会伦理
泛论中国哲学
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儒家对于婚丧祭礼之理论
老子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之政治社会的背景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甲)
孟子哲学
《大学》为荀学说
公孙龙哲学
中国中古近古哲学与经学之关系
英译《庄子》自序
中国哲学史中的几个问题------答适之先生及素痴先生韩愈李翱在中国哲学史中之地位宋明道学中理学心学二派之不同
哲学在当代中国
读《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答适之先生人生术在中国哲学会年会上的开会词
哲学年会闭会以后
说思辨
原儒墨
答张荫麟先生评《中国哲学史》
秦汉历史哲学
原儒墨补
哲学与人生之关系(乙)
评冯振著《老子通证》
先秦诸子之起源
原名法阴阳道德
对于本年哲学会年会之感想
对于哲学一点意见
《中国哲学史补》自序
《庄子》内外篇分别之标准
中国政治哲学与中国历史中之实际政治哲学与逻辑怎样研究中国哲学史?
原杂家
从哲学观点看艺术
论艺术的创作和批评和教育
孟子浩然之气章解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甲)儒家哲学之精神先秦儒家哲学述评
宋明儒家哲学述评
新理学在哲学中之地位及其方法
论道统
对于儒家哲学之新修正
中国哲学与民主政治
人生成功之因素
中国哲学中之民主思想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乙)《新原道》英文版自序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
在中国传统社会基础的哲学
哲学文集(上)
与印度泰谷尔谈话(东西文明之比较观)
我自从到美国以来,看见一个外国事物,总好拿它同中国的比较一 下。起头不过是拿具体的、个体的事物比较,后来渐及于抽象的、普通 的事物;最后这些比较结晶为一大问题,就是东西洋文明的比较。这个 大问题,现在世上也不知有能解答他的人没有。前两天到的《北京大学 日刊》上面,登有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洋文明及其哲学"的讲演,可惜只登出绪论,尚未见正文。幸喜印度泰谷尔(Rabindranath Tagore)先生到 纽约来了,他在现在总算是东方的一个第一流人物,对于这个问题,总 有可以代表一大部分东方人的意见。所以我于十一月三十日到栈房去 见他,问他这个问题。现在将当日问答情形,写在下面。顶格写的是他 的话,低一点写的是我的话。
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国家,为我素所敬爱。我从前到日本没到中 国,至今以为遗憾。后有一日本朋友,请我再到日本,我想我要再到日 本,可要往中国去,而不幸那位朋友,现在死了,然而我终究必要到中国 去一次的。我自到纽约,还没有看见一个中国人,你前天来信,说要来 见我,我很觉得喜欢。
现在中国人民的知识欲望,非常发达,你要能到中囯一行,自 然要大受欢迎。中国古代文明,固然很有可观,但现在很不适时。 自近年以来,我们有一种新运动,想把中国的旧东西,哲学,文学, 美术,以及一切社会组织,都从新改造,以适应现在的世界......适应么?那自然是不可缓的。我现在先说我这次来美国的用意。 我们亚洲文明,可分两派,东亚洲中国印度日本为一派,西亚洲波斯,亚 拉伯等为一派,今但说东亚洲。中国印度的哲学,虽不无小异,而大同 之处很多。西洋文明,所以盛者,因为他的势力,是集中的。试到伦敦、 巴黎一看,西洋文明全体,可以一目了然,即美国哈佛大学,也有此气 象。我们东方诸国,却如一盘散沙,不互相研究,不互相团结,所以东方 文明,一天衰败一天了。我此次来美就是想募款,建一大学,把东方文 明,聚在一处来研究。什么该存,什么该废,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眼光 来研究,来决定,不可听西人模糊影响的话。我们的文明,也许错了,但 是不研究怎么知道呢?
我近来心中常有一个问题,就是东西洋文明的差异,是等级的差异(Difference of degree),是种类的差异(Difference of Kind) ?
此问题我能答之,他是种类的差异。西方的人生目的是"活动" (Activity:),东方的人生目的是"实现"(Realization)。西方讲活动进步,而 其前无一定目标,所以活动渐渐失其均衡。现只讲增加富力,各事但求 "量"之增进,所以各国自私自利,互相冲突。依东方之说,人人都已自 己有真理了,不过现有所蔽;去其蔽而真自实现。
中国老子有句话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西方文明是"日益";东方文明是"日损",是不是?
是。
但是东方人生,失于太静(Passive),是吃"日损"的亏不是?太静固 然,但是也是真理(Truth)。真理有动(Active)、静(Passive)两方面:譬如 声音是静,歌唱是动;足力是静,走路是动。动常变而静不变;譬如我自 小孩以至现在,变的很多,而我泰谷尔仍是泰谷尔,这是不变的。东方 文明譬如声音,西方文明,譬如歌唱;两样都不能偏废;有静无动,则成 为"惰性"(Inertia);有动无静,则如建楼阁于沙上。现在东方所能济西 方的是"知慧"(Wisdom),西方所能济东方的是"活动"(Activity )。
那么静就是所谓体(Capacity ),动就是所谓用(Action) 了 。
是。
如你所说,吾人仍应于现在之世界上讨生活。何以佛说:现在 世界,是无明所现,所以不要现在世界?
这是你误信西洋人所讲的佛教了。西人不懂佛教,即英之达维思 夫人(Mis,Rys Davids),尚须到印度学几年 ............

书籍插图:
书籍《三松堂全集第011卷》 - 插图1
书籍《三松堂全集第011卷》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三松堂全集第011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