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技术驱动变革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哈佛商业评论
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
技术驱动变革
(《哈佛商业评论》增刊)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出品
增刊: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技术驱动变革
序一 经济转型期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
序二
导语
第一章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径
第二章 技术变革与普惠金融
第三章 技术变革与信用管理
第四章 技术变革与风险管理
第五章 技术变革与客户体验管理
第六章 构建普惠金融生态环境
版权页
顾问:巴曙松
策划:钮键军
协调人:张菁
写作组组长:华中炜
写作组成员:宋绪超,夏碧莹,周冠南,张祎,岳圣元,杜渡
编辑:钮键军 时青靖
美编:崔晓晋
流程编辑:苏然
联系方式: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22号泛利大厦19层
邮编:100020
联系电话:(010)85657511
电子邮箱:hbrchinese@caijing.com.cn
序一 经济转型期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中国普惠金融在制度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包括金融基础设施的全面推进、参与主体的深化和多样化、产品服务创新及服务范围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的发展等。
从金融的基本功能来看,在金融体系中依然存在相当比例的客户群体不被传统金融体系覆盖到的条件下,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说是对金融资源配置的一种优化:通过识别未被传统金融所覆盖的新的金融需求,组织资源满足多层面的金融需求,提升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做出的众多探索之外,以宜信、阿里等企业为代表的新兴机构,也从不同方向探索各种工具、技术与普惠金融结合发展的新路径,尝试拓展金融服务的边界,向更广泛的人群和企业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技术驱动变革》的不少内容,总结了现阶段普惠金融的探索与实践,对下一阶段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
但是,我们在研究和跟踪中也会看到,不少机构进行普惠金融的探索,其风险模型往往是基于经济上行周期中客户的行为和经济数据建立的,其信用风险数据库往往没有经历过周期检验,不同程度存在着对信贷质量下滑预计不足的风险。随着普惠金融进入门槛不断降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快速增长、经济下行阶段信用风险逐步暴露,普惠金融探索过程中的问题与风险也不断暴露。具体来看,这些风险因素不仅包括主体资质参差不齐、信息披露不规范、运营成本难以控制、经济下行阶段不良涌现等内生问题,还包括监管重叠与监管真空并存、社会征信体系尚不健全、道德风险居高不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等外部困境。
在跟踪研究的基础上,本报告尝试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的相关建议。包括:一、完善政策监管体系,加强风险防控能力。放宽准入政策,鼓励正规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等各类新型融资渠道和机构;二、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普惠金融信用环境,逐步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尽快建立全国统一、完整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三、扩大产品服务创新,融合各类金融工具、技术,积极探索经济下行周期以及经济转型过程中,适用于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模型及手段,探索具有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
面对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经济转型进行深入阶段等诸多因素叠加的复杂情形,对于普惠金融业务模式、产品形态、信用衡量、技术运用、风控制体系的探索,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试错并继续前行,希望本次报告是一个重要的开始,激发业界、学界与监管者等各方更多讨论与思考,共同推动普惠金融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
巴曙松博士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序二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2005年正式提出的。2013年,第一次正式写入党的决议,纳入到中国国家战略规划、成为完善多层次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十年。
2006年,宜信创立,我们提出“人人有信用,信用有价值”、“帮扶小微”,用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未被传统金融机构所覆盖的人群、以更好的方式来满足于他们的需要,使金融的大门最终向所有人敞开。宜信初心与笃定使命,深耕普惠金融领域,亦满十年。
十年,放眼全球,即算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欧美国家,普惠金融的理论探讨和市场实践仍然是崭新命题;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金融深化改革的中国,普惠金融事业的落地对学研、政策层是智慧与胆识的考验,对于从业者,更是需要在商业实践、企业家精神、社会责任之间找到持续动能与平衡点。
普惠金融客群需求、分布特点,使得信用评估难且交易费用高,这是供给稀缺的原因所在。于是,普惠金融理念的贯彻必然需要在业务模式、组织架构、金融产品协同、服务方式、人员培训等各方面的突破性创新,甚至需要深入到“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层面寻找创新和突破,宜信十年在这个领域有诸多探索实践。
科技创新是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深刻变革的关键要素。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金融科技创新,正在深刻改变金融服务的方式。普惠金融是国家的战略,亦是社会福祉,越来越多的机构矢志于此,我们愿意敞开怀抱把这些年经验、实践与众分享、交流,共促进、同发展。
唐宁
宜信公司CEO、创始人
导语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 system)缘起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2005年的“国际小额信贷年”。近年来,在规范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背景下,中国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的助力,通过创新努力探索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新路径。中国的小微经济体数量众多,包括1900万户左右小型企业、微型企业,5165万户个体工商户,两亿左右生产性农户等。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无论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对吸纳全社会就业,都是十分有裨益的。基于此,本报告致力于为您解读互联网+风口上中国金融业的普惠金融新探索。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径
普惠金融属于金融的范畴,应当从金融的本质出发,分析研究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的内涵非常丰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普惠金融在新常态下的新探索至少包括以下四点内涵:一是公平地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二是金融服务的可持续;三是提供创新性的产品与服务;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技术驱动变革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