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事儿,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三国疆域图
第一章 平定辽东
奢华皇帝
魏明帝曹叡当国家元首时,那些异象出现得最多。
尤其是龙这个谁也说不清的东西出现得最多。四年前,大家传说有条青龙出现,曹叡就高兴得把年号改成青龙。估计大家觉得曹叡很喜欢龙,于是就又炮制出一条传说,说有目击者称,在山茌县那里出现了一条龙。这条龙不是青色的,而是黄色的——再说是青龙的,这个新闻效应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就变了个颜色,表示此龙非彼龙,表示大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龙丰富。
高堂隆听说之后,立即来找曹叡。此前,这个高老先生一直向曹叡大声提出反对意见。这哥们儿很有学问,一直是朝中解释天象的权威人士。而且他又是曹操提倡节能减排的忠实粉丝,只要曹叡一上什么项目,他就出来反对。他反对的方式跟陈群他们一样,都是从唯心主义出发,摆出那一大套古老的天象学说,比如新宫殿上有一只喜鹊在叫,他就会说那是“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让曹叡怕上一阵子。
这时,曹叡看到老先生又进来了,以为这个老人家肯定又要向他猛砸砖头了。
哪知,高堂隆却说:“皇上啊,这个黄龙的出现是大大的好事,比那个青龙还要好五倍啊!咱们魏国是土德。土是什么色?就是黄色啊。现在黄龙冒泡了,咱就应该顺应天意,先改元,再改制服。把咱的外观标志统一到黄色上来。”
曹叡一听,脸上的肌肉马上松了下来。老先生这个建议太正确了,老先生终于和谐了一次,当场拍板:同意。于是,当年的三月,下了个文件,改元。那个青龙年号叫了四年多,也叫得有点儿疲劳了,叫得老天都烦起来了,派黄龙下来提醒了。所以现在改作景初元年。而且规定,以后大家的服装颜色都用黄色,祭祀用的动物改成白色。曹叡觉得光改年号还不行,索性把历法也改了。原来魏国的历法叫太和历,现在不能叫太和历了,要叫景初历。
有关部门看到曹叡的心情大好,立马又找到了拍马的机会,便抓紧时间上书,建议:以武皇帝为魏太祖,文皇帝为魏太祖,帝为魏烈祖;三祖之庙,万世不毁。
这几句话虽然字数很多,其实,概括地说就是建议为曹操、曹丕、曹叡三个魏国的皇帝修建三个庙。曹叡一听,又是基础建设工程,想也不想,立即签上“准奏”二字,叫有关部门去实施。于是,他进了庙,有关部门拿了回扣。
曹叡一下令建庙,有人马上就认为他实在是脑子进水了。谥号是给死去的人起的,庙也是给已永垂不朽的人建的。你现在才多大?按传统说法,那是“春秋正盛”,天天还在皇帝位子上发号施令,在皇宫里面喝酒享乐,一连串的动作都还生猛得狠,却硬是去享受这个死人的待遇。这不是想早死是什么?
当然,没有谁当着曹叡的面讲这些不好听的话。
后来,大家称曹叡为烈祖明皇帝,简称魏明帝。这个谥号是他生前就定好的。曹叡是中国唯一生前自定谥号、生前就给自己起庙的皇帝。这个做法,虽然不大好看,兆头也是很不好的,但也拿了个历史第一。
这时,魏吴边境又闹了个事。
庐江的主簿吕习觉得老当魏国的公务员,一点儿也不刺激,就想玩一把跳槽的把戏,要投到东吴那里去。这哥们儿知道,如果你就这么净身出户,孤孤单单地举着白旗跑到东吴那里,估计这辈子也混不出什么名堂来。如果主动投降过去,日子还不如原来的舒服,这个投降只能算是失败的投降。如果立了大功,再跑过去,那待遇就大大地提高了。
吕习现在也只是个主簿,干的是秘书活儿,每天跟公文打交道,什么权也没有,要立个大功确实不容易。但他仍然想立个大功。于是,他派了一个死党,跑到吴国那里,先表达了他投降的良好意愿和迫切之情,然后把他的方案讲出来,要求吴国派兵过来攻打庐江,只要吴国子弟兵开到庐江城下,他立马就打开城门。
孙权一听,真的有好戏了。于是叫全琮全权负责这个事。
全琮带着朱桓率兵前去。
吕习的这个方案本来可行性很强,操作起来也没有多大难度——只等全琮的部队大喊大叫冲杀过来,他就带着自己的死党突然出现在城门之下,然后拿出太守的文件——反正公文就是由他主办的——叫门卫开门。然后吴国大军就直接杀进来,什么都结了。
哪知,他的方案虽然很牛,但保密工作做得实在不成样子,全琮的部队还在路上急行军,他的这个事情却已经全部暴露了。
最后,他的脑袋没了,全琮他们也白白地拼命跑了一趟,一点儿事也没有。
这个事,虽然影响很大,但曹叡的心情却一点儿不受影响。他这时的心又浮了上来。他在洛阳城里视察了一圈,觉得洛阳虽然是伟大祖国的首都,可现在的钟却太小了,比长安城里的大钟小了很多。还有长安城里的那些橐佗、铜人、承露盘,都是规模巨大,让人震撼,最好把它们都搬到洛阳城里来。
于是,他下令,把长安钟、橐佗、铜人、承露盘这几样最能体现魏国国格的东西都运到洛阳来。
如果是现在,把这些东西搬运到首都,那是没有多少难度的。可那时,搬运这些东西,靠的全是人力。后来,在搬运的过程中,民工们不小心把那个承露盘弄断了。据说,那个盘断的时候,“声闻数十里”。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个盘是多么的巨大,搬运这么大的一个物件,靠的全是人力,不断才怪。那个铜人就更重了。有关部门组织了大批搬运工过去,只把它挪到霸城,就搬不动了。于是,只得让铜人留在霸城。
但曹叡仍然不甘心。搬不动就搬不动,但可以再铸造一个。以前那个铜人也不是秦始皇搬来的,而是他叫人造出来的。既然秦始皇能够铸造出来,我们大魏国的皇帝为什么造不出来?
难道我不如秦始皇那么英明伟大?
于是,为了证明他比秦始皇更英明伟大,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征集黄铜,派出大量人力去充当收破烂人员,到处为他找铜。这些领国家工资的“破烂王”工作效率果然很高,没多久就收集了大量的黄铜。最后,曹叡用这些黄铜铸造了两个铜人。他看了看这两个铜人,觉得叫铜人也太没有文化了。他们魏国的皇帝都是有文化的——他的老爸和他的爷爷都是大诗人、大作家呢。于是,他就给这两个铜人起了个名字——翁仲。把这两个铜人列于司马门外。曹叡将这些东西看了看,觉得排场仍然不够大。于是,又铸了一条黄龙、一只凤凰。当然,如果这对龙凤只有拳头那么大,那也没有什么,可曹叡奢侈起来哪能这么小气?一个泱泱大国要玩儿就玩儿巨大的。根据他的设计,那条黄龙高有四丈,那只凤凰高三丈多,全放在大殿前,越看越觉得太彰显大国风范了。
还没有完。
曹叡觉得皇 ............

书籍插图:
书籍《三国那些事儿,肆》 - 插图1
书籍《三国那些事儿,肆》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三国那些事儿,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