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投行_中国投行的若干传言与真相 - 班妮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亲历投行:中国投行的若干传言与真相/班妮著.—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10
ISBN 978-7-5093-4838-3
Ⅰ.①亲… Ⅱ.①班… Ⅲ.①投资银行-研究-中国 Ⅳ.①F832.3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29695号
责任编辑:赵宏(health-happy@163.com) 封面设计:周黎明
亲历投行:中国投行的若干传言与真相
QINLI TOUHANG:ZHONGGUO TOUHANG DE RUOGAN CHUANYAN YU ZHENXIANG
著者/班 妮
经销/新华书店
印刷/
开本/710×1000毫米 16 印张/14 字数/155千
版次/2013年10月第1版 2013年11月第2次印刷
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书号ISBN 978-7-5093-4838-3 定价:38.00元
北京西单横二条2号 邮政编码100031 传真:010-66031119
网址:http://www.zgfzs.com 编辑部电话:010-66010483
市场营销部电话:010-66033393 邮购部电话:010-66033288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当梦想遭遇现实——揭开中国投行的真相
我的投行之路
误打误撞进入投行
小券商VS大投行
投行是周期性行业
投行真的是金领吗
加班的真相
戎马生涯——长期出差的苦与乐
“荣大”的故事
你不可不知道的荣大
“券商之家”
投机分子的生存空间
第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二师——从学徒到高手
谁是真正的忽悠高手
招股说明书的词与物
专业技能之外的“综合能力”
如何成为一个年轻的“老投行”
第三章 上市靠包装还是价值发现
要折腾多久才能上市
企业为什么包装上市
发现企业的真相——魔鬼在细节里
质量控制部是捣乱还是花瓶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第四章 当投行遭遇金融危机
中国投行不裁员
我们要卖掉投行?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第五章 在中国怎么卖股票——资本市场部的故事
当外行踏入资本市场部
华丽丽的路演
如何给IPO定价
谁能影响IPO定价——制度,市场还是定价参与者
股票发行怎么赚钱
第六章 生活在别处——告别投行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态度决定高度
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前行
附 录 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
引 子
区别一:梦想没有那么光鲜
区别二:加班的真相
区别三:谁才是忽悠高手
区别四:文字处理的微妙之处
区别五:华丽丽的路演
尾 声
后 记
序 言
@爱看电影的阿土哥
(中国投行人士民间组织“荣呆会”联合创始人)
这是一本我期待了很久的书,尽管其间的多数文字,我已然在最近几年里陆续阅读过。因为班妮(@百乐门小艳红)用坦诚而又轻松的笔调描绘了众多中国本土投资银行工作者们真实的工作状态。为此,我想今后在给我们公司的实习生和年轻员工推荐阅读书单时,这本书会在一段时期内被排在“强烈推荐”评级的第一序位。
这也是一本有违传统作序惯例的书。大凡新书问世,常人总会邀约名流贤达为之作序。小艳红却选择了我这样一位非知名非资深的投资银行从业者为其个人第一本著述写序。在倍感荣幸之余,我亦难免有一丝惶恐,深恐力有不逮,辜负了小艳红与我交待的“要写得有趣”的嘱托。
我与小艳红有着大致相似的求学经历和职业背景。都是曾经的法律人,都在本土中型投行里从业,都有着相同的职业态度和进取精神,甚至我们都曾热衷于写博客。事实上,对于这位我从未谋面,平日里电话和短信也联络不多的女子,正是博客让我认识并了解了小艳红。
网络就是这般奇妙!小艳红最初应该怎么也不会想到有我这样一位她从不曾知晓的同行会一直默默关注着她,为她在工作中的小得意而高兴,为她遭遇的不公而愤懑,为她深思之后的转行抉择与求学深造而颇感欣慰。
所以当她与我交流新书该如何筹划序言时,惯于与律师谈会计、与审计师聊法律的投行职业习惯使我机敏地意识到,在小艳红身边熟悉她的投行圈朋友中,我可能是比较能写且能行文风趣的那类;而在她身边文笔好的朋友们中,可能没有人比我更熟悉她跟大家聊的这些话题和她本人。于是,我故作勉强地说,你要是找不到行业大拿或粉丝十万以上的微博大V来给你作序,我就来给你救个场吧!不想她一口答应了下来,没有半点犹豫。
人生有几大隐性诱惑会让你难以拒绝且颇感受享,一是衣锦还乡,二是被人索求合影与签名,三是应邀给人题跋作序。小艳红真是够意思,自己著述立传,还不忘拉上我也在书里露个脸。看来我这些年没有白关注她,没白向那么多人推荐过她的博客。
行文至此,八百字有余。若是业内大佬的序言,估计马上将敲下“是为序”三个字而结尾。而我这“加量不加价”的序言则才刚要切入正题。
在我准备入职投行前的那段求职时期,也没少看《泥鸽靶》、《说谎者的扑克》和《门口的野蛮人》等描述国外投行的传记作品。此前已经普及多年的互联网早已让稍有判别能力且认真准备的投行求职者们明白,那些书中美式投行的工作与生活状态不太可能出现在A股市场,尤其是不太可能出现在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大多数本土投行里。
那么,本土投行里的工作又是怎样一个状态?对此,纸质书市场一直没有给出一个像样的答复。网络上不乏碎片化的原生态描述,但明显不够系统。在我个人有限的阅读视野里,某信证券知名保荐代表人于2004年出版的《保荐上市》可能是国内最早介绍本土A股投行的书籍。但在这本有着强烈市场营销意味的书籍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大量法规的简单罗列和着墨不多的技术分析。此后几年,也有不少其他A股投行从业者们出版了多本介绍本土投行工作的书籍,但基本都在专业探讨的路线上深耕细作。后来的这些书,诚意更多了,专业更精了。
但那些对投行充满期待的年轻人看罢这些书后,大抵只能初步了解在A股做投行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对投行具体是怎样开展工作,内部是何种组织结构,如何进入投行,投行是否真的有传说中的那般多金与辛苦,读者可能依然不明就里。
在A股市场实现全流通之后的六七年里,凭借保荐人制度的庇护,众多本土投行工作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亲历投行_中国投行的若干传言与真相 - 班妮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