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B+时代:赋能中小企业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内容提要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宏观经济方案的指引下,中小企业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而作为新时代通用技术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群体的贡献将超过以往任何技术变革。本书由阿里巴巴官方授权,从广大中小企业经营困境着手,首次阐释了阿里巴巴“B+时代”的经营理念,即通过B类电商交易平台、网络信用服务、支付工具、金融服务等的创新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运用为中小企业赋能。本书汇集真实电商案例,可为广大中小企业互联网实践作参考。
序一 赋能消费者与赋能生产者
十多年前,十八位创始人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电商企业——阿里巴巴。众所周知,它在疾走飞奔中创造了无数个商业奇迹。当本书的作者马梅、李欣欣、崔瀚文在酝酿该书的创作时,我和他们同时察觉到这个全球商业巨子正在经历又一次战略升级:从赋能消费者走向赋能生产者,助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成长发展。
“宝宝”平台:赋能消费者
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给商业世界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事物——电子商务平台,简称平台。平台,让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交易双方从单边市场走到双边市场。常言道,万商云集、生意兴隆,今天,“云”由平台而来。无需解释,“宝宝”——淘宝与支付宝,都是平台,它们分别成立于2003年与2004年,前者让消费者获得购物的能力,后者让消费者获得支付的能力。2004年—2015年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含淘宝、天猫、聚划算)成交额增长了近3000倍(2004年约10亿,2015年约3万亿);2006年—2015年支付宝年度交易总额增长了200多倍(2006年约225亿,2015年约5万亿);2004年—2016年淘宝、支付宝的使用群体遍布全球。在中国的很多乡村,农民们也开始通过网络购物,并且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和特产,甚至出现全村开网店的情况。这证明了平台赋能消费者之磅礴的影响力。平台经济时代,消费世界五光十色,消费需求呼之即来。平台赋能消费者,何止在购物、打车、就医、娱乐、求学等领域。迄今为止,能在市场搏击中游刃有余的平台,几乎都是赋能消费者的能手。
“B+”平台:赋能生产者
《金融时报》(2015)[1]与和讯网(2016)[2]分别把FANG vs. BANT和FLAG vs. BATH比喻成全球顶级互联网团队的二大方阵,这足见在短短的十多年里中国电商平台无比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不过,平台问世以来,虽然正面效应显著,负面反映也不少。种种困惑也渐渐成了中国电商企业成长中的烦恼。消费者抱怨在平台购物时频见假货;生产者——生产物质产品或服务产品的各类企业(下同)抱怨自己的品牌在平台上多被冒牌;金融监管机构抱怨P2P平台引发“跑路”危机。
巧合的是,《阿里巴巴B+时代》的出版似乎是对种种质疑的积极回应。此书写得精彩绝伦,作者把阿里巴巴的决策者们在又一次商业转型升级中的大胆尝试与决策描述得入木三分,值得经济学家、企业家,商学院MBA、EMBA的学员作为一本经典读物。为了避免审美疲劳,我不一一赘述其中的要点,读者可以细细品味。
作为本书序言的作者,我认为,如前所述,阿里巴巴从“宝宝”平台到“B+”平台的这种升级,是从赋能消费者走向赋能生产者的升级。这是极富挑战但颇有价值的升级,是绕不开却能走得通的升级,是让消费者、生产者都建立信心的升级。显然供给侧改革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赋能生产者:信用是当务之急,是永恒基石
以“信用‘赋能’中小企业”(第五章)似乎是《阿里巴巴B+时代》一书中的点睛之笔。阿里诚信体系积累了15年的宝贵数据,用“算法”这个利器,以优先排名、向客户推荐等方式奖励信用良好的企业,让他们拥有打开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
当下,人人对制假售假深恶痛绝,平台成为众矢之的。媒体就此展开种种对话与讨论。消费者与生产者希望电商平台走在信用建设的前列,负起信用建设的责任,这个要求绝不过分。信用是交易的基石,赋能生产者,信用当为先,平台作表率。人人守信,人人受益。倘若全行业、全社会用市场的、技术的、法律的、政策的手段在生产者这个源头去赋能各类企业,可以预见,这将既繁荣市场又合规经营。这让我想起今年3月1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明确表态,赞成马云提出的“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他提出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信用系统,只有这样,假货才能大幅度减少。今年3月20日,上海实施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地方法规——《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经济越发展,消费者、生产者、平台越应当把重信用、守法规作为洁身自好的品格。
比商业成功更高的追求——普惠服务
阿里巴巴繁衍了一些企业,诸如“菜鸟物流”、“蚂蚁金服”、“芝麻信用”等,无不寓意卑微一族,然而它们在商场搏击中并不示弱。“菜鸟”,日复一日地穿梭于喧嚣之中,但丰沛与繁华、物聚与物散,缺它不可;“蚂蚁”,是众志成城、众擎易举的代名词,但它无惧挑战,大胆啃咬普惠金融这根硬骨头;“芝麻”,黑黑白白、点点粒粒、本本色色,但分秒之间拼图出消费者、生产者的信用分值。一个卑微的名字,却背负一份不卑微的追求。“诚信通”、“一达通”似乎是对诚则通作庄严宣誓,而“淘工厂”正在探索订购批量最小的消费者与作业分布最散的生产者(中小企业)之间近乎零时差的连结。
十年前的2006年,尤努斯(Muhammad Yunus)成功地为孟加拉国1000万贫困人士提供贷款服务,捧得诺奖,普惠金融由此闻名于世。今天,有志于普惠服务的一批中国企业家的风范早已超越了上一个年代。
比市场竞争更精采的目标——“跟跑”成“领跑”
过去,我们跟跑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今天,在诸如量子通信、高温超导许许多多科技创新中,我们成了领跑。昨天优步领跑而滴滴跟跑,今天在无桩共享单车中,摩拜成了全球领跑。显然,本书200多页的篇幅刻录了阿里巴巴赋能中小企业进入“B+时代”所展现出来的领跑全球的自信。当下,供给侧改革正在激励更多的生产者,包括无数中小企业,树立起领跑的自信。
平台持续创新:构建赋能消费者与赋能生产者的生态圈
阿里Buy+、京东JD Dream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阿里巴巴B+时代:赋能中小企业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