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衰败之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通往衰败之路:经济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作者:[英]乔纳森·奥尔德雷德
译者:苏京春
出版时间:2020-07-01
ISBN:9787521719208
序一
我们的经济与人类社会,我们的反思与洞见
綦晓光
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教授级)终身成员
英国国家学术院杰出学者
从几年前在上海会议上认识苏京春博士,到2019年邀请京春博士来剑桥参加学术研讨会,我们有机会一起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学院咖啡厅交流,聊到对宏微观经济学的反思,我真切地观察和感受到了青年学者学术反思之觉醒与发展。更为高兴的是,获知京春博士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致力于介绍一部反思宏微观经济学的相关学术成果给祖国的读者,为祖国的宝贵知识库做出了贡献。因此,非常荣幸可以为这部新译著作序一篇。
在经济人类学之实在主义视角中,经典西方经济学理论更多是基于“等价互惠”展开的。这可能与其一直秉承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之学术和理论根基相关。在实在主义经济学者的眼中,“经济人”是不会在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人类多元的经济行为实际上远非“等价互惠”可以涵盖和归纳,还有更为有趣的、高尚的,最重要的是真实的人类经济或交换行为,包括“慷慨互惠”和“消极互惠”。同样是理解人类行为,经典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在其抽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丢失或者说无视了最重要、最实在的部分。然而,我们更期待看到的,是以形式和实在的全貌来理解经济学及制定相应政策,从而贡献于人类社会发展。
该书作者——剑桥大学奥尔德雷德博士,通过自己的研究和积累,为以上提及的经典西方经济学理论“困境”提出了有趣、有益的反思和方法。他认为经济学唤起的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由貌似真实的人类代表组成的,而是由自私地、无休止地计算决策的机器人组成的,并把这些机器人称为“经济人”。然而,经济学的意义和初衷,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最重要的是回到社会生活当中,贡献或指导实践。而如果金融机构及其政府监管机构所广泛信奉的现有经济理论本身就存在某种根本性缺陷,那么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或恶化也就不足为奇,并且其他相关危机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也有可能近在眼前。
对此观点,我深表赞同:与经济人类学之实在主义反思,殊途同归!
所有的经济生活都嵌合于社会生活中,而单独去看待经济的时候,往往就需要抽象,并在抽象的基础上再去做计算(微观经济学在此方面更为典型),在计算的基础上得出政策。最终,政策反馈却不是回到被抽象出的经济理论层面,而是回到了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当中。如此,发生了诸多扭曲与悖论。最重要的是,这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灾难。
该书作者将书名定为“LICENCE TO BE BAD”(中文译名“通往衰败之路”亦十分生动),显然是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通过洞察社会生活中实在的人类行为来反思经典西方经济学理论。这是一缕清风!而这本书之趣味性也在于,作者巧妙地将观察及批判之载体,定位为我们已熟知的卓越代表——经济学家,并娓娓道来那些通常给人正襟危坐之印象的熟悉名字背后许多不常为人提起的真实故事。这也帮助到广大读者:无论对经典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掌握程度如何,阅读或理解起来,都津津有味。
当下人类社会面对的共同挑战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之突然暴发,而这也在另一面向人类世界阐述:不确定性与风险共存,深度反思已刻不容缓。经济学也不会例外。尽管作者的反思只是沿着颠覆“理性经济人”这一假设的认知,仍立足于经济学的基点,试图推动经济学进入自省之轨道,但不得不说,还是在推动经济学突破形式主义层面这一方向上做出了贡献。
我推荐这本著作,它贡献并推动了形式主义经济学之有益反思,让其向实在主义更进了一步。
序二
放任经济学,会有多少恶假汝之名
吴晨
《经济学人·商论》总编辑
经济学是当下的显学,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用经济学的思维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拥趸们认为,经济学正在变成一门逻辑严密的科学,能影响社会科学,影响人的行为和市场的运作,并指导政府制定政策。批评者则指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过度强调市场,过度强调金钱激励的价值,可能把复杂现象简化,当经济学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变得日益流行的时候,它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和社会中主体的行为,而这种影响本身就挑战了其客观性。
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研究员奥尔德雷德的《通往衰败之路》一书是对过去40年,尤其是里根、撒切尔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盛行之后,经济学对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渗透”的反思,是对经济学思维渗透到解读人类社会复杂行为时可能带来的扭曲的警示,也是对经济学试图打造成为和物理学一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方法的一种告诫。相对于人类复杂而又不确定的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只是探寻了冰山的一角,但因为经济学叙事的流行,对复杂现象过度简化的解读和标榜抽离了伦理与道德判断的客观视角,反过来却可能深刻影响人类的行为,甚至让挑战伦理、无视道德、崇拜金钱、寻租自肥等诸多“恶行”打着“市场经济”的大旗畅通无阻,这是经济学“渗透”的危险所在。
重新审视理性人假设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倾向于用市场的逻辑统率一切,其背后的支撑是“理性人”(经济人)的假设。但在现实世界中,这样的假设无法涵盖人类行为的多样性,更无法适应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团队努力的要求。
奥尔德雷德清晰地指出,对“自私”的解读在亚当·斯密时代和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斯密的语境中,个人的自私是一种开明的自私,代表了启蒙时代对人的期许,许多道德因素已经预设其中。当这种自私被等同于无时无刻不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并为此可以进行无穷算计的时候,抽离了道德判断的它对人性与人的复杂行为的简化是骇人的。
理性人的算计,就好像假设每个人都是国际象棋大师,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清晰地预判到每一步棋之后的第四步甚至第五步。依赖这种假设推导出来的博弈论很精美,但却可能与现实产生巨大差别。在检验博弈论的不少实验中,只有极少数人表现出国际象棋大师的思维模式,而且每个国际象棋大师的思维不一定都类似。
更重要的是,这种理性人的假设忽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通往衰败之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