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帝国:青铜时代至今的中央欧亚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丝绸之路上的帝国:青铜时代至今的中央欧亚史
作者:(美)白桂思
译者:付马
ISBN:9787521717365
前言
本书将以一个新视角介绍中央欧亚以及其他与之有直接关联的地区的历史。起初,笔者计划写一部能够涵盖中央欧亚史主要问题的通论,而并不着意于按年代顺序平铺直叙。法国学界在专业写作上有一种传统,追求用最少的注释为具备一定知识的普通读者提供内容专业但又具有可读性的作品。这种传统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以至于曾为本书设想出一个法语书名“中央欧亚史纲”(Esquisse d’une histoire de l’Eurasie centrale)。但真正动笔以后,人物和事件还是一个个按照其在历史中的出场顺序先后出现在笔者的叙述中。不知不觉中,笔者还是写出了一部以欧亚大陆整体为背景的中央欧亚政治、文化通史。书中时有详细的注释,偶尔会涉及对原始史料的重新研究。
然而,笔者未尝忘记自己的初衷:厘清那些中央欧亚史中迄今未被正确阐释的基本问题,其中一些问题甚至从未被论及。如果不厘清这些问题,那么欧亚大陆历史上的波澜起伏将依然不能被理解;在大多数的历史记载中,这种现象被简单地归为不解之谜。不解之谜固然令人着迷,而其中一些也注定无解,但是,对于中央欧亚历史上的多数“未解之谜”,现在已有足够的材料来破解,而不必再依靠“猜想”了。
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即有关中央欧亚史的材料现存极少,因此几乎没有多少讨论的余地。此说甚谬。有关中央欧亚的史料实则汗牛充栋,尤其是有关其与周边文明联系交往的史料。由于这段历史纵贯4000年,相关具体问题的研究著作浩如烟海,出版一套大部头著作或许方能穷尽。这项工作只可能依靠一个学术团队协力完成,而不可能由一人独立写就,因为个人的知识、能力、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一位学者若想以如此宏大的题目完成专著,唯有从具体问题抽身,以宏观视角观察之,而这正是笔者感兴趣并采用的方式。
因此,总体而言,本书并不聚焦于某个具体的话题、人物、政治集团、时段或文化(甚至包括中央欧亚文化系统,它本身就值得写一本书),除非是笔者特别感兴趣的内容。本书也不会面面俱到地述说所有历史大事、人物和年代,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笔者会尽量提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基本信息,其中一些信息的搜索曾令笔者颇费周折。最后,本书不是基于原始史料的研究成果,也不是一部全面的研究目录。近年来,关于中央欧亚的一些最重要的民族、地区、历史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著作,均带有完备的注释和索引,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参阅。
笔者所做的工作则是重新审视学界对于中央欧亚民族和中央欧亚历史几乎已经达成一致的普遍认知,并尝试对这种认知做出修正。因此,本书的注脚主要加在一些笔者认为值得深入讨论和研究的地方。笔者在论说中加入的细节都是笔者眼中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史实,因此不吝笔墨。这同时也意味着另外有一些重要的史实被本书略过,因为笔者认为它们并非当时最关键的事件。笔者原打算尽量少添加注释,以保证立论的紧凑,但如读者所见,成稿中的注释数目仍颇为可观。常年的写作习惯是难以控制的,笔者确实喜欢在注释中对有趣的话题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一些长注释主要面向专家学者,若置于正文中可能造成篇幅冗长,因此统一置于正文最后以注释的形式出现。
当然,笔者也不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将本书写成一种历史理论著作。笔者也无意在书中宣扬任何理论。这类著作近年来大量涌现,但本书绝不属于此类。在过去数十年中,关于中央欧亚的国家形成(state formation)出现了许多种理论,或者说,一种流行理论的许多种变体。笔者也不打算详细地讨论这些理论,但会在《尾声》一章中予以概述。本书所用的解释方式和术语均非取自这些理论性著作。笔者追求在阐述和分析相关事实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史论。这种尝试未必能成功,但笔者仍尽量避免在书中提及世界史理论。笔者对多数理论都所知甚少。
下面有必要谈谈笔者在史料处理和历史书写方面所采取的方法。近年来,“后现代主义”方法被应用到历史、艺术等领域。后现代主义要求,老的必须不断地被新的取代,于是便有永久的革命。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顺理成章的下一阶段。后现代主义反对的是实证主义,即通过特定的、一致的标准来评估和判断事物的非现代主义的做法。后现代主义认为,所有的评判都是相对的。“在后现代,我们已经不能再依赖‘客观性’的神话”,后现代主义者如是说。“产生怀疑是合理的,因为这个领域中最权威的专家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历史只是一种意见,因此,没什么是非判断是绝对的。我们不可能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也无法知道其原因;我们只能猜测诸如一个民族现代的“认同建构”、反智主义者和非学者的民族主义争论等行为的现代动因。所有手稿的价值都是相同的,因此,校勘就是浪费时间。有人甚至认为手稿的价值主要在于其所反映的有关书写人的信息及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因此校勘工作反而会使不同手稿所带的这类信息流失。另外,因为我们无法真正了解作者的本意,所以我们也不用去费力探寻原始文本的面貌。人们愿意称什么是艺术,什么就是艺术。艺术已经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因为那只是一种意见而已。因此,艺术在理论上是无法被提高的;它只能被改变。悲哀的是,强制性地不断改变和对所有标准的摒弃实际带来的是停滞——真正的改变从未发生。雷同的剧情也发生在政治上。现代的“民主”体系只制造表面上的改变,并没有带来任何实质上的变化。因为人类无法做出有效的评判,人类所有的评判都只是意见,所以,所有的意见都是平等的。(照此逻辑,后现代主义者对此的评判也应当是无效的,但后现代主义者似乎并不热衷于批判他们自己所奉行的后现代主义教条)。按照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人只有两条路可走:或是如信教一般相信一切,或是做一个纯粹的怀疑论者。这两条道路的逻辑极端都是思考的终止,至少是批判性思维的完全丧失。普通大众通常只能走第一条路,如果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也选了这条路,则全民抛弃理性,那么结局将是一个迷信、压迫和恐怖时代的到来,足以使先前所有时代的文明蒙羞。笔者不认为这是“善”,这应是一种“恶”。笔者反对现代主义及其变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丝绸之路上的帝国:青铜时代至今的中央欧亚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