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数术与政治:灾异的政治文化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出版弁言
序论
第一章 溯源
第一节 感应与天谴:灾异论的思想渊源
一、道德之天的产生
二、灾异的观测与记录
三、《左传》《国语》所见的灾异观
四、诸子时代的天人关系思想
第二节 占验与救禳:灾异论数术传统的形成
一、从物占到灾异占
二、灾异救禳
第二章 汉儒的灾异论创说
第一节 范式的建立:董仲舒
一、《公羊》新义
二、始推阴阳
三、以灾异论政
四、何以论成败
第二节 体系的构建:《洪范五行传》
一、《洪范五行传》的作者
二、数术逻辑与灾异体系
三、预言与祈禳
第三节 规模的扩充:京房与《易》阴阳
一、《易》阴阳的学术背景
二、以卦气说灾异
三、京房的立场与追求
第三章 灾异论传统的构建与延续
第一节 刘向、刘歆的灾异论集成
一、说灾异者蜂起
二、刘向时代的政争与灾异论说
三、刘向灾异论集成中的学理与实用
四、刘歆的回应
第二节 《五行志》《天文志》与灾异论的儒学传统
一、从行事到历史:《五行志》的创立
二、从占验吉凶到回溯休咎:《天文志》对星占学的改造
三、经史之间:灾异编纂传统的延续
第三节 灾异的官方记录与数术传统
一、灾异官方记录的传统
二、数术占验书的官方修纂和使用
附录 谶纬与灾异论
一、从张衡《禁绝图谶疏》看谶纬灾异论的占验技术
二、谶纬与儒家灾异论
三、出儒入数
第四章 灾异政治文化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预言与回溯:灾异论的模式
一、两种灾异观念和解说模式
二、儒家灾异论中的“预言”
三、由“史”入儒
第二节 罪己与问责:灾异咎责与汉唐间的政治变革
一、从移祸到罪己:汉文帝的灾异应对及其意义
二、改制运动:问责三公的缘起
三、汉魏革命:灾异免三公制度的建立与终结
四、君臣合谋:魏晋隋唐的咎责分担
第三节 天行有常与休咎之变:日食灾异中的学术和政治
一、日食推步与经学中灾异论述的变化
二、历数与政教
三、关于日食祥瑞的争论
四、日食救护礼仪的变化
第五章 灾异政治文化的转变
第一节 质疑灾异论
一、“天人不相与”:新观念的产生与演进
二、走出汉学:宋儒的质疑
三、“内圣”:荆公新说
第二节 转变的条件
一、儒学与数术的疏离
二、儒家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君臣关系的转变
第三节 灾异论的否定之否定与新的政治文化
一、从“正理”到“天理”
二、转变后的灾异政治文化
第四节 道统、治统与“神道设教”的主客转换
一、“神道设教”在灾异论影响下的变化
二、“道”“势”合一与“神道设教”的再倒转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儒学、数术与政治:灾异的政治文化史/陈侃理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2
(未名中国史丛刊)
ISBN 978-7-301-26651-9
Ⅰ.①儒… Ⅱ.①陈… Ⅲ.①政治文化—文化史—研究—中国—古代 Ⅳ.①D69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306951号
书  名
 儒学、数术与政治:灾异的政治文化史
著作责任者
 陈侃理 著
责任编辑
 张晗
标准书号
 ISBN 978-7-301-26651-9
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
网  址
 http://www.pup.cn 新浪微博:@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子信箱
 pkuwsz@126.com
电  话
 邮购部62752015 发行部62750672 编辑部62767315
印 刷 者
 
经 销 者
 新华书店
965毫米×1300毫米 16开本 21印张 310千字
2015年12月第1版 2015年12月第1次印刷
定  价
 48.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信箱:fd@pup.pku.edu.cn
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出版部联系,电话:010-62756370
出版弁言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初一路走来,已经将近而立之年。
中心创立伊始,我们的前辈邓广铭、周一良、王永兴、宿白、田余庆、张广达等先生曾经共同制定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方针。全体同仁在这片清新自由的学术天地中勤勉奋励,从容涵育,术业各自有专精,道并行而不相悖。
为有效凝聚学术力量,积极推动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持续发展,并集中展示以本中心科研人员为主的学术成果,我们决定编辑《未名中国史丛刊》。《丛刊》将收入位于前沿、专业质量一流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心科研人员、兼职人员、参加中心项目成员和海外长期合作者的个人专著、文集及重大项目集体研究成果等。
致广大,尽精微,这是中心学人共同的方向。我们将为此而努力。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2011年7月
未名中国史丛刊
(第八种)
丛刊编委会
主  编
 邓小南
副 主 编
 侯旭东 刘浦江
编  委
 (依音序排列)
邓小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侯旭东(清华大学历史系)
刘浦江(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罗新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荣新江(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沈卫荣(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王利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吴玉贵(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张帆 (北京大学历史系)
序论
“灾
异”二字,字面意思简单,内涵却很丰富。从字面讲,灾和异是两种不同的现象。汉儒说“非常曰异,害物曰灾”
[1]

。据此,异指非常、可怪之事,灾则直接造成损害。水旱、蝗虫、地震、疾疫等属于灾,日月薄蚀、流星彗孛、动物畸形、奇装异服、妖言传流等一般都属于异。在今人看来,这样的灾和异,性质和应对方式都判然有别。但古人却经常“灾异”连用,不做区分,认为灾、异实质都是上天对人事的预兆或者谴告,是天意的表现。
灾异表现的天意针对特定的对象,引起灾异的人事也有一定的范围。东汉经学家郑玄称:“感动天地,皆是人君感之,非庶民也。”
[2]

这是说,引起灾异的都是君主,而非寻常 ............

书籍插图:
书籍《儒学、数术与政治:灾异的政治文化史》 - 插图1
书籍《儒学、数术与政治:灾异的政治文化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儒学、数术与政治:灾异的政治文化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