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英汉双语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0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译序
玛格丽特·芒纳尔琳·米切尔(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1900年11月11日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并在这里终其一生。其母玛丽·伊莎贝尔·斯蒂芬斯是爱尔兰天主教徒的后裔。其父尤金·米切尔是位律师,曾任亚特兰大历史学会主席,具有苏格兰、爱尔兰与法国胡格诺派教徒的血统。米切尔家族出过不少斗士,与《飘》中的奥哈拉家族颇为相似,成员参与过美国独立战争、爱尔兰起义及美国南北战争。
玛格丽特·米切尔孩提时代就迷上了有关美国内战的一切。起先是父母和住在琼斯博罗乡下的姨婆给她讲内战的故事,后来是白发苍苍的前南军老兵带着她在亚特兰大附近乡下骑马兜风,他们的战斗故事让小姑娘听得两眼直发亮。
玛格丽特一家1912年搬到亚特兰大市桃树街上一幢漂亮的大宅居住。1914~1918年,玛格丽特就读于亚特兰大华盛顿女校,但成绩平平。一天,她忽然对妈妈宣布,数学课听不懂,不想上学了。妈妈拽着女儿来到乡下,指着一片种植园的断壁残垣,绷着脸训道:“打仗的事从前有,以后还会有。打起仗来,谁家都躲不开灾难,人人都得倾家荡产。战后,人人都得从头再来,能指望的只有自己的一颗脑袋两只手。”
玛格丽特听从母亲教诲,返回学校,发奋读书,最终于1918年考入全美最著名的女校之一——史密斯学院,这所学院后来还培养出蜚声文坛的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美国著名的自白派女诗人、小说家。玛格丽特入学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不久,噩耗传来,她的未婚夫克利福特·亨利战死于法国。紧接着,1919年1月,母亲又死于流感。玛格丽特不得不辍学,返回亚特兰大照顾父亲和哥哥斯蒂芬。
1920年,玛格丽特首次进入亚特兰大社交界,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包括为慈善事业筹款的歌舞演出。1922年,她有了两位热烈的追求者,一位是伯伦·厄普肖,前足球运动员加私酒商;另一位是约翰·马什,瘦高个的新闻记者。她选择了厄普肖,二人于9月成婚,马什则在婚礼上充当了新郎的傧相。厄普肖收入欠稳定,玛格丽特只好找了份周薪25美元的工作——为《亚特兰大星期天》杂志写稿。马什是这家杂志的编辑和玛格丽特的写作指导。1922~1926年间,她以自己的爱称佩吉署名,发表了129篇文章及无数未署名文章,内容多为对罪犯、女继承人、佐治亚前南军将领们的采访。
与厄普肖的婚姻因双方性格不合,于1924年告终。不到一年,玛格丽特嫁给了马什,在他们的新居——新月街979号一楼套房内举行了婚礼招待会。这次婚姻美满幸福,但却让亚特兰大社交界吃惊不小,因为米切尔婚后不守妇道,不从夫姓,夫妻俩公寓的房门上赫然钉着两张名片:约翰·R.马什先生,玛格丽特·M.米切尔小姐。
婚后一年,米切尔因脚踝受伤,辞去记者工作,在丈夫的鼓励下,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飘》。与常人不同,她从结尾开始写,倒着来,而且随心所欲,根本不管事件先后顺序,信马由缰。小说原稿有的章节打印得清清楚楚,有的涂改得乱七八糟,四处堆放在家中。朋友们都知道她在写小说,但她自己对此缄口不提。倏忽十载过去,1935年春,著名的麦克米兰出版公司派编辑哈罗德·拉特汉姆旅行全美,旨在搜寻可供出版的稿件。拉特汉姆第一站就到了亚特兰大,听人说起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便登门拜访。起初,米切尔矢口否认自己在写小说。对此,她后来解释说:“当时我就是不相信,北方的出版商怎么会接受一部全盘南方人观点的内战小说。”直到拉特汉姆离开亚特兰大的前夜,她才把自己摞在一起足有五英尺高的打字稿带给他看。7月,麦克米兰公司便决定出版这部小说。当时书名曾为《明天是个新日子》(这是整部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女主人公芳名潘茜。
书稿得到出版界接受,米切尔这才将书名改为《飘》。《飘》的英文为Gone with the Wind,取自英国诗人厄内斯特·道森的长诗《辛拉娜》,在这里主要指南方的奢华全被北军洗劫殆尽,一切都化为乌有,随风飘去。女主人公的芳名也改为斯佳丽·奥哈拉。米切尔又坐下来,花了半年工夫一一核对小说中提及的所有历史事实,力求每个时间、地点,甚至建筑物的细节都准确无误。米切尔对自己这部书中所载历史事实的准确度比对故事本身的情节与风格更感骄傲。
同时,麦克米兰公司也紧锣密鼓,为这位南方无名新秀的小说大做广告。小说原计划1936年5月31日上市,但后来推迟到6月30日,因为“每月一书俱乐部”将《飘》列为7月新书排行榜榜首。小说发行后引起轰动,赞扬之声不绝于耳,但也有不少左翼评论家认为该书歪曲历史,美化种族主义。不管是褒是贬,《飘》的发行量却打破了历史纪录,一天售出5万册,六个月售出百万册,一年售出两百万册。举国上下都风靡于这部1024页,46万字(英文原版)的小说,而米切尔本人却倍感困惑。她说:“《飘》不过是讲凡人俗事,文字欠美,思想欠伟大,缺乏深意,毫无惊人之处……”然而,《飘》就是赢得了普利策奖,还有1937年度的全美书商协会奖。
《飘》虽引起轰动,米切尔却十分谦虚,认为自己不过是写作的业余爱好者,反复声明:“天晓得,我可不是什么文学家,就算努力也当不了。”她为自己和丈夫的生活受到公众干扰深为不安,礼貌而坚决地拒绝了所有拍照、会见、发表讲话的邀请。
《飘》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也像出书过程一样跌宕起伏。小说出版后立刻引起制片人塞尔茨尼克在纽约的书探凯·布朗女士的注意,她给塞尔茨尼克寄去原书一本,但因为小说太厚,塞氏懒得阅读,于是布朗女士又写了一篇25页的故事梗概,并竭力劝说塞氏赶紧买下该书的改编权。塞氏犹豫一番后,同意开价5万美元,这时距离小说的出版刚好一个月。1936年7月30日,米切尔同意了塞氏的开价,但在合同中写进了一项条件:她自己不在影片中担当任何角色。
事实很快证明,布朗女士的建议是正确的,“《飘》热”持续不减,销量屡创纪录。为了让公众在电影拍摄和放映前的两三年内继续着迷于此书,塞氏玩弄了一个花招,大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斯佳丽,星探们每天都要面试许多容貌俏丽的年轻女子,并由媒介随时报道面试的情况。扮演白瑞德的演员比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飘:英汉双语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