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于丹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5mb。
书籍内容:

  塞外李悦作品系列:批评于丹 作者:李悦
远方出版社 出版
  于丹多处曲解了《论语》。《于丹〈论语〉心得》并不是对孔子的《论语》的注解与解释,而是对部分《论语》的感想。由于《论语》并不是提供“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于丹只能选取一部分与“快乐的生活”有关的篇章。这些篇章只不过占《论语》的十分之一左右,误导那些没读过《论语》的读者,让他们错以为《论语》主要是讲“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所讲的《论语》的百分之十,却有许多曲解之处。
  《批评于丹》第一部分
  《论语》可以乱讲的吗-批评于丹(1)
  这是一个没有文化大师的时代,但却是一个文化名人辈出的时代,他们大都是一夜成名。
  不知什么时候就火了个余秋雨,不知什么时候又火了个易中天,紧接其后还火了于丹。
  她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
  她还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做为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她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
  于丹教授在《北京晚报》上说自己四岁就学《论语》;从二十一岁读先秦文学硕士开始,几乎泡在中华版的书堆里长大”――她指的中华版的书是指中华书局出版的书。
  于丹教授的火,并不是因为她有那么多头衔并读过那么多的书。
  而是因为这位"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还同时是“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这样她能够有机会在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讲读《论语》心得。
  于丹教授依靠强大的央视传媒,在国内一举成名。
  随后中华书局出版了她的《于丹〈论语〉心得》一书。
  尽管我认为这个书名有修辞毛病,但第一版第一次就印刷了60万册。
  而盗版书的数量就不得而知了。
  在我居住的塞外古城呼和浩特是在2006年12月初先出现盗版书,随后书店才有正版书进来。
  2006年12月1日《北京晚报》以《"小妮子"为大众找回孔子》为题,报道了于丹热的情况:“上周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于丹教授创造了书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连续9个小时签售《论语心得》12600本,中关村图书大厦当日售出14000本。
  本周,几大书店的销售排行榜上,该书继续忝列榜首。
  昨天,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看到,买书的人络绎不绝。
  书店干脆在一层最显著的位置摆出布告:买《论语心得》的读者,请去收银台直接付款。
  于丹激活了《论语》,《论语》成就了于丹。”
  14000人排队买一本讲解《读语》的书,这本身就是一个可疑的现象--我不是说数字可疑,而是说这种文化现象可疑。
  我也是四岁背四书五经(其中包括《论语》),后来看到了许多解读《论语》的书,印数都很少。
  于丹教授依靠央视百家讲坛的论语讲座,增加了知名度,有了强势媒体的宣传,固然是她的书销量大增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在她之前也有许多作者上了百家讲坛,其著作销量虽大增,但也比不上于丹教授这本书的热销盛况。
  要研究于丹这种突然走火一夜成名的文化现象,就得先读读她的这本大作,书里才会有解释这一现象的密码。
  于丹多处曲解了《论语》《于丹〈论语〉心得》并不是对孔子的《论语》的注解与解释,而是对部分《论语》的感想。
  她的主要感想是:“《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的书很像是为了寻找“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而找到了《论语》,从中找到“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理论依据。
  按照于丹之意,似乎孔子已经告诉我们过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方法。
  我们只要按照这些方法去做,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是“快乐”的。
  由于《论语》并不是提供"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于丹只能选取一部分与“快乐的生活”有关的篇章。
  这些篇章只不过占《论语》的十分之一左右,误导那些没读过《论语》的读者,让他们错以为《论语》主要是讲“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所讲的《论语》的百分之十,却有许多曲解之处。
  《论语》可以乱讲的吗-批评于丹(2)
  下面我们先对她曲解的地方进行改正,以给读者一个正解。
  一、于丹在她的大作的第9页上提到"子贡问政"。
  原文是这样的: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于丹的解释是:"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
  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
  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于丹在这里把"民无信不立"的"信"解释成"信仰"和"对政权"的认可,显然将"民”当成了这一句话的主体。
  子贡向孔子问政,是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稳定,需要哪些条件。
  孔子回答时也是把国家当成主体的,只有国家才能做到“足食”和“足兵”,同样也只有国家在“必不得已而去”时,有权力和有能力“去兵”和“去食”。
  因此,“民信”的主体也是“国家”,而不是“民”。
  “民信”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取信于民”,就是让老百姓相信。
  孔子非常强调国家该取信于民的思想,例如他曾在《论语・子路》中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批评于丹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