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的价值-于志刚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序第一章 为几度蒙冤的马克思辩护一、引发马克思蒙冤的原始文字之摘录二、马克思的第一轮蒙冤:20世纪80年代的论争三、马克思的第二轮蒙冤:20世纪90年代的论争四、马克思的第三轮蒙冤:泛化于新世纪的论争五、令人遗憾的理论现状:对马克思的误读仍在继续和蔓延六、导致马克思屡次蒙冤之文章的背景及其全面解读七、关于马克思犯罪观的真实描述第二章 “犯罪促进生产力”论的批判一、从“夜不闭户”的理想社会和“无门国”的差异说起二、关于犯罪能否促进生产力的理论争议三、犯罪不会促进生产力:社会进步和其代价之间关系的思索四、犯罪不能促进生产力:以黑客犯罪为例进行的分析五、关于现实犯罪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思索第三章 “犯罪助动社会变革”论的批判一、关于犯罪层次观和方法论问题的提出二、刑法学中“犯罪助动社会变革”的学说三、关于“犯罪助动社会变革”学说的批判四、历史大视野与现实评价的本质差异五、余论:以民营企业“原罪”问题为例的分析第四章 经济学中“腐败有益论”的批判一、国外经济学界的“腐败有益论”学说二、中国经济学界的“腐败有益论”学说三、“腐败有益论”学说对刑法学理论的负面影响四、关于“腐败有益论”的经济学批判五、关于“腐败有益论”的一般批判第五章 社会学中“犯罪有益论”的批判一、从E. 迪尔凯姆的观点被曲解和挪用说起二、关于E. 迪尔凯姆“犯罪功能”学说的系统梳理和反思三、“犯罪有益论”之“功能观”批判四、犯罪“促进法制产生和制度完善”论的批判五、对犯罪唤起审美感的批判:以现代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为例六、关于“排气孔”和“安全阀”学说的批判七、关于“犯罪促进社会团结”功能的批判八、关于犯罪率高低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关系的反思第六章 善与恶斗争的本质思索一、“张力”的物理学原义考察及其刑法学误用二、从被误解的恩格斯开始说起三、“善与恶的斗争”不属于犯罪的价值四、“善与恶的斗争”不具有社会促进作用第七章 犯罪本质是恶的基本判断一、犯罪本质是恶的基本判断二、犯罪之“恶”是否为必要的恶三、“恶”判断的个体同一性和社会相似性四、犯罪作为“恶”的判断标准五、善恶错位:以受贿款用于“公益”案件为例的分析第八章 犯罪的唯一价值一、从老子《道德经》开始说起二、犯罪的唯一价值三、善恶关系的本质思索四、犯罪之“恶”对于“善”的促进五、善恶荣辱观念的异化及其潜在影响第九章 犯罪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一、“犯罪有益论”本质上是一种“理论招安”二、犯罪是客观存在之社会必然现象三、犯罪是否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理论争议四、犯罪能否消灭的传统认识及其反思五、犯罪是不可消灭也不会消亡的第十章 社会对于犯罪的自我净化一、关于社会自我净化能力的思索二、社会自我净化能力及其制度表现三、关于“新陈代谢理论”的重新定位四、重视社会自我净化能力:从中西医差异角度进行的反思五、关于缩减刑法干预度的思索参考文献关键词索引
作者简介 于志刚1973年5月生,河南洛阳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先后获法学学士学位(1995)、法学硕士学位(1998)、法学博士学位(2001);2002—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2004—2005年在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从事刑法学研究。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出版《刑罚消灭制度研究》等专著十余部,翻译《芬兰刑法典》等外国刑法典十部,合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参与或者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于志刚 著  论犯罪  的价值THE VALUE OF CRIME   北京大學出版社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论犯罪的价值/于志刚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ISBN 978-7-301-13225-8 Ⅰ.论… Ⅱ.于… Ⅲ.犯罪—价值—研究 Ⅳ.D91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191761号   书   名:论犯罪的价值著作责任者:于志刚 著责 任 编 辑:侯春杰装 帧 设 计:标 准 书 号:ISBN 978-7-301-13225-8/D·1939出 版 发 行:北京大学出版社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网   址:http://www.pup.cn电   话: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编辑部62117788      出版部62754962电 子 邮 箱:fl@pup.pku.edu.cn印 刷 者:三河市新世纪印务有限公司经 销 者:新华书店      650毫米×980毫米 16开本 39印张 567千字      2007年12月第1版 2007年12月第1次印刷定   价:59.00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邮箱:fd@pup.pku.edu.cn
序陈兴良《论犯罪的价值》是于志刚教授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洋洋数十万言,蔚为可观。虽然是经济学的博士后,然而作为刑法学专业的博士,于志刚的出站报告研究犯罪问题并不奇怪。但是在经过经济学的熏陶以后,这份以“犯罪的价值”为题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更多地呈现出对犯罪的经济学、社会学,乃至于哲学视角的关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规范的刑法学而向思辨的犯罪学转向,这是于志刚的学术转向之作,我为之高兴。于志刚1991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习,至2001年获刑法专业的法学博士学位。其博士生导师是赵秉志教授。经过十年人大法学院的法律专业训练,于志刚奠定了扎实的规范刑法学的专业基础,并且表现出在学术研究上的坚韧性,这一点在于志刚以往的研究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例如,刑法中的追诉时效制度,是一个极小的题目,相对来说也不那么重要因而长期被人忽略,在刑法教科书中也只不过寥寥千字提及而已。但于志刚在本科阶段的研究中就对追诉时效制度 ............

书籍插图:
书籍《论犯罪的价值-于志刚》 - 插图1
书籍《论犯罪的价值-于志刚》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论犯罪的价值-于志刚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