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忠臣:17世纪中国士大夫之统治与社会变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8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总 序
译者序
序 言
导 论
第一章 政治过程:明末动员起来的士人
党争、科举、铨选
东林党的壮大
复社政治
内部矛盾
第二章 东林党在行动:从忠君反对派到尽忠
政策与政治
党争及其失败
南明弘光朝廷的内部矛盾
忠义观与矛盾的化解
第三章 社会网络:地方、家族与官僚精英
嘉定及其民众
土地、宗族和权力
士人圈子的构成
官僚精英与政治动员
第四章 侯氏家族:忠臣的遗产
社会地位
侯尧封(1515—1598)的遗产
第五章 儒学复兴与经世之学:知行合一
士人界氛围
东林书院与儒学复兴
经世之学的发展
知行合一
第六章 任重道远:嘉定的儒学复兴
归有光的遗产
东林党与侯氏家族
复社与侯氏家塾
官僚精英的经世责任
第七章 侯峒曾:儒士政治家
家族与友人
政治与道德的力量
朝廷官员
乡绅
第八章 黄淳耀:儒士学者
修身养性
诗歌与哲学
言行一致
第九章 地方视角下的光复行动
江南的社会动员
巡抚祁彪佳
嘉定的社会动员与矛盾
1645年6月统治危机
嘉定光复失败
第十章 嘉定悲歌
光复与抵抗
县城四分五裂
忠臣孤独守望
回归统治
第十一章 冲突与延续:从抵抗到清朝盛世
政治延续
嘉定官僚精英
1661年奏销案
学者的遗产
冲突与延续
结 语
附录1 侯氏家族与嘉定的文社
附录2 嘉定的编年体史书
两种史书的观点
共同的耻辱感
参考书目
史料
中日文研究论著
英文研究论著
术语及人名索引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已出版书目
总 序
纂修清史是我国新世纪标志性的文化工程,它包括3000余万字的清史主体工程及文献、档案整理和编译工作。广大史学工作者正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做好清史编纂工作,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世界各国从分散发展到趋于一体,大抵从15世纪、16世纪开始,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清朝从1644年到1912年共延续了268年,这是世界历史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却依然以“天朝大国”自居,闭关自守,使封建社会的中国越来越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洋枪洋炮面前不堪一击;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18世纪世界历史的大变局中,康乾盛世不过是中国封建社会“落日的辉煌”,而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清朝日益衰颓,已奏起了“落日的挽歌”。因此,研究清史,确定它的基本内容,以及确定研究它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时,不能脱离清王朝社会发展过程中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编纂清史时要有世界眼光,这已是广大史学工作者的共识。不仅要把清史放到世界历史的范畴中去分析、研究和评价,既要着眼中国历史的发展,又要联系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且还要放眼世界,博采众长,搜集和积累世界各国人士关于清代中国的大量记载,汲取外国清史研究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正是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决定编辑出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以下简称“编译丛刊”)。
清朝建立之初,与世界各国曾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接触。后来中国的大门一度被关闭而后又被强行打开,这期间,外国的传教士、商人、外交官、军队、探险家、科学考察队蜂拥进入中国,东方古国的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惊奇。基于种种不同的目的,他们记录下在华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录数量浩瀚,积存在世界各国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或私人手中,成为了解清代近三个世纪历史的珍贵资料。由于西方人士观察、思考和写作习惯与中国人不同,他们的记载比较具体、比较广泛、比较注重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因而补充了中国史料记载的不足。“编译丛刊”将从中选取若干重要资料译介给国内的读者;对早年问世的具有开拓性、奠基性价值,但不为中国学术界所熟知的作品,我们也将同样给予关注;此外,对反映当代国外清史研究新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的学术专著,“编译丛刊”也将及时地介绍给中国学术界。
从中国史学的历史与现实出发,有选择地介绍国外新史学的一些理论与方法是必要的。如西方历史学家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学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主要是强调扩大历史学家的视野,拓宽历史研究的选题;又如提倡“自下而上看的历史学”,努力将社会精英的历史变成社会大众的历史,将千百年来隐藏在历史幕后的社会大众推上历史的前台。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研究整体化趋势的推动下,出现了一系列历史学分支学科,如社会史、人口史、民俗史、新经济史、新政治史、心理史、社会生态史、环境史、妇女史、城市史、家庭史等等,对于纂修清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些都将在“编译丛刊”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同文明间不断交流和融合的历史。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通过与异质文化的对话和交流获得营养,从而不断发展壮大。纂修清史必须排除闭关自守的文化排外主义的干扰,破除中西对立的僵化思维方式,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待国外清史研究的一切成果,因为它们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愿“编译丛刊”在新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广阔背景下,作为一座科学的桥梁、友谊的桥梁,为纂修清史做出更多的贡献。
于 沛
2004年5月
译者序
提起嘉定,说起历史,最“深入人心”的一个词可能就是“嘉定三屠”。简单来说,本书说的正是“嘉定三屠”。它展示了王朝的交锋、义士的反抗、百姓的挣扎,天昏地暗,生灵涂炭……这很符合不少人想象中明亡时嘉定的样子。而深入观察历史的人会明白,这远不是“嘉定三屠”的真相。这本书的作者正是因为对这种模式化印象感到好奇,才试图一探究竟。
本书作者邓尔麟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莫斯特分校历史与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他在本书的书写中,囊括了官修正史、地方志、文集、笔记、族谱等原始文献,运用了中、日、英、德等多个语种的研究资料,史料翔实,视角独特,从最初确立主题到著作印行,长达十年之久,可谓“十年一剑”。
历史的真相可以是无穷尽的,作者关心的是那群忠义之士的真相。他的着眼点,如本书标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嘉定忠臣:17世纪中国士大夫之统治与社会变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