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3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引论 战争不复盘,历史无殷鉴
中日甲午战争研究对比
中日败战研究对比
战争史该如何研究?
历史可假设,战争须复盘
第一局 近代中日对抗格局之形成
第一节 交邻之道
第二节 从绝域到近邻:变化中的中日关系
第三节 走向对抗之路
第四节 胜败检讨:战略认知不对称的形成
第二局 地缘支点之争
第一节 地缘支点与地缘意识
第二节 近代中日地缘认知的不对称
第三节 四大支点
第四节 近代中日的支点之争
第三局 战略机遇之争
第一节 战略、战略机遇与战略机遇期
第二节 不对称的和平机遇期
第三节 晚清战略困局的形成与破局机遇的出现
第四节 英俄博弈送来的搭车机遇
第五节 历史的可能性
第六节 李鸿章的战略设计
第七节 对抗焦点的转向
第四局 军事转型之争
第一节 19世纪的陆海军转型
第二节 中国军事转型观的缺陷
第三节 中日陆军转型对比
第四节 晚清海军发展的认知与实践
第五节 日本海军发展的认知与实践
第六节 竞争焦点的再度转向
第五局 购舰竞赛
第一节 杀手锏思维与购舰竞赛的实质
第二节 难以规避的竞争
第三节 急则治标的购舰竞赛
第四节 日本的再反超
第五节 何以日本不再等待
第六局 半岛危机与出兵竞争
第一节 战略的“余味”与“鬼手”
第二节 从壬午到甲午(一):朝鲜危机的演变
第三节 从壬午到甲午(二):对抗模式的形成
第四节 甲午年的出兵竞争
第五节 得失检讨
第六节 出乎意料的转折
第七局 调停引发的明争暗斗
第一节 英俄调停与“以夷制夷”
第二节 李鸿章的误算
第三节 攸关全局的“治孤”
第四节 失去的机会
第八局 开战法理之争
第一节 被忽略的机会
第二节 李、袁的失机
第三节 日军的行动
第四节 得失检讨
第九局 丰岛海战
第一节 海战回顾
第二节 必然的结果,不必然的态势
第三节 威慑的魔咒
第四节 进兵计划与海军部署的变更
第五节 海战态势的最终形成
第六节 未曾发生的历史
第十局 成欢之战
第一节 失去的胜利
第二节 日军一线兵力优势的丧失
第三节 战前双方的兵力调度
第四节 战场及双方的兵力部署
第五节 战斗经过
第六节 两军脱离接触后的运动
第七节 战斗检讨
第十一局 中日战争计划对比
第一节 兵力对比与战场态势
第二节 清廷之战争指导机构与战争计划
第三节 日本之战争指导机构与战争计划
第四节 实践之检讨
第十二局 平壤之战
第一节 会战回顾
第二节 外线与内线
第三节 日军视角的检讨
第四节 清军视角的检讨
第五节 平壤城下战斗的再检讨
第六节 平壤败战的影响
第十三局 大东沟海战
第一节 海战回顾
第二节 中日海军武器代差的形成
第三节 中日海军战术代差的形成
第四节 9月17日海战的战理分析
第五节 日本联合舰队的失误
第十四局 金旅之战
第一节 败战之惑
第二节 登陆与抗登陆作战的检讨
第三节 花园口登陆前的清军战争指导
第四节 花园口登陆后的清军战争指导
第五节 金旅失守的战术检讨
第六节 总结
第十五局 终战的较量
第一节 终战的要义
第二节 清廷的终战指导
第三节 日本的终战指导
第四节 针锋相对的较量
第五节 大溃败
第六节 艰难的谈判与昂贵的一枪
第七节 贻害百年的城下之盟
总结篇 日本的甲午梦与中国的甲午病
日本的甲午梦
中国的甲午病
“以史为鉴”的再反思
主要参考书目
附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王鼎杰著.—修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ISBN 978-7-208-13962-6
Ⅰ. ①复… Ⅱ. ①王… Ⅲ. ①中日甲午战争-研究 Ⅳ. ①K256.30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63659号
责任编辑 孙 瑜 高笑红
装帧设计 范昊如 易 梅
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修订版)
王鼎杰 著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出版
(200001 上海福建中路193号 www.ewen.co)
世纪出版集团发行中心发行 常熟市新骅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720×1000 1/16 印张26.75 插页5 字数429,000
2016年7月第1版 2016年7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208-13962-6/K·2532
定价78.00元

姜鸣
今年4月17日,是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去年以来,环绕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满两个甲子,学术界和军方从多个角度展开纪念、研讨,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专著、论文和政论电视专题片。这种反思和纪念,一直持续到今天。王鼎杰的《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是新涌现的研究成果中的一部优秀作品。
这些年来,中国近代海军史和甲午战争史的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中外历史文献的整理出版,对于中西方装备和军事技术发展的研究,对于中日军队建设和作战的研究,乃至中日外交和远东国际关系的研究,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于中日近代化进程的了解。各种关于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也已连篇累牍。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让作品发出新意,颇为不易。
与以往从单纯历史角度或军事角度研究甲午战争不同,本书作者的着眼点,是将中日甲午战争放在中日两国国家战略的视野中进行讨论。作者认为,战争史的研究要建立在四根支柱上,即政治学及国际政治学、军事学、战略学和历史学。他的这本著作,从这四个方面展开了富有成效的讨论,尤其在地缘政治和大战略的研究方面,有许多前人未曾关注的鲜明特色。
从国际上看,用历史研究去指导现实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决策,是广泛运用的重要手段。反过来,在史学研究中引入国际关系研究和军事战略学研究,也都有着悠久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俾斯麦说过:“蠢人常说他们是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学习,我却认为利用别人的经验更加好些。”早在19世纪中期,德国陆军率先进行军事改革,设立总参谋部作为最高统帅的决策辅助,并遂行战场指挥职能。总参谋长老毛奇就在总参谋部增设军事科学处,将全军最优秀的历史学家和测量、统计、地形测绘专家集中到该处,使得参谋业务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变得更加专业化和技术化。美 ............

书籍插图:
书籍《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 - 插图1
书籍《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