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系统解析与PID整定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从新手到高手
自动调节系统解析与PID整定
CIP号:
第048938号
ISBN:
978-7-122-13820-0
中图分类:
TP272,TP273
关键词:
自动调节系统-研究-PID控制
北京,2014/05,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印次:
3
价格:
48.00
印张:
12.5
字数:
154
开本:
710×1000 1/16
语种:
中文
白志刚 编著
宋辉 责任编辑
王晓宇 其他贡献者
洪雅姝 其他贡献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前言)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习”字,大有讲究。上学的时候,课本上说,习,是复习的意思。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很快乐么?不见得,我似乎没有见过某人在没有升学、求职的压力下,拿着本书反复复习的。
那么“习”到底是什么意思?
说文解字上说:“
,数飞也,从羽从白。白者,自也。”也就是说,鸟儿自己在天上飞;但还是搞不清本意。笔者不揣浅陋,自己解释一下:习,实践;小鸟自己尝试着飞翔,实践的意思。
有点牵强,可是也说得通吧?
学习经常实践,是很快乐的事情。
小时候,跟弟弟一起学骑自行车,似乎学会了,乐而不疲地反复骑,我们争抢着骑,不亦说乎?
笔者做自动调节这一行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应该说,自参加工作第10年起,也就是2000年前后,基本上掌握了自动调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些独创的方法,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摸索到的。比如汽包水位调节系统中,那个“变态调整”的方法。
当时,锅炉的给水流量波动大,好几个有经验的老师傅尝试过多种方法,还是整定不好。自己就下决心要整定好这套系统。每天白天消除完缺陷后,就一直盯着这套系统研究。晚上吃过晚饭,还想着这件事,按捺不住,跑到现场观察到半夜12点。经过大约一个月的摸索与尝试,终于找到了可行的解决办法。这个方法应用到许多电厂,被证明非常好用。
后来的工作中,有机会再次审视自己的经验和理论。为了相互验证,不得不再次拿出以前学过的书本,重新再学习。一个人的进步,最好的流程也应该是这样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如此循环。
有了想法,然后去尝试,看到底行不行。最终调试好了这个系统,不亦说乎?
后来,有些人向笔者学习自动调节系统,我虽不厌其烦地讲解,却总是很难说明白。后来感觉到,仅仅凭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让人明白自动调节的真谛,是很困难的。
再后来,网上也有许多人问该怎么整定参数,笔者想从头说明白,就回复了很多。慢慢的,有人问:为什么不写成一本书呢?
写书是从来不敢想的事情,总以为那是学者们干的。
可是通过给别人讲解,慢慢发现,写的内容也有那么几万字了。
本人还喜欢历史。搞了自动调节后,也研究了自动调节的历史,发现国内对自动调节的发展历史,有些地方有一些误解,于是我也发帖子纠正这些说法。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整理一下,真成了一本书的结构了。
这就是这本书的由来。
我没有太高深的理论水平,在学校学习的一点公式推导,早早的就归还给老师了。而且我相信大多数专工跟我一样,不耐烦看那些理论推导——当然,遇到了细节问题,还必须要查看公式不可,因为只有公式,才能给你最准确的定义,别人的口述总有表达不清的可能。所以,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就一直想着,怎么用大家都能接受的大白话,把这个问题说明白,让看了这本书的人,再去实践一下就能够做好。
这本书,从自动调节的历史说开去,一直说到一些比较困难和复杂的问题。笔者的初衷是:让有疑问的,查到某些章节,可以解惑;让初学者,认真看了第二章,明白方法;认真看了第三章,知道解决问题的思路;让有经验的人,权当是看故事,也算有点收获。
看过这本书后,读者一定不会马上会整定参数,一定还需要大量练习,大量实践整定,才能够真正掌握方法。还是那句老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白志刚
目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前言)
引子
第一章 PID诞生记
一、中国古代的发明
二、没有控制理论的世界
三、负反馈
四、控制论
五、PID
六、再说负反馈
七、IEEE
八、自动控制发展里程碑
九、调节器
十、再说PID
第二章 吃透PID
一、怎样投自动
二、观察哪些曲线
三、几个基本概念
四、P——纯比例作用趋势图的特征分析
五、I——纯积分作用趋势图的特征分析
六、D——纯微分作用趋势图的特征分析
七、比例积分作用的特征曲线分析
八、比例、积分、微分作用的特征曲线分析
九、整定参数的几个原则
十、整定比例带
十一、整定积分时间
十二、整定微分作用
十三、比例、积分、微分综合整定
十四、自动调节系统的质量指标
十五、整定系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十六、整定参数的几个认识误区
十七、趋势读定法整定口诀
十八、先进控制思想
第三章 火电厂自动调节系统
一、火电厂自动调节系统的普遍特点
二、自动调节系统的跟踪
三、高低加水位自动调节系统
1.基本控制策略
2.自平衡能力
3.随动调节系统
4.对于系统耦合的解决办法
5.几个问题
6.偏差报警与偏差切除
四、汽包水位调节系统
1.任务与重要性
2.锅炉汽包
3.虚假水位
4.汽包水位的测量
5.影响汽包水位测量波动的因素
6.汽包供需平衡对汽包水位的影响
7.制定控制策略
8.捍卫“经典”
9.正反作用与参数整定
10.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
11.变态调节
五、过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
1.迟延与惯性
2.过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的重要性
3.压红线
4.干扰因素
5.一级减温水调节系统
6.导前微分自动调节系统
7.导前微分系统的参数整定
8.串级调节系统与参数整定的思想误区
9.串级调节系统的参数整定
10.修改控制策略,增加抑制干扰能力
11.变态调节方案
六、蒸汽压力调节系统
1.重要性
2.干扰因素
3.直接能量平衡
4.参数整定
5.调节周期的认识误区
七、协调系统
1.重要性
2.直接能量平衡公式
3.间接能量平衡公式
4.机跟炉
5.机跟炉方式的参数整定
6.炉跟机
7.炉跟机方式的参数整定
8.机炉之间的耦合与解耦
9.再说PID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自动调节系统解析与PID整定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