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余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西域余闻
陳舜臣
© Chin Shun Shin 1992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9
简体中文翻译版权由创译通达(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独家授权代理。
著作权合同登记图字:20-2008-075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西域余闻 / (日) 陈舜臣著 ; 吴菲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陈舜臣作品)
ISBN 978-7-5633-8259-0
Ⅰ. ①西… Ⅱ. ①陈… ②吴… Ⅲ. ①丝绸之路-研究
Ⅳ. ①K928.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011958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林市中华路22号 邮政编码:541001
网址:www.bbtpress.com
出版人:何林夏
出品人:刘瑞琳
责任编辑:杨晓燕
字数:183千字
2013年4月第1版
陈舜臣所获主要奖项
1961年8月 《枯草之根》获第7届江户川乱步奖
1968年 获《半日会》神户市民奖
1969年1月 《青玉狮子香炉》获第60届直木文学奖
1970年3月 《重见玉岭》和《孔雀之路》获昭和四十五年度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1971年10月 《实录·鸦片战争》获第25届每日出版文化奖
1975年10月 获神户市民文化奖
1976年9月 《敦煌之旅》获第3届大佛次郎奖
1983年10月 《叛旗——小说李自成》(与陈谦臣共译)获第20届翻译文化奖
1985年2月 获第36届广播文化奖
1989年2月 《茶事遍路》获第40届读卖文学奖(随笔·游记奖)
1992年3月 《诸葛孔明》获第26届吉川英治文学奖
1993年1月 获第63届朝日奖(创作以中国和日本历史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对日本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1993年3月 获第51届日本艺术院奖
1995年11月 获第3届井上靖文化奖
1996年10月 获大阪艺术奖
1998年11月 获三等瑞宝勋章
目录
陈舜臣所获主要奖项
致中国大陆读者
一 求法僧:践流沙之漫漫
二 西域的汗血马
三 葡萄的东传
四 石榴:西域植物的风景
五 唐招提寺的西域气息
六 西部诗人李白
七 长安的波斯美女
八 葡萄美酒夜光杯
九 丝绸之路——玉之路
十 怛逻斯之战与造纸术的西传
十一 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奈良
十二 马可·波罗与中国
十三 骆驼:沙漠之舟
十四 羊的那些故事
十五 歌舞之乡
十六 人世如集市
十七 清真寺与香妃墓
十八 丝绸之路的丝绸
十九 沙漠中的水
二十 地毯物语
二一 西域的特色服饰
二二 丝绸之路的居室
二三 丝绸之路的宝石
二四 丝绸之路的奇珍异果
二五 人生无酒不能过活
二六 丝绸之路的壁画美术馆
二七 多姿多彩的名山与传说
二八 丝绸之路的歌声
二九 丝绸之路的旅人
附 录 / 陈舜臣大事年表
致中国大陆读者
私は1972年いらい、毎年のように中国を旅行して、中国を愛する私の気持ちが、それ以前に増してさまざまな作品に影響を与えてきました。私は中国的な発想で作品を書き、日本の読者に中国の文化を伝えてきました。日本と中国は文字通り「一衣帯水」の位置にあり、歴史的にも両国の交流は密なるものがある。
この度、新たに中国語に翻訳されて出版される『茶事遍路』『中国五千年』『日本人と中国人』『西域余聞』『儒教三千年』が、中国の読者に読まれることは作者として非常に嬉しいことである。
译 文
自1972年以来,我几乎每年都要去中国旅行。那份热爱中国的情感也随之与日俱增,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之后我的很多作品。我用中国式的思维创作每一个作品,并向日本的读者传递着中国文化。日本和中国的关系,正如“一衣带水”这句成语描述的一样,两国的交流从历史上看也是相当紧密的。
欣然得知,我的几部作品《茶事遍路》、《中国五千年》、《日本人与中国人》、《西域余闻》、《儒教三千年》等将在中国大陆首次翻译并得以出版,能够得到中国读者的赏阅,这本身就足以让作者深感欣慰和高兴了。谢谢!
(李达章 译)
陈舜臣
2008年11月20日
一 求法僧:践流沙之漫漫
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经由西域的陆路,还有一条是经由南海的海路。关于传入年代有各式各样的说法,一般说来,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明帝(58—75年在位)时期。
6世纪的杨炫之所著的《洛阳伽蓝记》前文已谈论过。关于白马寺塔前种植石榴和葡萄一段,即出自这部书。在同一段中,有如下记述:
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
帝梦金神,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金神号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焉。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
这是一段著名的传说。汉明帝梦见光彩熠熠的金神,于是派遣使节前往西域,求得佛经和佛像。经文由白马背负而来,因此把寺院命名为白马寺。
据《魏书·
释老志》记载,前往西域的使者是郎中(顾问官)蔡愔和博士弟子秦景。两位使者陪伴天竺沙门摄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
如果这段记载属实的话,佛教东传的最初路线就应当是经由西域的陆路。
佛教正式传入之前,已有西域商人到洛阳来做买卖。当时的西域诸国,几乎都信奉佛教。他们来到洛阳,意味着包容他们精神世界的佛教也一同到来。他们一定在洛阳某处建立了自己的宗教场所,我想很可能就是白马寺。
西域人的佛教信仰展示在洛阳人面前。当地人起初一定是以好奇的眼光看待他们,但并未接受这种信仰。语言不通,自然也无法理解教义,并且他们的内心世界里也还没有想要理解的期求。直到三国时代的乱世来临,人们才开始有了人生究竟为何之类的烦恼,西域人的信仰因此日渐受到关注。
如果汉明帝确实曾向西域或天竺派遣使者的话,多半也是出于他的异国趣味以及管理西域人的实际需要。祭拜金光灿烂的佛像,在当时一定是件荣耀的事。
据说东汉时期,是将佛像置于宫廷之中祭拜。宫廷贵族以此来确认自身的优越,并借以向周围夸示这种优越感。与前文提及的白马寺种植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西域余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