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9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李海叶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1
ISBN 978-7-5161-6794-6
Ⅰ.①慕… Ⅱ.①李… Ⅲ.①鲜卑—民族历史—研究—中国②中国历史—研究—五胡十六国时代 Ⅳ.①K289;K238.0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192172号
出 版 人 赵剑英
责任编辑 宋燕鹏
责任校对 董晓月
责任印制 李寡寡
数字编辑 冯明明
出  版 
社  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  编 100720
网  址 http://www.csspw.cn
发 行 部 010-84083685
门 市 部 010-84029450
经  销 新华书店及其他书店
印  刷 北京明恒达印务有限公司
装  订 廊坊市广阳区广增装订厂
版  次 2015年11月第1版
印  次 2015年11月第1次印刷
开  本 710×1000 1/16
印  张 13
插  页 2
字  数 225千字
纸书定价 45.00元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营销中心联系调换
电话:010-84083683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慕容鲜卑及其所建诸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少数民族及政权,它承上启下,对此后的北朝历史有深远影响。全书分五个部分,从一个较长时段考察了慕容氏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与东部鲜卑及其它北方部族的融合、最后融入中原汉族社会的过程。本书对前人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东部鲜卑问题、诸燕政权结构和变迁、慕容鲜卑之遗裔在北朝隋唐的发展融合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对推进慕容鲜卑的研究有较重要意义。
李海叶
1976年生,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和民族史研究。在《史学月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过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参与撰写的《内蒙古通史·第一卷》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前言
选题与思路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溯其渊源,肇始于“五胡乱华”。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赵、燕、秦、凉等几大政权,慕容鲜卑及诸燕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前燕承前赵、后赵之后,民族矛盾进入相对缓和的时期,十六国历史由此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作为十六国史的终结者,北魏又直接承自后燕。可以说,慕容氏及诸燕在十六国历史上充当了承上启下的角色,是十六国、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应当成为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华夏族的形成及内容仍存有争议,但是至迟在春秋以后,“中国”“华夏”的概念已经产生,此后历经秦汉三百余年的大一统,“华夷”的观念进一步得到深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五胡乱华”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传统。有的研究者指出,观宋及明人对满蒙之抵抗异常激烈,非晋及南朝人所及,以此认为当时的民族观尚处于蒙昧。那么,十六国时期的民族矛盾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中原民族怎样对待少数民族之建统?五胡又是怎样融入中原民族?本书作为个案研究,将有助于考察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形成的轨迹。
慕容氏及诸燕发展史在十六国中具有独特性。它先后建立五个政权,前后延绵近半个世纪、与十六国相始终;其间经历了亡而复兴的过程,这在五胡政权中是唯一的。在慕容氏之前的五胡政权前赵和后赵,皆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激烈的民族矛盾,而慕容氏自昌黎时期就和中原士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前燕是唯一取消大单于制的五胡国家[1]
。那么,慕容鲜卑及诸燕政权是否走过了一条与其他的胡族国家不同的汉化道路?是否由此而形成了历史上汉化融合的一种独特的途径?本书将有助于深化对历史上胡汉民族融合的认识。
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包括两个方面,即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关系、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多注重前者而忽视后者。作为十六国史的终结,并非意味着五胡民族各自简单划一地进入北魏及拓跋鲜卑之民族,在此之前,五胡民族及政权已进行过不同程度的融合及整合。那么,这些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及整合,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的?本书对东部鲜卑(慕容、宇文、段部)融合过程的研究,对研究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将有参考价值。
作为十六国史的终结者,北魏亦是一个由拓跋鲜卑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同样走过了一条艰苦的、漫长的汉化道路。那么,进入北魏统治下的五胡,又处于怎样的位置?是否与拓跋鲜卑同步融入汉民族?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大的民族融合时期,又分为不同的阶段,十六国、北魏等各作为其中的一环,是怎样完成与实现转换的?本书作为个案研究,将完整地显现这一过程。
少数民族的政权建制与其民族的发展汉化程度有重要关系。慕容氏先后建立五个政权,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与不同特点。本书把着眼点主要放在政权上,通过考察五燕政权的变迁来把握慕容鲜卑的汉化轨迹,其中又是以对统治阶层、政治制度的考述来反映政权的变迁。因此,本书的研究视角主要是以政治变迁史来显现民族发展历程,这是需要说明的。
研究史的回顾
民族史本身就是国史研究中很冷僻的领域,尤其十六国又处于割据衰乱的时代,较少为人注意。20世纪初期,国史研究曾涌现过对边疆史地的研究热潮,但并未波及十六国史,更遑论慕容鲜卑及诸燕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十六国史的研究专著陆续出版:蒋福亚《前秦史》、周伟洲《汉赵国史》《南凉与西秦》、齐陈骏《五凉史略》、洪涛《五凉史略》、祖桓《仇池国志》,覆盖面很广,几乎囊括了十六国的所有国家,但却缺乏关于慕容鲜卑及诸燕政权的研究专著。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两部对慕容鲜卑及诸燕政权进行专题研究的博士论文:郑小容《慕容鲜卑汉化问题初探》及金成淑《慕容鲜卑文化研究》。二文皆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文化”的视角上。郑文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慕容鲜卑及其政权的发展史,指出汉士族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最后得出慕容鲜卑在意识形态领域已完全汉化的结论,其中不乏新颖的角度。金文则通过饮食居住、婚姻丧葬等物质文化的具体考察,描述了慕 ............

书籍插图:
书籍《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 - 插图1
书籍《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十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的个案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