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富针灸学术经验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闽医传薪录
梁栋富
针灸学术经验集
梁栋富 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梁栋富针灸学术经验集/梁栋富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3
ISBN 978-7-5132-0301-2
Ⅰ.①梁… Ⅱ.①梁… Ⅲ.①针灸疗法—临床应用—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000840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北京市燕鑫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787×1092 1/16 印张13.25 字数190千字
2011年3月第1版 2011年3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0301-2
*
定价 27.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读者服务部电话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目 录
《闽医传薪录》丛书编委会
《梁栋富针灸学术经验集》编委会
陈序
陈序
阮序
前言
第一章医家传略
第二章学术经验
第一节 学术特点
一、善取任督,调整阴阳
二、重用隔姜灸治疗精子减少症
三、重视皮部,善用浅针、梅花针
四、典型病例
第二节 针灸特色
一、浅针疗法
二、梅花针疗法
三、穴位贴敷疗法
四、穴位埋线疗法
第三节 特色进针手法——单手进针法
第四节 重视奇经八脉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
第五节 常用穴位及穴位配对应用
一、常用穴位
二、穴位配对应用
第三章医案医话
一、踝关节软组织扭伤
二、精子减少症
三、哮喘
四、颈椎病
五、面瘫
六、帕金森病
七、偏头痛
八、缺乳
九、自汗
十、肋间神经痛
十一、三叉神经痛
十二、臀上皮神经损伤
十三、瘿病
十四、不寐
十五、湿疹
十六、双侧视神经萎缩
十七、糖尿病性面神经麻痹
十八、痛经
十九、外展神经麻痹
二十、癔病性瘫痪
二十一、硬皮病
二十二、呃逆
二十三、重症肌无力
二十四、左侧桡神经麻痹
二十五、左声带麻痹
二十六、失音
二十七、单纯性遗尿
二十八、泄泻
二十九、神经性皮炎
三十、脑梗死
三十一、单刺印堂治疗风寒感冒
三十二、癫痫
三十三、脑积水
三十四、急性腰扭伤
三十五、Meige综合征
三十六、股外侧皮神经炎
三十七、枕大神经痛
三十八、鼻衄
三十九、肠痈
四十、多动症
四十一、股神经痛
四十二、腰部疱疹后遗痛
四十三、足下垂
四十四、胆道蛔虫症
四十五、咽喉肿痛
四十六、肩痛
四十七、失语
四十八、癃闭
四十九、尿闭
五十、小便失禁
五十一、头痛
五十二、扬刺温针法治慢性疼痛
五十三、足跟痛
五十四、流泪症
五十五、鼻咽癌放疗后遗症
五十六、病毒性脑膜脑炎(后遗症期)
五十七、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综合征
五十八、尿失禁
五十九、多系统萎缩
六十、十二指肠溃疡
第四章传心录
第一节 用穴如用兵
第二节 关于晕针
第三节 关于针刺前的准备
一、患者的体位
二、定穴和揣穴
三、消毒
第四节 关于脉诊
第五节 关于经络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二、经络的临床运用
第五章论著精选
第一节 《针灸大成》有关暴痛证治汇析
一、暴头痛
二、卒腹痛
三、急腰痛
第二节 针刺治疗鼻衄19例
一般资料
分型与治疗
第三节 治疗失眠经验
一、善取任督,调和阴阳
二、祛除病因,调整脏腑
三、重视经络,运行气血
四、善用梅花针、浅针
五、病例举隅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针灸科介绍
《闽医传薪录》丛书
编委会
总主编 郑 健
副主编 杨 鸿 张 炜
编 委 陈民藩 郑则敏 梁栋富 李学麟
石 荣 蔡而玮 孙朗清 黄小宾
杨 旭 姚志方 林 源 陈 素
黄苏萍 蔡昭莲 陈松姬
《梁栋富针灸学术经验集》
编委会
主 编 梁栋富
副主编 张 炜 林万庆
编 委 姚志芳 林 源 陈 素
熊秀蓉 陈旭军 陈良华
陈瑛玲 葛舒颖
陈序
中医人才的培养是传承中医学的重中之重。研习名师临证经验及其感悟思辨无疑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为八闽中医医院之龙首,英才荟萃,人才辈出。其医家或出身于中医世家、或独具专长,享誉福建医界,广为民众所拥戴,如陈民藩、郑则敏、甘美芳、梁栋富、李学麟等。在长期的临床中,他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将这些瑰宝珍存下来,启迪后学,是一项既重要又紧迫的任务。经过数年努力,《闽医传薪录》丛书即将付梓。读者可以从名医传略章节里分享到各位名家的成长历程;从学术思想和经验章节里领悟到各位名家对中医理论独特的见解及感悟;从医案医话中学习到各位名家的临证思维及用药特点;从传薪录章节中寻觅到青年中医跟随大医的足迹。它是中医学宝库的时代结晶,是献给人民、献给青年中医的文化财产,值得珍惜。
斗转星移,中医学传承、创新的重任落到我们这一代中医人的肩上。希望我们能够从《闽医传薪录》丛书中汲取精华,站在名家的肩膀上,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不懈努力。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 陈立典
2010年8月于旗山
陈序
长途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乡音。原来梁栋富主任医师女弟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炜,希望我为《梁栋富针灸学术经验集》作序,声明这是梁老专门叮嘱的。瞬间,一丝感动掠过我本较平静的心头。
梁栋富,我的学长。从上世纪60年代于京城相识后的几十年中,友情乡情把我们连接在一起。我在老家亲属头疼脑热一类的事也多托付他打理。
在针灸走向世界的潮流推动下,1964年秋,我和栋富分别从上海、福州来到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卫生部委托举办的针灸培训班,接受强化训练,旨在储备援外人才。当年来自各地的18名青年针灸医师,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一起上课,参加民兵训练,讨论学术问题。还下医院和京郊延庆县临床实践。身为“南蛮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梁栋富针灸学术经验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