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系列丛书(第2辑)(套装共30册)(亲近中华古籍 领悟文化精髓)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7.5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史书
国别
国语译注
战国策译注
吴越春秋译注
编年
资治通鉴译注
四史
史记译注
汉书译注
后汉书译注
三国志译注
识人
人物志译注
传记
古列女传译注
百科文化
家训
了凡四训浅释
颜氏家训译注
处世
菜根谭译注
科普
梦溪笔谈译注
墨子译注
九章算术译注
文化
文心雕龙译注
闲情偶寄译注
茶经译注
养生
黄帝内经译注
散文小说
小品笔记散文
陶庵梦忆评注
西湖梦寻评注
东京梦华录译注
志怪笔记小说
西京杂记译注
搜神记译注
聊斋志异译注
晏子春秋译注
阅微草堂笔记译注
子不语译注
世说新语译注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国语译注/张永祥译注.—2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9
ISBN 978-7-5426-6321-4
Ⅰ.①国… Ⅱ.①张… Ⅲ.①中国历史-春秋时代-史籍②《国语》-译文③《国语》-注释 Ⅳ.①K225.0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26591号
国语译注
译  注/张永祥
责任编辑/程 力
特约编辑/张 莉
装帧设计/
监  制/姚 军
出版发行/
(201199)中国上海市都市路4855号2座10楼
邮购电话/021-22895557
印  刷/三河市延风印装有限公司
版  次/2018年9月第2版
印  次/2018年9月第1次印刷
开  本/640×960 1/16
字  数/166千字
印  张/27.5
ISBN 978-7-5426-6321-4/K·466
目录
前言
卷一 周语上
卷二 周语中
卷三 周语下
卷四 鲁语上
卷五 鲁语下
卷六 齐语
卷七 晋语一
卷八 晋语二
卷九 晋语三
卷十 晋语四
卷十一 晋语五
卷十二 晋语六
卷十三 晋语七
卷十四 晋语八
卷十五 晋语九
卷十六 郑语
卷十七 楚语上
卷十八 楚语下
卷十九 吴语
卷二十 越语上
卷二十一 越语下
返回总目录
前言
《国语》是记录中国先秦历史的一部重要文化典籍。书中记载的史实上起西周穆王(公元前976—前922年在位)西征犬戎,下至东周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智伯灭亡,前后约五百年的时间跨度。全书共二十一卷,以“国”为单位,分别记录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不同时段的历史,以其早出,故学界称之为“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语”是从“言”发展而来的一种历史记录方式。《礼记·玉藻》云:“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书·艺文志》亦云:“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可见“言”以记录天子、诸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言论为主,而《尚书》实质上是一种具有国家宪法性质的政治历史文件汇编。等而下之,天子、诸侯那些非正式的重要谈话、上层贵族具有重要价值或深刻教育意义的言论,也以“语”或“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据《国语·楚语》上篇记载,申叔时在论及如何教导太子时说:“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亦云:“谱十二诸侯,自共和讫孔子,表现《春秋》《国语》学者所讥盛衰大旨,著于篇。”故《国语》者,记录各国“嘉言善语”以见“邦国成败”所由来之谓也。其中的教育和鉴戒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国语》的作者,古今学者看法不一。司马迁认为:“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太史公自序》)如果说司马迁的说法还有含糊其辞的地方的话,班固则明确指出:“《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汉书·艺文志》)不仅如此,汉人还把《国语》与《左传》联系起来,认为两书风格虽异,但都是左丘明为传述《春秋》而作,故称《左传》为“春秋内传”,称《国语》为“春秋外传”。但是,汉人的这种说法受到了来自不同历史时期学者的质疑,晋代傅玄,隋代刘炫,唐代陆淳,宋代叶梦得、朱熹、郑樵,清代尤侗、崔述、刘逢禄、皮锡瑞、康有为等学者,皆不认可这种观点,并从各种角度考证并试图修正这种说法。学术的发展是一个踵事增华的过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现代学者逐渐达成一种共识:《国语》与其说是一部史书,毋宁说是一部史料汇编,而编者也不是或者说最后不是左丘明。
与《左传》相比,《国语》在历史的连续性、思想的统一性、体例的完备性和文风的一致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在历史的连续性方面,《国语》的二百余则材料分国排列,每国大致按照时间顺序罗列,但材料与材料之间不仅有明显的时间间隔,而且缺乏必然的因果联系。其次,在思想的统一性方面,不同于《左传》一以贯之的儒家价值取向,《国语》一书的思想倾向显得复杂得多,其中不仅有儒家的道德观念,也有道家、兵家、法家、名家、农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的痕迹。在我看来,这种情况更像是“百家”混沦未分前的原生学术状态,思想和价值取向虽然驳杂,但这种原生态的史料更具学术研究价值,因而也更显得弥足珍贵。再次,体例的完备性方面,《国语》既没有《春秋》那样严格而自觉的评价标准和道德使命感,也没有《左传》那样整齐划一的编年史体例,只是按照以类相从的原则把各国史料集中在一起;在历史连续性和思想统一性缺位的情况下,体例的完备性自然无从谈起。最后,正如前辈学人早已指出的那样,《国语》的内部文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横向的国与国之间,还表现在纵向的材料产生的时间上。一般而言,周、晋、郑、楚四国的材料来源较早,文风比较一致;鲁、齐、吴、越四国的材料相对较晚,文风颇为不同。这就再次印证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看法:《国语》中的史料处于未经提炼和加工的原生状态。鉴于上述原因,我们有理由认为,《国语》的编辑成书当非成于一人之手,而是经过不同时代学者的共同努力才最终成型。至于历史上盛传《国语》作者为左丘明的说法,我们认为也绝非空穴来风,只是缺乏必要的辨析。如果把左丘明看作第一个注意收集整理各国“事语”,并把这些材料编辑成书的人,再经过后来学者的不断增益,才最终形成《国语》一书,则为近真矣。
《国语》的内容以收录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精英的精辟言论为主,通 ............

书籍插图:
书籍《国学经典系列丛书(第2辑)(套装共30册)(亲近中华古籍 领悟文化精髓)》 - 插图1
书籍《国学经典系列丛书(第2辑)(套装共30册)(亲近中华古籍 领悟文化精髓)》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学经典系列丛书(第2辑)(套装共30册)(亲近中华古籍 领悟文化精髓)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