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山水记-明-顾炎武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6mb。
书籍内容:

昌平山水记 京东考古录 [清] 顾炎武着

昌平山水记 卷上
京师九门,其西北曰德胜门,元之健德门也。洪武元年九月,大将军徐达改今名。
出门八里为土城,元旧也。正统十四年十月己未,也先奉上皇车驾登土城,以通政司左参议王复为右通政,中书舍人赵荣为太常寺少卿,出见上皇于土城,即此地也。
又二十里为清河,其水出玉泉山,分流而北,径此;又东会于沙河,入于白河。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秃竖帖木儿以兵向阙,驻于清河,索右丞相搠思、监资正院使朴不花二人。帝不得已,执而畀之。其兵乃退。即此地也。有石桥跨其上,永乐中建。宣德五年二月乙未,上奉皇太后谒长陵、献陵,上躬岔K骑导皇太后辇至清河桥,下骑抉辇,既度桥,上复乘骑。郊甸之民夹道罗拜,皆称万岁。
又十二里有玄福宫,宏治十七年建。俗呼为回龙观。又十八里为沙河店。店南有水,出昌平州西南五十里龙泉寺,合西山诸泉东流为南沙河,有桥曰安济。店北有水,出昌平州西南四家庄,径双塔村,东流为北沙河,有桥曰朝宗。二桥正统十三年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寿建。二水至店东南窦家庄而合。又东南至通州界入白河。汉书,军都有湿余水,东至潞,南入沽,即此水也。店在二水之间,今尚有居民百余家。先是车驾北征及上陵,多驻沙河。有文皇帝行宫遗址。正统时为水所坏。嘉靖十六年三月丁未,上驻跸沙河,礼部尚书严嵩言此为车驾谒陵之路,南北道里适均,且居庸、白羊近在西北,边防尤切,宜修复行宫,筑城环之,设官戍守,从之。十七年五月,始于沙河店之东建行宫。十九年正月,城之,名曰巩华。南北径二里,东西径二里。门四:南曰拱京,制如午门,北曰展思,东曰镇辽,西曰威漠。行宫在城之中,先以勋臣若都督守之。二十八年,改副总兵,后改守备。有分守公署奠靖所及营房五百间,今圮,惟行官存
又二十里为昌平州,州故永安城也。正统中,调长、献、景三陵卫于中东西三山口及东西二营地方驻札以护陵寝。及土木之难,明年景泰元年,于昌平县之东八里筑城,徙卫于内,名曰永安。三年,并昌平县徙焉。今之东西二门及城中大桥,故南门遗迹也。其后续设陵卫益多,仍于城南复筑一城连之,今之南门是也。乃去旧城南面砖石而合为一,周一十里二十四步。州治在旧城内大街西,先为顺天府昌平县,正德元年,南京吏部尚书林瀚言,陵寝所在,岁三大祭钦遣百官陪祀,及帝后忌辰、岁暮正旦并遣驸马诣陵,县小民贫,供亿烦苦,请改为州;以密云、顺义、怀柔三县隶之,助其力役,凡有科派差徭及养马之类,悉皆优免。从之。未几复降为县。八年,县丞张怀复奏,始定为州,以密云、顺义、怀柔三县属焉,仍隶顺天府。
天寿山在州北一十八里。永乐五年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上命礼部尚书赵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往,择地得吉于昌平县东黄土山。及车驾临视,封其山为天寿山,以七年五月己卯作长陵。十一年正月成,仁孝皇后梓宫自南京至,二月丙寅葬。二十二年七月辛卯,上崩于榆木川,十二月庚申葬。自是列圣因之,皆兆于长陵之左右而同为一域焉。
自州西门而北六里至陵下,有白石坊一座五架,又北有石桥三空,又二里至大红门,门三道,东西二角门,门外东西各有碑,刻曰: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入门一里有碑亭,重檐四出陛,中有穹碑,高三丈余,龙头龟趺,题曰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仁宗皇帝御制文也。亭外四隅有石柱四,俱刻交龙环之,其东有行宫,今亡。又前可二里为棂星门,门三道,俗名龙凤门。门之前有石人十二:四勋臣、四文臣、四武臣。石兽二十四:四马、四麒麟、四象、四橐驼、四獬豸、四狮子(各二立二蹲,近者立,远者蹲)。石柱二,刻云气,并夹侍神路之旁,迤逦而南,以接乎碑亭。碑文后书洪熙元年四月十七日,小子嗣皇帝某谨述。盖文成而碑未立。宣德十年四月辛酉,修长陵、献陵,始置石人、石马等于御道东西。十月己酉,建长陵神功圣德碑,是时仁孝皇后之葬二十有三年,太宗文皇帝之葬亦十有一年矣。然而始立者,重民力也。棂星门北一里半为山坡,坡西少南有旧行宫,今存土垣一周。坡北一里有石桥五空,又北二百步有大石桥七空,大石桥东北一里许有新行宫,宫有感思殿,今亡。宫东南有工部厂及内监公署,今并亡。大石桥正北二里有石桥五空,又二里至长陵殿门神道,自嘉靖十五年世宗谒陵,始命以石L,今稍残缺。自大红门以内,苍松翠柏无虑数十万株,今翦伐尽矣。
长陵在天寿山中峰之下,门三道,东西两角门,门内东神厨五间,西神库五间,厨前有碑亭一座,南向,内有碑,龙头龟趺,无宇。重门三道,榜曰恩门。东西二小角门,门内有神帛炉东西各一。其上为享殿,榜曰恩殿,九间重檐,中四柱饰以金莲,余皆漆。阶三道,中一道为神路,中平外x,其平刻为龙形,东西二道皆x。有白石栏三层,东西皆有级,执事所上也。两庑各十五间,殿后为门三道。又进为白石坊一座,又进为石台,其上炉一,花瓶、烛台各二,皆白石。又前为宝城,城下有甬道,内为黄琉璃屏一座,旁有级分东西上,折而南,是为明楼,重檐四出陛,前俯享殿,后接宝城,上有榜曰长陵。中有大碑一,上书曰大明,用篆;下书曰成祖文皇帝之陵,用隶。字大径尺,以金填之。碑用朱漆栏画云气,碑头交龙方趺。宝城周围二里。城之内下有水沟,自殿门左右缭以周垣,属之宝城,旧有树,今亡。
献陵在天寿山西峰之下,距长陵西少北一里。自北五空桥北三十余步,分西为献陵神路,至殿门可二里。有碑亭一座,重檐四出陛,内有碑,龙头龟跌,无字。亭南有小桥,门三道,榜曰恩门。无角门,殿五间,单檐,柱皆朱漆,直椽,阶三道,其平刻为云花,石栏一层,东西有级,两庑各五间,余如长陵。殿有后门,为短檐,属之垣,垣有门。垣后有土山,曰玉案山,故辟神路于殿西。玉案山之右,有小桥,前数步又一小桥,跨沟水,沟水自陵东来过桥下,会于北五空桥。山后桥三道,皆一空。又进为门三道,并如长陵,而高广杀之。甬道平宝城,小冢半填,榜曰献陵,碑曰大明仁宗昭皇帝之陵。余并如长陵。山之前门及殿,山之后门及宝城各为一周垣,旧有树,今亡。十二陵制,献陵最朴,景陵次之。洪熙元年五月辛巳,上疾大渐,遗诏有曰:『朕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是日上崩,皇太子即皇帝位。及营仁宗皇帝山陵,上谕尚书蹇义、夏原吉等曰:『国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昌平山水记-明-顾炎武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