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史十二讲-钱宗范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国历史大讲堂
先秦史十二讲
钱宗范 朱文涛 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先秦史十二讲/钱宗范,朱文涛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1
(中国历史大讲堂)
ISBN 978-7-5078-3018-7
Ⅰ.先… Ⅱ.①钱…②朱… Ⅲ.中国—古代史—先秦时代 Ⅳ.K2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200201号
先秦史十二讲
著 者 钱宗范 朱文涛
责任编辑 凭 林
版式设计 国广设计室
责任校对 徐秀英
出版发行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83139469 83139489[传真])
社 址 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国家广电总局内)
邮编:100866
网 址 www.chirp.com.cn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广内印刷厂
开 本 720×1020 1/16
字 数 210千字
印 张 15.75
印 数 5000册
版 次 2009年1月 北京第一版
印 次 2009年1月 第一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078-3018-7/K·145
定 价 30.00元
国际广播版图书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如果发现印装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目 录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肇始
一、考古资料中的史前文化
二、古史中的传说时代
第二讲 中华早期文明的承载体——夏、商
第三讲 周公:宗法制度的奠基人
第四讲 商周:中华文化的奠基期
第五讲 周代政治和社会的演变
一、成康之治
二、昭穆远征
三、恭夷中衰
四、厉王专利和国人暴动
五、共和行政
六、宣王中兴
七、幽王昏乱和犬戎灭周
八、平王东迁和王室衰微
第六讲 “尊王攘夷”旗号下的霸主更迭
第七讲 庶民、士大夫等新兴势力的崛起
第八讲 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
第九讲 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和秦统一全国
第十讲 始兴私学,倡导仁礼的孔夫子
第十一讲 儒墨道法,百家争鸣
第十二讲 先秦时期的民俗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肇始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早在五千年至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农业,使用了原始文字,脱胎于氏族部落的早期国家组织也开始出现。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炎黄之后又出现了以民主选举和选贤任能著称的尧帝和舜帝。炎黄尧舜以及比他们更早的原始先祖,为开创中华文明进行了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留下了许多永远值得人们记取的动人故事。
一、考古资料中的史前文化
在论述炎黄尧舜开拓中华文明的动人史迹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有关原始社会的考古资料。近百年来,我国的考古工作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考古资料虽然没有文字说明,但它却是未经后人改动过的真实文物,将其与古史记载以及科学的历史理论结合起来,对了解原始社会的历史真相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与炎黄等开创中华文明的历史互相印证,从而证明炎黄及其前后的历史不是虚构,而是寄托了人们的崇敬心情和美好希望的相当真实的存在。
1929年,著名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和中国工人一起,在北京城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头盖骨以及大量猿人的骨骼化石,可惜这些珍贵文物在1941年以后失落了。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对北京猿人遗址进行发掘,又发现了属于男女老幼约40多个人身上的骨骼,包括完整或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还发现了当时猿人制造的近十万件大小石器以及由于长期使用火而堆积成的灰烬。周口店发现的古代猿人被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人。北京人的化石丰富而全面,成为研究50万年前远古祖先生产和生活情况的重要资料。
北京人的头骨与现代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为前额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下胲后缩,牙齿粗壮,面部较短,有点类似于现代猩猩的形状,反映了其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他的脑容量约1059毫升,约等于现代人脑量平均数的80%,远较当代的猩猩要大。据研究,北京人已直立行走,从而促进了下肢骨的进化。股骨(大腿骨)已有与现代人类相似的特点,但髓腔很小,管壁很厚。由于直立行走,北京人的上肢已从行走的工具变成从事劳动和生活的工具,上肢骨与下肢骨相比更接近于现代人。特别是上肢的肢掌已从地面解放出来,逐步演变成能从事劳动的手。总的来说,北京人的手和脚较进步,而头颅类似于猿,这也证明正是劳动推动了从猿到人的转化。由于从事劳动生活需要思考,逐渐产生了音节性的语言,进而推进了脑的发育和进化。由于手的劳动使上肢最先进化,尔后引起四肢的分化,下肢的发展落后于上肢;脑及脑壳是随着手的劳动和四肢的分化而逐渐发展的,所以保存了更多的原始性质。
北京人在洞穴中居住了约30多万年。他们已懂得保存天然火种。火的使用在当时具有重大的意义。用火使原始人类由生食改为熟食,预防了疾病,改善了营养,扩大了食物来源,增强了体质;用火可以御寒,可以御兽,可以照明,增强了原始人与自然斗争的能力,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中国人自远古即开始崇拜火和红色,不是偶然的。
北京人已懂得用敲打过的石头制成原始工具进行生产劳动。这种石器经过敲打,一面或几面带有刃部,可以刮削和切割,但未经磨制而很粗糙,故称为旧石器。木器和木棍之类是经石器砍断刮削过的又一工具。北京人还使用骨、角制成的原始工具。
狩猎和采集,是当时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他们捕猎的野兽主要是鹿类,还有羚羊、虎、豹、猕猴、犀牛、象等,另外还有水中的鱼、树上的鸟。丰富的肉食为他们提供了蛋白质和脂肪。北京人还在洞穴外的原野和森林中从事采集。树上长出的果实、地下植物的块根,成为他们的主要菜蔬。据研究,当时周口店地区气候温和,树木繁茂,水流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这为北京人提供了最基本的居住场所和食物仓库。
生产力的极端低下和科学技术的极不发达,使北京人过着极为简陋原始的生活。为了同大自然抗争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北京人过着共同劳动、共同协作、共同消费的原始共产生活。他们白天一起劳动,男人多从事狩猎,女人多从事采集,得来的动植物经过洗刮烧烤后一起食用,晚上在洞穴内男女不分辈分地睡在一起。极端艰苦的生活条件,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先秦史十二讲-钱宗范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