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难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奥威尔难题
是绝望的呼喊还是对“人类精神”的信念?
[加]埃丽卡·戈特利布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The Orwell Conundrum: A Cry of Despair or Faith in the Spirit of Man?
Copyright ©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2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 © 2019 Shanghai Sanhui Culture and Press Ltd.
Publish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登记号:图字10-2019-359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奥威尔难题:是绝望的呼喊还是对“人类精神”的信念?/(加)埃丽卡·戈特利布(Erika Gottlieb)著;陈毓飞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8
书名原文:The Orwell Conundrum: A Cry of Despair or Faith in the Spirit of Man?
ISBN 978-7-305-22285-6
Ⅰ.①奥… Ⅱ.①埃… ②陈… Ⅲ.①长篇小说-小说研究-英国-现代 Ⅳ.①I561.07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04214号
出版发行 南京大学出版社
社 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 邮 编 210093
出 版 人 金鑫荣
书 名 奥威尔难题:是绝望的呼喊还是对“人类精神”的信念?
著 者 [加]埃丽卡·戈特利布
译 者 陈毓飞
策 划 人 严搏非
责任编辑 谭 天
特约编辑 张嘉宁 李 姗
印 刷 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开 本 880×1240 1/32 印张15 字数305千
版 次 2019年8月第1版 2019年8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305-22285-6
网址:http://www.njupco.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
官方微信号:njupress
销售咨询热线:(025)83594756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献给我的父母,
保罗(Paul)、彼得(Peter)
以及朱莉(Julie)
致谢
我想感谢圣迭戈大学的丹尼斯·罗哈廷(Dennis Rohatyn)教授、爱荷华大学的帕特里克·雷利(Patrick Reilly)教授以及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威廉·克里斯蒂安(William Christian)教授,他们为这部手稿较早的版本做了有益的评论。
同时,我还想感谢卡尔顿大学出版社的迈克尔·尼亚罗夫斯基(Michael Gnarowski)教授以及加拿大人文科学基金会出版援助部的高级官员丹尼丝·拉钱斯(Denise Lachance)女士,在他们的帮助下,本书才得以出版。
较早版本的第四、五、九章分别载于《乔治·奥威尔:重新评估》(George Orwell:A Reassessment,ed. Peter Buitenhuise and Ira Nadel,London:Macmillan,1988)、《乌托邦研究(二)》及《乌托邦研究(三)》(Utopian Studies Ⅱ and Utopian Studies Ⅲ,ed. Michael Cummings and Nicolas Smith,Lanham,New York:American University Press,1989 and 1990)中。
目录
致谢
导读 “即使是被打败,也要充满勇气”
第一部分 是绝望的呼喊还是对“人类精神”的信念?
第一章 奥威尔难题
第二章 奥威尔的散文:对手的诞生
第三章 奥威尔的小说:从心理现实主义到政治讽刺
第四章 《一九八四》:政治讽喻和心理现实主义的调和
第二部分 《戈斯坦因的书》:解码讽刺作品的钥匙——极权主义的“世俗宗教”
第五章 反乌托邦讽刺作品中作为主题与结构的时间
第六章 无产者、知识分子和对社会主义的背叛:奥威尔的讽刺技巧
第七章 双重思想
第八章 恶魔世界大洋国:对撒旦式反对者的迫害
第九章 恶魔世界大洋国:对“神圣”领袖的神秘谄媚
第三部分 直面极权主义恶魔:奥威尔及其同时代人
第十章 恶魔般的螺旋:心理历史学的阐释
第十一章 普通人反抗极权主义邪恶势力的现代道德剧:托马斯·曼、加缪、萨特、奥威尔的背叛主题
第十二章 是什么将乌托邦变成了反乌托邦?科学的恐怖和恐怖的科学:赫胥黎和奥威尔
第四部分 奥威尔的悲剧人道主义
第十三章 “人类精神”:奥威尔对马克思、弗洛伊德和现实主义者的存在主义的回应
第十四章 奥威尔的悲剧概念:19世纪道德理想主义和20世纪现实主义的融合
第五部分 穿过另一面:从悲剧反讽蜕变为蕴含才智的激进讽刺——对“人类精神”的终极信仰
第十五章 新话的结构功能:讽刺的宣泄
第十六章 新话的主题功能:由悲剧反讽反转到蕴含才智的激进讽刺——结束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导读 “即使是被打败,也要充满勇气”
徐贲
在众多的乔治·奥威尔研究和批评中,戈特利布(Erika Got-tlieb)的《奥威尔难题》(简称《难题》)引人注目。戈特利布以发人深思的方式解答了一个长期困扰许多人的问题:为什么一方面,奥威尔的著作,尤其是他的《一九八四》在全世界拥有这么多读者,产生了如此不凡的影响,且好评如潮;另一方面,又有这么多西方的(尤其是美国的)批评者指责他缺乏文学想象,认为《一九八四》是有缺陷的甚至是失败的作品。无论我们是否赞同戈特利布的解答,她都对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奥威尔和《一九八四》的关键问题。她清楚表明的是,奥威尔是一位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和20世纪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奥威尔告诉我们,极权之恶是人类的事情,与宗教意义的“恶魔”无关。他的《一九八四》是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奥威尔难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