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四世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吴兴华全集5
亨利四世
[英]莎士比亚 著吴兴华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亨利四世
作者:【英】威廉·莎士比亚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ISBN:9787549586868
本书由北京理想国时代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吴兴华

按照《出版物登记册》的记载,《亨利四世》“上篇”申请出版的日期是1598年2月25日,“下篇”是1600年8月23日。这两篇剧本写成的日期,像莎士比亚大部分的剧本一样,还不能确定。比较可靠的说法是“上篇”写成于1596年,“下篇”写成在不久之后,大约在1597年。
十六世纪的九十年代—伊利沙白悠长的统治已经接近结束,与无敌舰队斗争的年月里昂扬的民族情绪已经逐渐为一种普遍的厌战心理所代替,海外扩张和劫掠所带来的人为的繁荣已经像廉价的镀金一样开始剥落了,露出下面不体面的本质。不再是纯防御性的战争仍然断续地在海上、在法国和弗兰德斯进行着。在1588到1603年之间,政府为应付战争支出了四百余万镑,差不多全部是由议会在补助金的名义下通过征集或借间接税的方式向人民榨取的。大批的乞丐、囚徒和流浪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圈地运动的急遽进行而无法生活的农民)被强征去当兵。频繁的集合、操练和守望任务破坏了农村的正常劳动。从1593年左右起,连续几年的收成都极不景气,谷物的价格升高到当时认为骇人听闻的水平,饥馑情况非常严重;再加上黑死病接二连三的侵袭,引起了社会上普遍的骚动不宁。
广大农村的人口开始流向海港和大城市,但那里的情况也是很恶劣的。为了缓和粮荒,阻止人口转移和消除可能发生的动乱,伊利沙白政府制订了“贫民法”和“游民法令”,用最露骨的敌对态度来迫害穷苦流离的群众。大小工厂的工徒们除了必须延长学手艺的年限,禁止集合喧扰,还经常面对着失业的威胁。当时得到相当发展的工业几乎全部是依照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的。“控制这些工业的人们,倚仗的仅仅是自己占有物资,或生产资料和工具,他们本人通常都不是工人。他们经营工业的目的是在从全国市场里获得利润。”[1]伊利沙白把专利权大批赐给她左右的朝臣或者出卖给投机商人。到她统治的末年,差不多没有一件日用品不受到专利权特许证的影响:煤,肥皂,盐,淀粉,铁,皮革,书籍,酒,果品等等。另一方面,新的在政治上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集团也开始形成了。他们都有工商业作后盾,并且很快在下议院里取得了优势。和统治阶级空前豪华淫逸的生活相对照,工人们的命运是极端困苦的。他们收入很低,而物价的上升很快。“十六世纪末年小麦的价格,比起前一世纪的平均价格来,至少要增长三四倍,但是技术工人的工资只是过去的一倍稍强,普通工人尚且还不到一倍。”[2]遇到萧条的年度,厂主常常停工或者大批地解雇工人。政府虽然有时也下令阻止,但是不发生多大效果。
农民和工徒的暴动,在这一段历史里是习见不鲜的事情。他们往往采取反对圈地、反对饥馑的口号,但也有几次起义具有比较大的规模和比较明确的斗争目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596年牛津郡的农民起义。起义者计划直趋伦敦,和城市里的工徒们联合,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行动路线。起义虽然遭到镇压,但统治阶级已经受到很大的惊吓。被捕者在口供里透露出强烈的仇恨:“过去在恩斯罗山有过一次暴动,可是听从劝说罢休了,结果一个个被像狗似的绞死。这回他们绝对要干到底,不能屈服。仆人们全像狗一样被拘禁着、看守着。现在他们准备割断主子们的喉咙。”[3]大约同时,在其他各地也有许多次示威和不同规模的骚动,农民们无所畏惧地谈论着摧毁圈地,消灭富人,夺取他们的积粮来解救辗转在饥饿中的群众的痛苦。他们愤怒地指责粮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钱的人(包括伦敦市长在内)都在进行疯狂的囤积。
旧的秩序正在崩溃,代之而起的新力量也开始露出了狰狞的一面。伊利沙白和她所代表的都铎专制王权威信日益降落,王位继承问题也还没有解决。《亨利四世》上下篇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写成的。它虽然以历史事件作题材,却绝不是对当前现实的逃避,它是战斗和风暴中的产物,是它的时代深刻的反映。

《亨利四世》在莎士比亚剧作中间属于史剧一类。伊利沙白史剧现在还存有大约七八十种,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通俗易晓的形式,民族自豪的热情,反封建的倾向。这是可以从产生它们的时代背景来解释的。根据近代学者的研究,我们知道史剧这一文学形式的生长和全盛期是在十六世纪的下半期,那正是封建制度在英国开始瓦解,将要为资本主义所代替的时代,同时也正是(如斯大林指出的[4])独立的英吉利民族国家形成的时代。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斗争现在已经逐渐推移到社会政治舞台的前方。在许多文学作品里我们可以找到对这场斗争不同角度的反映,史剧对群众的吸引力是以沸腾的爱国热情为基础的,这种爱国热情本身也是一个典型的时代产物。“民族自觉的觉醒也是新的,就本质来说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的突出特色。随着民族的形成,出现了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的情感,(资产阶级的)祖国的概念。”[5]史剧作家们用民族语言把英雄的动人心魄的事迹带给广大的群众,在尊崇英明的专制集权君主的外衣下,抨击腐败的统治阶级,反对割据分裂的趋势和灾难性的内战。小市民和自耕农常常得到同情的甚至理想化的描写,而不法的贵族,寺院僧侣和大地主,则永远是辛辣的嘲讽的目标。莎士比亚是这种戏剧的奠基者之一,同时又是它最成功的代表人。第一对开本里收入他十篇史剧,几乎接触到中世纪以来英国历史上所有重大的事件,其他任何戏剧家也没有给我们留下这样丰富的一个宝库。
在着手写作《亨利四世》的时候,莎士比亚的史剧作家的声誉已经奠定了。他的《亨利六世》“上篇”、“中篇”、“下篇”,以英法百年战争、凯特起义和玫瑰战争为题材,第一次向剧院观众和其他剧作家们显示了纪事史里的材料如何可以点化成为具有高度效果的戏剧。接着在舞台上出现的有他的《李查三世》、《约翰王 ............

书籍插图:
书籍《亨利四世 》 - 插图1
书籍《亨利四世 》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亨利四世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