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8.4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清)蔡元放 编.黄钧 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华夏英雄传系列)
ISBN 978-7-02-005871-6
Ⅰ. 东… Ⅱ. ①冯… ②蔡… ③黄… Ⅲ. 章回小说-中国-明代 Ⅳ. ①I242.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128838号
责任编辑:葛云波
装帧设计:何婷
责任印制:王景林
东周列国志
Dong Zhou Lie Guo Zhi
冯梦龙
蔡元放 编
黄钧 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http://www.rw-cn.com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邮编:100705
北京北苑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新华书店经销
字数 898 千字 开本 880×1230 毫米 1/32 印张 34.625 插页 4
1955年11月北京第1版 2014年6月第7次印刷
印数 32001-35000
ISBN 978-7-02-005871-6
定价 52.00元
(共两册)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图书销售中心调换。 电话:01065233595
前言
春秋战国这五百多年乃是我国历史上大变革、大动荡的重要时代,也是我们民族不断形成,并迅速走向统一,因而焕发出无限活力,故能在政治、文化、学术获得足以使后人钦佩不已的空前繁荣的时代,而且还应该是一个需要英雄、同时也产生一大批英雄的时代。因此,这个时代不仅成为历史学家,而且也成为小说家关注的焦点。从宋元讲史话本《七国春秋平话》(后集)、《秦并六国平话》进而发展到明中叶余邵鱼(字畏斋,福建建阳人)编写的《列国志传》(以下简称“旧志”),乃是对这一段历史通俗化、艺术化的初步尝试。尽管这些书在艺术上比较幼稚和粗略,但它们都表现了一种要求通过人物形象以驾驭这段历史的愿望;特别是余氏“旧志”,它以时间为经,以列国为纬,叙述了从商纣灭亡到秦并六国长达八百年的历史,结构庞大,气势宏伟,但描写过于简略,文字也显得粗率,缺乏感人的艺术力量,不能满足广大民众对于这段历史的好奇心。
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署墨憨斋主人,江苏长洲人)对余氏“旧志”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增删改写,编定为《新列国志》(以下简称“新志”)。他的改写包括:第一,将“旧志”二百二十六则、二十八万字扩充为一百零八回、七十馀万字。第二,删去从武王伐纣到宣王中兴以前的三百年历史,集中描写西周衰亡到秦并六国即春秋战国共五百多年政坛上的风云变化,成为一部比较完整的东周列国的历史演义。第三,删除某些距史实太远、荒诞不经的情节,如“伍子胥临潼举鼎”、“孙膑下山服袁达”等传说;改正“旧志姓名率多自造”、“叙事或前后颠倒、或详略失宜”以及“古用车战……旧志但蹈袭《三国志》活套,一概用骑”之类的失误;并声明“以《左》、《国》、《史记》为主”,参以秦、汉有关典籍近二十种,“凡列国大故,一一备载,令始终成败,头绪井如,联络成章,观者无憾。”(《新志·凡例》)这就使《新志》更接近于史实,成为一部比较严肃的历史通俗演义。第四,尽管“新志”属于所谓“信实”派历史小说,但也并非信史;正如可观道人在《叙》中所说的:“本诸《左》、《史》,旁及诸书,考核甚详,搜罗极富。虽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而大要不敢尽违其实。”这说明它在重大事件、情节及其进程不违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在细节上有所“增添”,在语言、对话诸方面加以“润色”,同时也保留了一些民间故事和传说。使“新志”在铺陈史实中可以增强那些具有文学意味的细节刻画和场景描绘,以满足读者的审美期待。第五,由于冯梦龙是个杰出的通俗小说作家,故能在艺术表现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旧志”叙事零乱,线索不清,而《新志》却让人耳目一新,事件虽繁而不散乱,人物虽多而各具面目,列国虽杂而其发展线索清晰可辨,故能将五百多年的历史汇于一帙而又避免紊乱无序之弊。这就使得《新志》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成为一部极有价值的历史小说。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名奡,号野云主人,江宁人)又取《新志》略作文字修订,并加以大量评点,改名为《东周列国志》(以下简称“评本”)刊行。但他对此书的修订,无论数量或质量,都赶不上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修改;而他的评点,虽不无可取之处,但其价值更远在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等小说评点家之下。然而,两百多年来,“评本”几乎成为唯一的通行本,冯氏《新志》反而鲜为人知,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他改定的书名《东周列国志》优于原名。因为,中国历史上出现列国纷争局面并不止这一次,还包括时间虽较短,但亦长达百数十年或近百年的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两个时期。为了相互有所区别,在书名“列国”之前,加上“东周”两字以作界定,就能更科学、更准确地概括全书内容,给人一种更清晰、更醒目的印象,因而更易为读者所接受。近年来此书的一些校点本,还包括电视剧,不论其是否以蔡评本为基础,但名称都一律采用《东周列国志》,也正是这个道理。蔡评本在文字上与《新志》出入不大,蔡元放对《新志》作了一些文字润饰,对《新志》的矛盾之处也有所改动,但改动得并不彻底。平心而论,蔡元放对于此书文本,无论在思想性或艺术性方面,并无多少提高。
“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书末的这两句诗,正是作者历史观和政治观的准确表述,也是贯串全书始终的主导思想。列国兴衰成败,霸主起伏更迭,关键在于国君能否举贤任能,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只要这样做了,就能国泰民安,霸业有成。如果君王失政,谗佞横行,就会国势衰微,甚至有亡国之祸。如第一、二回(可看作全书引子),周宣王从早年中兴到晚年的“闻谣轻杀”,已露端倪。再从中兴之主周宣王,到亡国之君周幽王,更是一个鲜明对照。后来的五霸七雄,莫不如此。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敢于破例委任曾与自己有过一箭之仇的管仲,并给他以罕见的尊重,终于独霸诸侯。继之而起的晋文公,勤政恤民,任用赵衰、二狐、先轸等文武贤臣辅政,人才济济,遂成霸主。此外的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句践,莫不如此。特别是越王句践,继位之初,即遭惨败,国破身囚。但他能忍辱负重,卧薪尝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东周列国志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