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中国:它将如何颠覆未来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0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导言从区块链谈起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随着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手段的普及,我们的线上消费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是同时,各种可能的风险也伴随其中。回忆一下我们使用支付宝消费的流程:
第一步,你需要开通支付宝,进行各种实名认证,将手机号、银行卡信息与支付宝绑定;
第二步,将银行卡的支付信息与支付宝绑定,并且确认可以通过支付宝消费;
第三步,开始我们愉快的购物之旅,需要消费的时候拿出支付宝;
第四步,这是一个关键的步骤,也就是你其实并没有与商家直接交易,而是通过支付宝这个中介,将银行卡中的钱转给了商家;
第五步,商家收到你支付的费用,支付宝返回支付信息,整个交易流程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支付宝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消费者购买的是卖家的商品,卖家也将商品提供给消费者,但是这中间却没有消费者和商家的直接交易,取而代之的是消费者与支付宝、支付宝与商家之间的联系。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互不信任的消费者和商家之间有了一个信任保障机制——支付宝,通过这种机制,解决了交易双方不信任的问题。
这种模式基于一种对权威背书的信任。支付宝首先确立了自身在消费者和商家心中的地位,让“消费者—支付宝”的交易与“支付宝—商家”的交易获得信任,然后以支付宝本身作为信用中介,打通双方的信任。
但是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这种交易真的可信吗?消费者与商家的信任都交给了支付宝,但是支付宝并不直接承担交易。假如我们信赖的这个中介出现问题,是不是整个交易体系都会出现问题?
这种交易具有一定的风险。即使不考虑支付宝本身的信用问题,我们也需要担心,我们全部信任建立的基础都依赖于支付宝这个中介,而它是依托自身的信息中心来实现的。如果这个信息中心出现漏洞或遭到黑客攻击,甚至在物理上受到灾害的影响,那么整个交易的信任机制将不复存在。
如果这些假设成真,那刚刚转出去的钱不知去向了,你找谁说理去?就算支付宝是一家有良心的企业,它有什么办法确认这笔转账就是真实发生的?你百口莫辩。
这种危机的本质就是集中式存储带来的问题。消费者本身对交易的不信任,借助一个第三方的权威中心来化解,这本质上放大了权威中心的价值和地位,事实上也就意味着中心的高度价值,而价值的另一面是风险。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假如消费中不再存在集中式交易场景,而是变成一个非中心化的体系,我们会不会获得一种不同的交易体验呢?
让我们来重新构建一个交易流程。如果要购买一件商品,假设这件商品是一个杯子,我们也许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第一步,消费者挑选到了喜欢的杯子,于是在网上联系商家,并且双方同意进行交易;
第二步,消费者和商家都确定了一个记账的区域和范围。假设我们将这个范围称为“公共账本A”,消费者将自己的交易需求写入“公共账本A”;
第三步,为了保证交易可靠,消费者将交易信息广播出去,向所有人说明,自己已经确认了一笔交易,虽然这笔交易还没有支付,但是用于支付的“金钱”已经被预定了。除非重新写入一条交易撤销的信息,否则这些“金钱”已经不能用于其他交易了;
第四步,卖家查阅“公共账本A”,确认交易信息,同时在自己手中的“公共账本B”上写明自己的商品已经被人购买;
第五步,卖家把这条消息广播出去;
第六步,交易双方确认交易成立,并且在公共账本A和公共账本B上记录信息;
第七步,卖家发货,消费者收到杯子。
在这样一种模式下,原本处于交易中心的“权威”就不再具有意义了,原来对集中式框架的“权威中心”的威胁,也就不存在了。所有的信息都存在于一个公共的广播体系之中,很难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将这么多中心里的内容一并改变。所以这笔交易一旦发生,就再也抹不去痕迹。
我们也许会发现,现阶段很多社会机制都是“集中”的机制,包括政府、银行、评级机构、交易中心甚至我们最熟悉的公司。这些组织围绕权力、权威的分配形成一系列的集中式组织,这种“集中”的背后,其实都是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中介”问题。
最典型的是政府机构出具的各种“证明文件”,比如我们熟悉的身份证,其实就是为了在完全陌生的人群之间或交易之中,确认个人的身份。
在现阶段,“集中”是社会运行过程中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方法。但是不可否认,集中式的权威背书会产生很多问题。各种各样的专家丑闻、政策丑闻,就是这种集中制度带来的副作用。面对这些副作用,采用一种新的、去中心化的模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实现这种模式的技术基础就是区块链。
区块链的颠覆力量:底层技术
从根本上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数据存储技术,只是这种技术与曾经的存储模式有非常大的区别。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存储方式。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倾向于将信息存储与U盘、硬盘、云盘这类存储技术相关联,但是事实上,信息的存储从人类进入文明就开始了。
有据可查的人类记录行为是结绳记事。为了记录部落的打猎收获和分配情况,人类祖先采用给绳子打结的方式来记录。
这些记录行为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后来的U盘、硬盘、云盘这类有形的存储模式,只是信息的一种载体,它们从本质上讲,与人类社会最早期记事的绳子、画壁画的岩石和后来改变世界面貌的纸张是一样的。
在过去,人类记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存储介质的能力决定的。比如我们采用纸张记录的时候,就很难记录数字化信息,直到磁盘介质开始进入存储领域的时候,人们才真正地获得数字信息存储和处理的能力。这也是大部分人对于信息存储的认识都会不自觉地向存储介质方面倾斜的原因。
但是区块链的出现则打破了以往的规则。区块链从本质上讲,并没有改变我们信息存储的介质。就信息存储的载体而言,区块链使用的依然是数字时代的存储介质。但我们依然把区块链技术看作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技术革新,而这种革新,最主要是体现在信息存储模式上。
区块链的本质是用一种链式结构连接多个数据区块。
数据区块本身可以理解为一种信息的集合。区块可能是几个数字,也可能是几个文字,这些数据区块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可能代表不同的意义。比如,这几个数字可能是你的银行卡密码,那几个文字可能是某个重要岗位即将任命的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区块链在中国:它将如何颠覆未来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