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藏医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基础藏药学丛书
基础藏医学
王智森 编 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基础藏医学/王智森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1
(基础藏医药学丛书)
ISBN 978-7-5132-0547-4
Ⅰ.①基… Ⅱ.①王… Ⅲ.①藏医 Ⅳ.①R291.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158062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北京燕鑫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
开本 880×1230 1/32 印张 8.125 彩插 0.25 字数 199千字
2011年11月第1版 2011年1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32-0547-4
*
定价 21.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目 录
编委会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源远流长的藏医学
第一节 古老的藏医学
第二节 荟萃的藏医学
第三节 奇特的藏医学
第四节 系统的藏医学
第五节 现代藏医学
一、藏医学的学术地位和文化涵义
二、藏医学的使命和现代发展
第六节 历代藏族名医代表人物
一、宇妥·云丹贡布和《四部医典》
二、宇妥萨玛·云丹贡布
三、第司·桑吉嘉措
四、帝玛尔·丹增彭措
五、钦绕诺布
六、措如·才朗
七、强巴赤列
第七节 藏医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第二章 三因与五源
第一节 四大种与五源
第二节 三因学说
一、隆
二、赤巴
三、培根
第三节 五源学说
第四节 三因五源与生理
一、身体形成的内因
二、三因在人体的正常容量
三、三因影响胃阳的大小
四、三因影响腹部的软硬
五、三因影响体型和性格
六、五源与死兆
第五节 三因五源与病理
第六节 三因五源与诊断治疗
第七节 五源与药物
第三章 医 树 喻
第四章 人体生理
第一节 胎儿的形成与发育
第二节 人体的比象
第三节 身体各部的正常状况
一、身体各部和精气的正常容量
二、互相关联的脉络和神经的正常状况
三、身体的要害部位
四、运行孔道
五、体腔区位的度量测定
第四节 人体生理特征
一、人体七精和胃阳、秽物
二、三因与三邪
第五节 死亡的征兆
一、远期征兆
二、近期征兆
三、不肯定征兆
四、肯定征兆
第五章 病因病理
第一节 病  因
一、远因
二、近因
第二节 病  缘
一、产生蔓延
二、潜伏发病
三、具体外缘
第三节 病入途径
一、病入状况
二、病入途径
第四节 发病部位
一、隆病发病部位
二、赤巴病发病部位
三、培根病发病部位
第五节 疾病特征
一、增减的内因
二、增减的特征
第六节 疾病种类
一、病因分类
二、患者分类
三、病态分类
第七节 疾病病程
一、病因病缘
二、初期感觉
三、中期病情
四、盛期症状
第六章 诊  断
第一节 辨识病症直接诊断
一、病因分析
二、病理分析
三、利害分析诊断
第二节 取信患者巧妙诊断
一、病症辨识法
二、侧面探问病情法
三、延长诊断时间法
四、询问既往医疗法
五、投饵诱导法
六、少说多听探病法
七、高台昭示法
第三节 取舍四边重点诊断
一、易治
二、难治
三、暂治
四、不治
第四节 脉  诊
一、脉诊先行5种
二、脉诊正行5种
第五节 尿  诊
一、尿诊先行
二、尿诊时间
三、盛尿容器
四、尿液形成机理
五、正常尿液
六、有病尿液
七、死症尿
八、脉尿并诊的意义
第六节 察  诊
一、察体态
二、察目
三、察耳
四、察鼻
五、察舌和舌苔
六、察母乳
七、察气色
八、察痰涎
九、察大便
十、察呕吐物
十一、察血液
第七章 疾病防治
第一节 防病基本方法
一、饮食方面
二、起居方面
三、药物方面
第二节 疾病治疗总法
一、治疗总则
二、治病原则
三、治疗方法
第三节 食行药术综合疗法
一、隆病的食行药术综合疗法
二、赤巴病的食行药术综合疗法
三、培根病的食行药术综合疗法
第四节 外治手术疗法
一、剖刺放血
二、灸法
三、罨疗法
四、药浴
五、涂敷法
六、穿刺外治法
第八章 医生与医德
第一节 医生的素质修养
第二节 医生的性质
第三节 工作态度和品德
一、医生的工作态度
二、医师应有的品德
三、藏医医德六标准
第四节 医生的类型
第五节 医生的职责
一、普通职责
二、特殊职责
第六节 医生的业果
参考文献
《基础藏医药学丛书》
编 委 会
主 编 王智森
编 委 (按姓氏笔画排序)
    扎西顿珠 毛继祖 吴存虎
    赵正平
序 言
在我国各民族的传统医学中,藏医学具有特殊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藏医学历史悠久,典籍丰富,自成体系,为藏族人民和周边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繁衍昌盛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仍然是重要的卫生资源,正在为当代人民的健康服务,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
藏医学的历史,有人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象雄文化和本教时代。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那一天起,就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就有求医求药的愿望。可以说,医药是生命的生死伴侣。何况每个民族都有他难以忘怀的传统血脉和草根文化。但象雄文化和本教时代的医学,还处于原始的、粗糙的、零散的医学萌芽阶段。从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医学体系来说,藏医学的历史应该从公元八世纪末宇妥·云丹贡布著成《四部医典》算起。因为这是藏医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藏医学形成的里程碑。尽管在此之前有一段漫长的准备期,包括比《四部医典》早一百多年成书的《月王药诊》在内。《月王药诊》是现存最古老的藏医典籍,已经涉及隆、赤巴、培根“三因学说”和土、水、火、风、空“五源学说”等基础理论,对验尿诊断做了重点介绍,大量采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药用植物和动物,反映了藏医学的基本特色,但也有不少中医学和印度医学的痕迹。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中文版的翻译之作。
历代藏医学的典籍文献非常丰富。西藏自治 ............

书籍插图:
书籍《基础藏医学》 - 插图1
书籍《基础藏医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基础藏医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