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一千零一夜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多位作者的亲身经历,再现真实的敏捷实施过程,描述各个企业在实施敏捷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解决的思路及最终得到的经验与教训。这本案例集从不同的视角,为读者展示从大型互联网企业到初创公司、从大型国企到独资外企、从典型的甲方到第三方咨询公司的敏捷历程。这里面既有大的组织的敏捷转型,也有一个小团队或个人的敏捷历程,还涵盖某个敏捷实践或工具的应用描述。
本书的特色在于由真实实践提炼,对正在实施敏捷的读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敏捷开发一千零一夜/王立杰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8
ISBN 978-7-121-20818-8
Ⅰ.①敏… Ⅱ.①王… Ⅲ.①软件开发 Ⅳ.①TP311.5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37177号
策划编辑:张月萍
责任编辑:董 英
印 刷: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装 订: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100036
开 本:787×980 1/16 印张:15.75 字数:344千字
印 次:2013年8月第1次印刷
印 数:4000册 定价:49.00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dbqq@phei.com.cn。
服务热线:(010)88258888。
序
接到本书作者冯国馨先生的邀请,为本书作序,感到非常高兴。作为软件行业的一名老兵,我是软件工程和敏捷开发的亲身实践者,与软件工程师同行交流心得体会,是一件愉快的事。
在高科技重镇美国硅谷工作的那几年,我戴着软件工程的眼镜,观察美国软件公司如何成功地开发出改变世界的软件产品,被观察的既有初创企业,也有鼎鼎有名的世界级跨国公司,几乎没有一家照搬某套僵硬的流程,也没有取得什么资格认证,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抓住了软件工程最本质的东西。该抓的抓牢,该放的真放。像企业级应用的开发企业,对软件需求管理、软件代码版本和基线控制、软件缺陷管理与跟踪抓得很严,往往借助工具将流程固定下来,其余的放手让工程师自己去把握,充分调动工程师的主观能动性,让工程师做自己最擅长的事,真可谓抓住了牛鼻子。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灵活、轻松而高效。
担任IEEE CSDP(Certified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授权培训机构的高级讲师和在高校兼职任课的经历,让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美国计算机应用长期、广泛而深入,他们遇到的问题令人有切肤之痛,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案能引发同行的共鸣,他们的教科书是在遇到这些棘手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总结和提高的。然而中国计算机应用和教育相对滞后,使得我们照抄美国教材,直接翻译过来给没有切肤之痛的中国读者,其效果犹如“东施效颦”。
基于这些认识,我有种一种强烈的愿望与工程师分享我的观察与心得,这是教科书上所没有的。我因此走上大学讲台与学子们分享软件工程实践;我因此作为导师与研究生分享软件开发的经验与教训;我因此有过出书的冲动,不过想出的不是讲道理的教科书,而是真实地告诉工程师软件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令人欣慰的是,《敏捷开发一千零一夜》从某种程度上秉承了相同的理念,和我做着类似的工作。现有的关于软件工程和敏捷的书大多将国外的资料翻译而来,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面对的挑战不同、翻译的水平所限,缺乏中国真实实践,难以让中国的读者产生亲切感。而本书作者通过分享敏捷软件开发的得与失,通过各个敏捷专家的真实故事,描述各个企业在实施敏捷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解决思路,总结了亲身体会到的经验与教训,是言传身教,不是照本宣科。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有来自敏捷实践一线的企业首席技术官,也有对行业长期观察的敏捷专家,更有从传统软件工程模型转向敏捷的高手。他们经历丰富,知识结构互补,这使得本书的内容更为丰满,从不同角度观察敏捷,读起来有真实感和亲切感。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真实敏捷实施案例,增加了亲和力,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有理由相信,无论您是软件开发人员,还是项目管理人员,或者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又或者是仅想了解软件工程、敏捷开发实践的人员,本书所介绍的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从亲身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都会给您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陈尚义
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
2013年6月22日
前言
前些日子,有人在微博上发文说,现在IT界有三大俗:云计算、大数据、敏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敏捷的热度!如果你最近一年内参加过各类IT过程改进大会、测试大会、研发管理大会、案例研讨大会,一定会发现有很多人在讲敏捷、谈敏捷,而且占据的场次越来越多。以前是我们这些所谓的敏捷狂热分子在讲,现在连一些CMMI/PMP死硬分子也加入进来讲。敏捷让以前的CMMI/PMP阵营不得不做出调整,PMP搞了敏捷的认证,CMMI新出了1.3版,据说里面有97处提到了敏捷……这从另外的角度说明敏捷的确已经入“俗”。
中国人素来讲究雅俗共赏,在这个越来越“俗”的过程中,我们该怎么保持那份“雅”呢?希望大家在看热闹、参与热闹的同时,能够冷静地思考,敏捷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该如何变得敏捷?敏捷又将何去何从?
大师们也在思考,2011年,敏捷10年回顾的时候,将“追求技术卓越”放在了第一的位置;10年之后,敏捷又将如何呢?著名敏捷大师Mike Cohn认为:“在接下来的10年,面向对象世界中发生的事情会再次出现,即我们将不再讨论敏捷。不久前我们不再讨论对象了,因为它们已经胜出,没有人再会参加针对面向对象的大型辩论。当然,还有一些应用我们不使用对象,比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敏捷开发一千零一夜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