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之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7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无情之战 ——太平洋战争中的种族与强权 [美] 约翰·W.道尔 著 韩华 译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敌人
第一章 种族战争的模式
第二章 “认识你的敌人”
第三章 战争仇恨和战争犯罪
第二部分 西方人眼中的战争
第四章 猿人及其他
第五章 小男人与超人
第六章 原始人、小孩和疯子
第七章 黄种人、红色人种和黑人
第三部分 日本人眼中的战争
第八章 净化自我
第九章 恶魔般的他者
第十章 “以大和民族为核心的全球政策”
第四部分 结语
第十一章 从战争到和平
参考文献
西方人眼中的战争
这幅漫画是《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的凯里·奥尔(Carey Orr)在珍珠港事件爆发三天后发表的。它成为一个极其明确的提示,表明这次突然袭击在美国已成为日本人奸诈性格不可磨灭的象征之一,并激发美国人立即投身于一场残酷的复仇战争之中。日本的军事策划者沉迷于作战,他们被美国人颓废、倨傲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刻板形象所误导,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袭击美国舰队的决定将会对美国人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后果。
1941年7月,当人们还在争论日本下一步将进攻哪个国家的时候,著名的政治漫画家大卫·罗(David Low)对日本“猿人”与白人列强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一年后,《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也刊登了一幅漫画,将日本人在菲律宾的暴行与德国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行为进行了对比,以图解的方式刻画了美国人眼中两类不同的敌人形象—— 一只代表着全部“日本鬼子”的猿人正在模仿“希特勒”。
这幅漫画发表在1942年1月中旬的《笨拙》漫画杂志(Punch)上,它占了整页篇幅,漫画下面的说明摘自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的《丛林之书》(Jungle Book)。这幅漫画发表时,日军正沿马来半岛南下进攻新加坡。
1942—1943年,日本人试图控制阿留申群岛(Aleutians),《费城问讯报》(Philadelphia Inquirer)因此登载了一幅典型的猿人漫画(图5)。当阿图岛的日本驻军几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时,美国媒体发表了这幅漫画,进一步证明敌人的亚人类本性(而同样一件事,则使日本人赞颂战争中阵亡的日本军人为“玉碎”(直译为破碎的玉石)。《科利尔》杂志在1943年5月刊的封面上,采用了以动物绘画闻名的英国漫画家劳森·伍德(Lawson Wood)的作品,两名被击落的日本飞行员被刻画为滑稽可笑的猴子和黑猩猩(图6)。将日本人画为猿人还含有一个暗示,暗示日本人是邪恶的丛林动物,必须被彻底消灭,正如1943年4月针对日本人处死杜立特空袭被俘飞行员的事件,《纽约时报》引用了《日本天皇》(The Mikado)中的一句话:“罪刑相当”(Let the punishment fit the crime)(图7)。此外,把日本人称为害虫(vermin),这也进一步加深了歼灭主义者的情绪。美国海军陆战队在1945年3月出版的《海军陆战队员》刊登了“日本虱子”(Louseous Japanicas),正是从这个月开始,美国采取向日本城市低空投掷燃烧弹的战术。
《海军陆战队员》1945年9月刊的封面主题是庆祝日本投降,这表明战时刻板形象的可塑性,因为漫画中的猿人几乎迅速被转变为一个满脸恼怒但已经被驯服甚至看起来可爱的宠物。
在战争初期日本取得令人震惊的胜利后,除了将日本人视为猿人和亚人类的观点外,又出现了一种把他们看作是超人的论点。《纽约时报》在1943年中期的一篇文章中,采用这幅英国漫画作为插图。
日本超人的形象迅速激起了更多关于“黄祸”和危险的亚洲“游牧部落”的传统观念,例如,奥尔(Orr)在1942年1月发表在《芝加哥论坛报》上的漫画(图11)。在原图中,“一大群日本鬼子”的脸和手都被涂成明黄色——这几乎是所有用色彩对日本鬼子进行描绘的作品的一个常见特征。珍珠港事件爆发两周后,《芝加哥论坛报》上的另一幅漫画更明确地唤起了人们对“黄祸”幽灵的印象(图12)。还有一幅画描绘了一名日本兵掳走了一位祼体白人女子的形象,反映了在“黄祸”下的性恐惧和反“有色人种”的情绪(图13)。这幅漫画是1942年主题为“这就是敌人”的漫画大赛的参赛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展出,并发表在《生活》杂志上。
西方人认为日本人是“小男人”或“亚人类”的观点,非常适于将敌人刻画为原始、幼稚、低能和具有情绪障碍的形象。这幅漫画最初于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被刊登在《底特律新闻》(Detroit News)上,后来又在《纽约时报》周日版上重印,拥有了更多的读者。
日本人眼中的战争
1942年5月,发表在官方主办的幽默杂志《漫画》上的这幅作品,以其新颖的方式表达了战时日本人对纯粹和净化的强调。漫画标题为“洗涤一个人的英美头脑”,并进一步告诫“清除附着在你头上的头皮屑!”梳下来的头皮屑被认为代表了奢侈、自私、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英美思想。
1942年1月,《漫画》以池田英柱(Ikeda Eiji)的一幅内容丰富的漫画来回应战争的爆发。具有净化功效的太阳象征着日本的荣耀,赶跑了“美国、英国、中国与荷兰”(ABCD)四大列强;代表美国和英国的是两名暴徒(象征着富豪统治的犹太人皇冠“J”正在从代表美国的暴徒头上滚落下来);代表中国的是一个有着蒋介石面孔、四肢在空中乱舞的人,长着一条像野兽一样的短粗尾巴,这一野兽印记经常被用于描绘国民党;最后用一只木靴代表荷兰。在池田英柱发表于1942年中期《漫画》上的另一幅漫画中,同盟国领导人被刻画为像拿破仑一样妄自尊大的人,脚下践踏着受压迫的亚洲人(典型的有色人种)。
《马脚狸尾》(上图)发表于1942年1月,著名漫画家近藤日出造(Kondō Hidezō)使用人们熟悉的民间俗语,揭露战争爆发的欺骗假象。日本飞机掀起英美领导人的衣服,暴露出虔诚敬神、实际上却长着与狡猾的狸一样尾部的丘吉尔,身穿带有骷髅图案的衣服;而神父罗斯福的后半身和马一样(暗指“露出马脚”),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无情之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