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可得性、满意度与福利效应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1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文前辅文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新时期西北地区金融扶贫模式、效果评价与支持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18YJC790120)
2018西北政法大学教育改革项目
“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XJY2018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效果评价、运作模式与支持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71573210)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四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五 研究内容和方法
六 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济功能
三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理论框架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历程
二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三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实证分析
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理论分析
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模型构建
三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及样本描述
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估计结果分析
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满意度实证分析
一 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意愿及满意度理论分析
二 样本描述与变量选择
三 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意愿及满意度计量模型
四 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满意度模型估计与分析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实证分析
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理论分析
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模型设定
三 变量选择及样本描述
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对农户福利影响结果分析
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果的政策建议及对策
一 调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宏观政策
二 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三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四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导论
新一轮农村金融的增量改革,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初步形成了适度竞争的多元化、广覆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本章主要是在清楚本文的研究背景、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归纳总结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研究思路和构建技术路线,进而安排文章的研究内容和方法,通过实证分析凝练出本书的创新之处。
一 研究背景
我国正在形成由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微型金融组织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功能互补、相互协作,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持续增强。通过农村金融创新以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已成为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取向,随着国家多项鼓励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出台,各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运而生。2006年12月22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1月22日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及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工作索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各地的发展得到了大力推动。2008年5月4日,银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之后,小额贷款公司在各地纷纷成立。2012年5月,银监会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将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为15%,并明确在村镇银行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后,主发起行可以与其他股东按照有关原则调整各自的持股比例。2014年,银监会又启动实施了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印发了《关于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指导意见》,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三至五年时间总体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
通过相关政策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育发展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丰富县域金融体系,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不足、竞争不充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初步探索出金融服务的“城带乡”和农村金融供给的“东补西”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15年初,全国共发起设立129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233家(已开业1153家、筹建80家,东部地区492家,中部地区339家,西部地区322家),贷款公司1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4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累计吸引各类资本893亿元,存款余额582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896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12亿元,农户贷款余额2137亿元,两者合计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2.91%,中西部贷款农户数占到全部贷款农户数的70%以上。以村镇银行为例,在已组建机构中,有661家设在中西部省份,占比57.3%,纳入人民银行统计体系的村镇银行,主要由农村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发起,分别占全国村镇银行家数的39.42%和34.54%。全国村镇银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786亿元,同比增长25.4%,高于同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速15.8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4865亿元,同比增长33.9%,高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速20.6个百分点。新增贷款近八成投向县域,农户贷款比重上升。2015年,全国村镇银行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3553亿元,占村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73%;同比增长36.3%,高于村镇银行各项贷款增速2.4个百分点。农户贷款余额2125亿元,同比增长48.6%,占村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43.7%。农业贷款余额1213亿元,同比增长38.7%,占村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24.9%。
[1]

从数据可以看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 ............

书籍插图:
书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可得性、满意度与福利效应》 - 插图1
书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可得性、满意度与福利效应》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可得性、满意度与福利效应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