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老兵口述历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5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版权信息
寻找历史的碎片(序)
台湾街头寻觅“凋零群落”(代自序)
“老军统”洪淦棠:我今年104岁,黄埔分校十七期、戴笠门生
“不死老兵”姜思章:坐牢时,一名驾机叛逃死囚教我学会“忍”
“远征军老兵”潘银堂:每人试了3发子弹,即飞赴印缅前线
“中美班特战员”鲍大贤:共军“政战”技巧,国军望尘莫及
“老军需”仲跻玉:军官姐夫改变我一生
“古宁头幸存者”陈书言:金门那湾海水哟,挡了我大辈子的路
“老宪兵”刘志衷:初次远行南京,夜半偷米上竹排
“韩战战俘”李银生:当年若活着回国,定能立功受奖
“山区农民”廖潜生:老婆孩子热炕头时,被国军抓了壮丁
“幸运少将”丁治民:美国军校常见“毛理论”,独不见蒋氏片语
“多面老兵”遗孀:他一生的“底牌”是共军
后 记
版权信息台湾老兵口述历史作 者:赵 川出版人:何林夏
寻找历史的碎片(序)杜 平在中国现代史上,台湾老兵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其实不只在中国,即使在世界历史上,台湾老兵在不同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和遭遇也当属独一无二。以人们所熟知的概念,“台湾老兵”显然是特指那些在1949 年前后到台湾的国民党军人。但以实际情形看,这个群体也包括那些在金门炮战以及朝鲜战争中被俘的解放军士兵。这个群体究竟有多少人,我们迄今所知的公开数据只是粗略估计,但高峰期至少有六十万之多。中国历史上经常发生大规模人口迁徙,无论是战争还是天灾所致,当事人的命运都因此而发生剧烈变化,有时候甚至连整个民族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上世纪中叶国民党军队溃败而渡海登台,在时间上距离我们最近,在规模上可谓浩大。它不仅改变了当事人的命运,改变了国家的命运,而且其残存的影响在今天依然可以感觉到。人类创造了历史,但往往也被历史的潮流所裹挟。台湾老兵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自愿或不自愿地塑造了一个历史的片段,然后却被始料未及的历史进程无情地挟持。因此,“台湾老兵”是一个十分不幸的群体。所谓不幸,其内涵不只是背负着失败者的身份而背井离乡,或妻离子散,或家破人亡,或终身无所依托,而且更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各种外在的政治因素往往使他们身份变得模糊,角色显得错乱,心无所属,情无所依。历史和现实原因使人们对这批老兵的看法和定义,也就自然地说不清楚、道不明白。他们究竟是台湾人,还是大陆人?他们究竟是台湾老兵,还是中国老兵?由于两岸的中国人尚未走出历史的羁绊,诸如此类问题也就无从深究。但是,若抛开历史恩怨纠葛不谈,我们还是可以对台湾老兵的身份和角色,做出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其一,如今台海两岸的良性互动关系,应该追溯到1987年春天,这批老兵为争取回乡探亲权利而进行请愿抗争,最终促使台湾当局决定为民间接触予以政策松绑。此后几十年,台海两岸逐步调整各自的政策,两岸从民间接触发展到政治接触,都肇始于当年老兵回乡探亲之举。其二,在台湾内部政治生活中,这批老兵是坚定支持国家统一、反对“台独”的力量。虽然年老体衰,人数在凋零,并且身处政治舞台的边缘,但在历次政治选举中,他们都挺身而出,喊出正义的声音,发挥剩余的能量。这些老兵也许依然背负着历史恩怨的包袱,但同样也始终肩负着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对于台湾老兵的故事,大陆民众一直非常关注,关注之甚明显超过台湾本身。因此之故,大陆媒体若有相关报道,每每都会吸引众多眼球,可惜只是偶尔散见于各种媒体,且大多是重复转载,有些资料也没有经过第一手核实。而赵川兄的这本著作很不相同,它详细而完整地记录了总共十一名老兵的人生故事,全部内容都经与老兵本人或其家属面对面采访所得,既真实准确,又生动亲切,不仅对一般读者来说极具可读性,而且对历史、政治和人文的学术研究也很有参考价值。台湾老兵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如同历史的活化石,其本身就是一段历史的载体。但是,这个群体正在快速地萎缩,人数将越来越少,这难免令人感到无奈,随之也会产生紧迫感。正是受到紧迫感的驱使,赵川兄在担任大陆媒体驻台记者短短三个月时间里,一边完成了繁重的日常采访报道任务,一边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隙时间,艰难地寻访到散居于台湾各地的年迈老兵,就如同考古学家们在深山老林里寻觅历史的碎片,其艰难过程可想而知。而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历史的废墟上“抢救”到的碎片, 不可多得,不可复制。是为序。(注:序作者为香港凤凰卫视著名时事评论员,曾任新加坡《联合早报》主笔)
台湾街头寻觅“凋零群落”(代自序)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当年,难以计数的国民党残余部队由大陆至台湾,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他们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经历?来台后,他们又怎样度过了这漫长的一个甲子?当有幸成为首批派赴台湾“驻点采访”的记者时,我很想零距离接触这些风烛残年、“日渐凋零”的国民党老兵,亲耳听听他们的讲述。一寻访国民党老兵,是来台湾之前就有的一个“非分之想”,也是来台后的一个重要计划。在台北驻点满月,基本站稳了脚跟,我便开始寻找采访对象。始料未及的是,好不容易获得的线索被一一扯断,连番挫折令人灰心丧气。徘徊在台北街头,数次欲放弃自寻烦恼般的采访计划,可又心有不甘。幸运的是最终能柳暗花明赢得转机,经验和坚持令我自己也有一点小感动。仿佛每一个台湾人都同大陆有着天然的牵连。乍一问,找到老兵一点不难,周围似乎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可实际上,短期内找到一个有“故事”、耳聪目明,且愿意接受大陆记者采访的国民党老兵,非常困难!有台湾朋友出主意说,到荣民总医院啊,那里老兵满营;也有的说,直接到眷村去找,那里原本就是“老兵之家”;还有朋友告知,“退辅会”是台湾行政机关下设的专门负责退役官兵事务的官方机构,所有老兵的花名册由他们掌管。首期驻点时限是3个月,我的时间极其宝贵,时间要以分秒计算,只能走弓弦直线,否则这将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台北的夜晚,窗外流光溢彩……躺在床上,心里盘算:到荣民医院?电话联系过,悉知程序烦琐,况且老兵多已80余高龄,那里必是老弱病残者,采访他们并不现实。到眷村作田野调查?尝试了一下,很难行得通,这不是在大陆,可以找街道办居委会之类。那是私人宅院,贸然前往恐怕连门都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台湾老兵口述历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