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_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8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侯旭东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
(新史学文丛)
ISBN 978-7-303-22772-3
Ⅰ.①宠… Ⅱ.①侯… Ⅲ.①政治—谋略—中国—西汉时代 Ⅳ.①D69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19842号
营销中心电话 010-58805072 58807651
北师大出版社高等教育与学术著作分社 http://xueda.bnup.com
CHONG:XIN—RENXING JUNCHEN GUANXI YU XIHAN LISHI DE ZHANKAI
出版发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www.bnup.com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印 刷: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890mm×1240mm 1/32
印 张:10.5
字 数:260千字
版 次:2018年1月第1版
印 次:2018年1月第1次印刷
定 价:58.00元
策划编辑:谭徐锋 责任编辑:谭徐锋 陈鹏
美术编辑:王齐云 装帧设计:王齐云
责任校对:陈民 责任印制:陈涛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反盗版、侵权举报电话:010-58800697
北京读者服务部电话:
010-58808104
外埠邮购电话:
010-58808083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制管理部联系调换。
印制管理部电话:
010-58805079
告别线性历史观(代序)
王汎森指出:
(线性历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线性的、有意志的、导向某一个目标的,或是向上的、不会重复的、前进而不逆转的。
[1]
西方传统中,线性历史观(linear history)源于犹太—基督教思想,最为集中的描述见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放宽视野,线性历史观并非西方的特产,亦是中国久已有之的老观念。古老的天命论与正统论,可以说是本土版的线性历史观。只是古人心目中,随时间流逝而来的未必全是进化或前进,还包含了循环乃至退化,但历史书写的终点无疑是在当朝。这一观念的系统表达首推司马迁的《史记》,尤其是其中的本纪与年表。此后,历代正史几无例外都是如此。升级版的线性历史观与近代引入的西方思想直接相连,特别是西方近代进化论与启蒙思想。晚清以来,这种史观对中国学界、思想界乃至普通人影响甚为深远。
[2]
遗憾的是,这样一种观念,迄至今日,虽已有学者做过深入剖析,指出其弊端,但在具体研究上,可以说,不自觉中依然左右着我们对过去的认识,尤其是很多成果往往包裹着厚厚的实证外衣,不仔细剖析,难以辨清深藏其下的线性历史观内核,更需要反思和警觉。
隐性“线性历史观”支配下的实证研究,表面看不到“规律”与“必然”,却并未从根本上与其决裂,以追求“历史线索”及“历史的深度”等提法改头换面,暗中将“规律”与“必然性”招回学术殿堂。这样的研究,仔细分析其标题、史料的选用与剪裁、史料与史料的拼接、引证与叙述安排,还是可以捕捉到贯穿其中的线性史观。
田余庆先生对东晋政治史的研究便是如此。《东晋门阀政治》一书不少章节的标题就有体现,如“门阀政治的终场与太原王氏”、“刘裕与孙恩——门阀政治的掘墓人”、以及“后论”中的“门阀政治——皇权政治的变态”与“门阀政治的暂时性和过渡性”,这些标题,便是在利用今人的认知优势(换个角度讲,则是脱离了历史现场感的劣势),从结局的角度为门阀政治定性,进而依据这一定性来反观其如何形成、发展与结束,忽略或压制了其间看似与此后见之明不相关的事实,使其对门阀政治形成过程的分析成为“线性历史观”的曲折表达。
例言之,作者分析“王与马共天下”形成时,过多强调了西晋时期司马越与王衍联合和东晋初年王与马共天下之间的连续性,以及王导的作用,根据后来结局认为“东晋司马氏皇权则是门阀政治的装饰品”,忽略了其中出现过的断裂:司马睿称帝后曾重用刘隗、刁协与戴渊,实行所谓“刻碎之政”,试图重振皇帝权威,努力不想受制于王氏等大族。只因王敦起兵,司马睿兵败,复兴皇权未果,才终导致“共天下”之局得以维持。至少对司马睿而言,“共天下”并非其所乐见,乃是不得已的产物。作者没有将这部分内容放入讨论门阀政治成立的章节,而是置于其得以延续的章节——“论郗鉴”中来论述,亦暗示作者眼中,这一事实与其成立无关。“论郗鉴”中除分析郗鉴在平定王敦之乱中的作用,以及在讨论郗、王家族关系时略及王敦之乱外
[3]
,只是简单地指出:
东晋士族专兵,始作俑者是琅邪王敦。
《晋书》卷六《元帝纪》谓“中宗(元帝)失驭强臣,自亡齐斧。”齐斧,受以征伐,象征权威。实际上,元帝从来就没有驾驭强臣的“齐斧”,强臣也不允许元帝握有这种“齐斧”。王敦之乱,正是元帝欲用刁协、刘隗为“齐斧”以驭强臣而促成的,其结果是“齐斧”未效,强臣先叛。
[4]
后一段是对《晋书》“史臣曰”的分析。最后两句叙述存在微妙差别乃至矛盾:前句以并列方式陈述了作者的两个全称判断:元帝(司马睿)没有“齐斧”+强臣不允许元帝握有“齐斧”(“有没有”的问题);后句应是作者提供的例子,用王敦之乱来证明上述论断:元帝欲用刁、刘为“齐斧”导致王敦之乱(“想没想”的问题及其后续行为与结果)。实际上,后句仅能支持前句中的后一论断,同时却从元帝意图与努力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反例,挑战了前一论断。不过,作者并没有觉察到两句的矛盾与扞格,将它们平滑地衔接并置。作者心目中,结果角度的盖棺论定与时人角度的顺时而观全然无别,想过、做过但没成功=没有。正是前一种角度对后一角度的压制与取代,导致作者忽略了元帝的意图与作为,漠视他任用刁、刘等的努力,进而不认为马与王之间的冲突与“共天下”,即门阀政治的形成与维系,有直接关联,并将此事置于无足轻重的位置。
上述叙述中,作者等于将其所揭示的门阀政治存在原因:皇权不振与士族专兵,视为像末日审判一样必然降临的事实。门阀政治亦如是,一旦形成,就成为历史必然,无可改变,割断了时人努力与历史结果间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宠_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