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李安-墨娃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阅读李安/墨娃,付会敏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ISBN 978-7-301-13502-0
I.阅…Ⅱ.①墨…②付…Ⅲ.李安-电影影片-电影评论Ⅳ.J905.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33763号
书名:阅读李安
著作者: 墨娃 付会敏著
责任编辑:刘洋
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3502-0/J·0196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邮编:100871
网址:http://www.pup.cn
电话:邮购部 62752015发行部 62750672
编辑部 62750112 出版部 62754926
电子邮箱:pw@pup.pku.edu.cn
印刷者:
经销者:新华书店
850毫米×1168毫米 16开本 18.5 印张 300千字
2008年4月第1版 2008年4月第1次印刷
定价:36.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前言
电影家把电影看作民族的精神、民族的魂魄,他们关注电影的点很多,如电影的文化研究、电影产业、影像和历史的书写等,这些不同角度的深度切入,构成了电影与各个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交响。
一如那个两千多年前哲人的寓言,走出洞穴的人类依然沉浸在光影制造的梦幻中乐此不疲,电影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承载了太多。
电影当如此。人类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让情感和记忆在光和影中超越时间、空间和死亡;当电影成为一种新的语言之后,电影表达也成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书写着历史和当下;电影的抵达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途径,电影成为大众媒体的内容聚焦;当制作电影成为一种资本元生产的重要方式,电影甚至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一张名片……电影已经成为今日众多的复杂的混合体;电影人或观众便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期待,电影不仅是电影,还成了电影之外的某些东西,于是,人们又不禁疑惑地回头询问,电影到底是什么?当电影被电影环境逼仄得莫名的时候,李安的出现便有了些横空出世的味道,至少,李安以一种方式,成功地诠释了一个问题:电影是什么。
李安是一道风景,无论电影内外;李安是一种现象,无论国内国外。当我们阅读李安时,就如同穿越一道美丽的风景,那种美不是扑面而来的华美和惊艳,而是不时地拂过眼前的异样和别趣,久而久之,便连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竟也开出了花儿来,其光艳压过了周围所有的光环,照到了无限远处,好像没有了尽头……我们小心翼翼地,在这连成一片的郁郁葱葱中,建起一个坐标,试图寻找李安种下这片风景的足迹,并沿着这条足迹,寻找李安躬身耕耘的背影,这个背影或许能够成长为一种对话的平台,搭建起电影与观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电影作者
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ois Truffaut)在1957年,发表了《作家的政策》一文,表明作者电影理论提出之初,其内涵的界定主要针对电影的内容和风格,主要强调独特的创作个性和自叙性质的内容。在电影与电影理论不断的发展中电影作者论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
1.导演决定着影片的风格和形式。具备一定电影技能的导演完全可以像作家一样表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
1957年,时年25岁的特吕弗发表了《作家的政策》一文,指出:“在我看来,明天的电影较之小说更具有个性,像忏悔,像日记,是属于个人的和自传性质。年轻的导演们将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叙述他们的经历。比如说,可以是他们的初恋,也可以是刚经历的感情,或者他们政治觉悟的转变,他们的婚姻、病痛、假日等。”——转引自游飞、蔡卫著:《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300页。
2.导演在其一系列作品中表现出题材和风格上的某种一贯的特征,成为一种个人鲜明的标记,真正成为自己作品的作者。
3.在导演不断重复的电影文本中,从社会、电影本体、艺术风格是否有着鲜明的个性来判定导演是否具有“作者”身份。
从这个宽泛意义上的界定出发,我们把李安作为一位电影作者来研究,一方面,我们分析他的代表作品,从内容和形式入手详细分析其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题材内容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和特点;另一方面,李安特殊的文化身份和创作背景,也将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以期获得地域文化和创作环境对一个电影作者创作影响的具体经验。
本书不以作者批评为主纲,而是超越了单纯的由作品到人或由人到作品的思维定势,深入地分析影片所表现的电影创作主体的“心理能量”,剖析影片的情感精髓,完成更深意义上的文本、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对话。
美国,萨里斯根据“作者策略”改造出自己的“作者论”,肯定美国电影导演的不同艺术风格,直接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好莱坞”导演的产生。而在英国,彼得·沃伦等高校学者把“作者策略”改造为一种具有鲜明学院风格的“结构主义作者论”,成功地把“作者论”改造为一种体系完整的电影理论。
电影本文
回归到电影本体上的批评,也就是利用电影的语法规则,细读电影文本,在承认电影文本主体性的基础上,对电影的影像组织、节奏、摄影机运用、声音及剪辑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影像语言背后的精神含义。这个坐标系主要是针对电影形式的分析。李安纽约大学电影专业的教育背景,决定了他的电影表现手法带有浓厚的好莱坞色彩,但是割裂不断的、深入骨髓的东方传统文化的浸染,又使李安不能完全投诚于好莱坞的商业化电影制作模式而放弃精神层面的思考,而恰恰是这两个看似不能融合的方面却恰当地融合在了李安的电影叙事之中,成就了特殊的李安和李安电影的特殊魅力。我们在同题材电影的比较阅读中,重点分析李安作品的影像表现手法及其精彩的细节刻画,解码影像中有意味的形式,进而分析其影片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和艺术魅力。
电影类型
基本成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源自好莱坞的电影类型理论,因为其带有明显的商业组织制作和发行特点,直到五六十年代才受到重视。在大量重复的主题、桥段和影像中,类型决定着影片的形态、形式、风格和 ............

书籍插图:
书籍《阅读李安-墨娃》 - 插图1
书籍《阅读李安-墨娃》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阅读李安-墨娃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