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亢奋-陈志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封面
目录
自序
引子
中国人为什么爱存钱?
证券市场发展与共同富裕
美国基金公司为何比银行创造的富豪更多?
引子
如何评价股市的贡献?
中国股市质量变差了吗?
股市半桶水
为管理层股票期权正名
安然之谜
非理性亢奋—世界通信的故事
股市泡沫的危害—解读美国股市危机
泡沫破灭引发经济衰退—重温1929年美国股灾
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
社保基金应采用指数投资法
从人的行为偏差谈“指数投资法”
引子
中国经济前景为何离不开新闻自由?
开放的新闻媒体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制度机制
经济学与媒体是如何互动发展的?
媒体和市场对公司治理的监管效率—从安然事件谈起
从诉讼案例看媒体言论的法律困境
引子
立法,立法,再立法?
证监会、法院与人大
司法独立、判例法与股东权益保护
“判例法”的优势
集体诉讼是保护股民的有效方法
美国如何对待内幕交易?
追查“东京究”
致谢
自序
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来得很快,似乎也来得容易。试想,打开国门、放开私人创业的手脚,还给老百姓投资、生产、定价、运输和销售的权利,就可以带来这么快的增长,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能得到这么快、这么大的提升,这让人自然要问:为什么这种政策不早几年、早几十年推出,非得等到经历1958年后的大饥荒、“文革”十年浩劫之后才做呢?——这么简单的政策举措就能带来这么大的效果,似乎来得有点太容易了。其实,这种成功的背后有某种根本性的原因,有某种已经存在、等待了些许年日的“列车”,让中国只要决定乘上这一列车,就能迅猛发展。这个列车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全球化,就是两百多年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成果和有利于跨国贸易的国际秩序。
另一方面,正因为成就来得太快,也相对轻松,容易带来非理性亢奋,得出错误结论,这不仅使我们容易把成功的功劳全归结于自己,而且也让我们得出诸如“发展跟法治无关”、“经济增长跟产权保护无关”、“民主宪政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抽象诉求”等短视性结论。不可否认,经过晚清洋务运动、民国改革开放以及人民共和国时期一代一代维新人士、有识之士120余年的努力,到1978年时,中国才具备数量巨大的工人和科技人才群体,也有相当规模的工业基础。所以,一旦中国自己选择市场化方向并对外开放,很快地,仅仅通过模仿现代工业、依赖西方世界建立的国际贸易秩序,中国的经济就能腾飞。现代技术和全球化秩序带来的潜力实在太大,给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让后发国家仅仅通过模仿也能一夜暴富。
客观地讲,一个封闭多年、人口众多的计划经济国家,当它重新走市场化道路、加入全球化秩序时,积压多年的后发潜力在初始时期必然会快速发挥,经济会迅猛增长,就像摘果子,沉甸甸的果子位置最低,理所当然地一下子就能摘到手。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就是那些位置最低的沉甸甸的果子,但不能因为摘到了这些位置最低、最容易摘的果子,我们从此就认定摘果子不需要高梯子了。实际情况是:越往高位,果子就越难摘,越需要高梯子。
为什么中国近30年的经历不能说明“发展跟法治无关”、“经济增长跟产权保护无关”呢?为了集中讨论,我们就以致富方式为例。
从“无商不富”到“无股权不大富”
这些年谈论最多、也最令人兴奋的话题,是盖茨、戴尔、李彦宏、江南春等这些亿万富翁是多么富。盖茨的个人财产有600多亿美元!而且盖茨、戴尔是在二十几岁,李彦宏、江南春是在三十几岁就成了亿万富翁!相比于传统社会,这些数字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2008年,中国一般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5 000元左右。那么,李彦宏14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就相当于65万城镇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而盖茨的财富等于2 760万城镇居民的年收入。不管对传统社会,还是对今天的人来说,这些也都是天文数字!
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创业者会这么富?他们的财富机器跟传统商人的有什么差别?如果把这些富翁的“财富机器”都称为“现代财富机器”的话,那么,宪政法治、产权保护体系在中间又起什么作用?或者说,在现代法治社会出现之前,是否有可能培植出这种规模的现代财富机器?
我知道,有两种说法历来流行,其一是剥削论,可能会说资本家是靠剥削获得这种超额财富的。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具建设性的解释,就好比看到任何事情时只说一句“事出有因”,然后不再细究原因,不管了;见到财富就以一句“剥削”定论,到最后,我们什么也没学到,没让自己或者他人增加见识。如果说微软、戴尔、百度、阿里巴巴的员工待遇不如其他公司,那可以去具体调查这些公司的待遇,去调查比较,去基于事实下结论。否则,更具建设性、对社会更有益的做法就是去回答:为什么同样是普通家庭出身的盖茨、戴尔、李彦宏、马云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而其他人却没有?他们的成功对广大社会的正面启示是什么?决策者应该做什么才能让更多普通人也有机会“步其后尘”?
其二是“他们拿绝对大头,我们拿小头的小头”,这种说法还是只停留在事实陈述,把数据重说了一遍,就像剥削论那样没有建设性。为什么我们只能拿小头?如果他们没有政府权力当头,如果他们公司跟客户的买卖是自愿交易而不是强制性的,那么,就不存在剥削。更有建设性的是去回答:为什么他们有这种定价权而我们不一定有?怎样做让我们也能拥有这种“赚大头”的地位?抱怨很重要,但不一定有建设性。
俗话说,“无商不富”。这话说得有道理,只是传统的“商”最多只能带来小富。现在是“无股权不富”,至少是无股权难以“大富”。差别在哪里呢?传统商业都是以制造产品、卖产品、卖服务来赚当前的钱为特点,这样你得一天一天地去赚、去积累,但毕竟人的实际生命有限,每天的买卖赚得再多,一辈子就只有这么多天,而且还要考虑生病、节假日等因素。
但是,有了股权交易市场,比如股票市场之后,财富增长的空间就根本改变了,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股权价格是未来无穷多年的利润预期的总贴现值,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公司办成功了而且职业化的管理也到位,让公司享有独立于创始人、大股东的“法人”人格,那么,这个公司就具有无限多年生存经营下去的前景,拥有这个公司的股权就等于拥有了这种未来无限多年收入流的权利。当你卖掉这种股权时,等于是在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非理性亢奋-陈志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