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复制:人工智能将如何推动社会巨变》李智勇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8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终极复制:人工智能将如何推动社会巨变
李智勇 著
ISBN:978-7-111-54258-2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
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
官方网址:www.hzmedia.com.cn
新浪微博 @华章数媒
微信公众号 华章电子书(微信号:hzebook)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窥探未来
第1章 世界怎么了
第2章 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发展上的起起落落
换个角度定义人工智能
第3章 人工智能下的未来世界
是否有一个突变的临界点
窥探临界之后的世界
第二部分 人工智能之路
第4章 从电脑到机器人
从“照我说的做”到“自己看着办”
过去和未来的里程碑
人工智能的瓶颈所在
人工智能上的从0到1
人机交互与产品变迁
人工的人工智能
第5章 机器人真的会像大白吗
从《黑客帝国》里的章鱼到大白
人形机器人任重而道远
第6章 巨头的游戏
Google在干什么
少数人的游戏
中国企业的参赛资格
第7章 人工智能上的失控风险
极度偏执
数据污染
多样性与权责系统
第三部分 人工智能冲击下的社会
第8章 自然、人与人工智能
从宇宙到人类
从人类到人工智能
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分工边界
第9章 看见未来
社会网络中的阶层
有底线、有选择的社会
第10章 开源带来的启示
开源的故事
科技是一种至强的力量
可能被肢解的商业文明
第11章 无差别地对待人类
不容易搞定的自己
人类社会麻烦很大
世界的数据化与隐私的消亡
当公务员变成人工智能
第四部分 人类的5种可能结局
第12章 黄金时代
性道合一的传说
人有不工作的权利
无国界的单一体
第13章 虚拟空间
黑客帝国可以有
半虚拟世界
无限的人生
第14章 冰火两重天
冷平衡再现
对抗的和融合的
第15章 借壳重生
人类正在埋下生化人的种子
生化人的崛起
第16章 死亡与毁灭
寂灭后的地球
走入宇宙历史深处的人类
第五部分 人工智能下的选择权
第17章 人工智能留给我们的选择
第18章 我们到底期望怎样的技术和社会
我觉得世界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序言
最近虎嗅作者李智勇找我帮个忙,说内心空虚想养个宠物,问我有什么好推荐的。
我想了半天,你既然研究人工智能,干吗不养一个机器人。
为啥人类宁愿养猫、养狗、养乌龟这些除了吃喝拉撒就没有任何实用功能的宠(废)物,也不愿意养一个能上天入地、实用技能100分的机器人?
这简直是机器人界最大的耻辱。
“难道是因为机器人太贵?”
“当然不是,因为他们长得丑啊。”
这大概是机器人统治推翻人类统治最大的障碍。
于是我在智能语音机器人里选了三位颜值最高的“网红”代表,寻找它们颜值之外的萌点。
下面是我跟这三个机器人的对话:
(OS[1]:喜剧演员吗?真幽默!)
(OS:这情商在《甄嬛传》里大概演不到第二集。)
(OS:不要逼我们拔插头。)
当然,并非所有的机器人都如此蠢萌,比如下面这个就十分机智:
(OS:反弹!居然呵呵我一脸。)
(OS:你聪明,你最聪明#鼓掌)
然而蠢萌和机智已经远远不够了,人类现在最流行的叫“耿直”。
活捉下面这个耿直的机器人:
(OS:过度自信和耿直是每个机器人的弱点。)
(OS:今年敬业福是你的,小冰你学学人家度秘!)
如上,即我与三个机器人的真实对话,发生在2016年7月。
所以为啥不能养一个机器人?
因为它们除了蠢萌、机智和耿直,就只剩套路了。
但是10年后机器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也许颜值会高一点。
5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脑海中蹦出一个画面:
我的机器人朋友联系我,说最近内心空虚想养个宠物,有没有颜值高一点的人类。
100年后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
李智勇写的这本《终极复制:人工智能将如何推动社会巨变》
也许就有你想要的答案——人类的终局。
注:本文由虎嗅喂养的机器人写作而成。#迷之微笑
[1] OS,即overlapping sound的首字母缩写,意为:内心独白。
前言
东北农村的百岁老人是非常特别的一群人,因为他们的一生横跨了传统的农业文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以及将起而未起的智能革命,可以说数千年间所有人类的重大变迁都可以在他们“短暂的”一生里找到痕迹。
他们20岁的时候,由于家里并不富裕,所以大多数已经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农业文明的典型特征是主要依靠人力或畜力,所以每当过年的时候为了吃饺子,总是要自己借来一大堆器具比如风灯、簸箕、毛驴,再等到石磨空闲时求人帮忙磨面。辛苦几次后,为了避免麻烦,他们可能就学会了整套操作。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省钱,自己会做的事情就越来越多,学会编炕席、盖鸡窝、修补房子等。春天、秋天的时候主要忙地里的活,闲下来的时间就忙着这些修修补补的杂活。一年里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每天总是累得半死,但也吃不到什么太好的东西。忙于果腹的他们不会知道就是在这一年(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机电式电视广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较高清晰度、步入实用阶段的电视图像,这种科技浪潮要50年后才真正能波及他们。
30岁的时候,他们已经结了婚,中间也幸运地没被抓去当兵,但除了生活负担更重以外,生活本身似乎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性变化,每天都在简单地重复着前一天,那时候他们心里经常祈祷不要有天灾人祸落在自己身上,因为贫困使得他们的家庭实在没有任何承受风险的能力。天时驱动的重复也是农业文明的一种特征,几代人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即使是饥荒也只会改变生活的地点,但通常不会改变基本的生活方式。他们不知道就是在这一年(1946年)一个叫计算机的东西问世了,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成,定制这东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它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24.4米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终极复制:人工智能将如何推动社会巨变》李智勇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