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mb。
书籍内容:

第一章 少年砥身励志之法少年砥身励志之法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的一生中,难免要经历诸多的风雨。许多人会在厄运来临的时候,经受不起,凄风苦雨中消沉下去,毁了自己。但是,身处安逸,一帆风顺,也会让人变的不思进取,目光短浅,自断前程。大凡有志向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必须要经受住磨难的考验才行。
幼年的和|,涉世不久,就不得不面对生命中的第一次巨大的考验。和|原名善保,字致斋,生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是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甲喇为满语,汉译为“世”“代”等意,是八旗组织中的第二级,八旗规制,五屯录编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他的五世祖牙哈纳巴图鲁,屡屡战功,为后世子孙挣得了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其父为常保,承袭世职。由于常保堂叔啊哈顿色在跟随康熙皇帝出征准噶尔时英勇阵亡,所以特赐常保为一等云骑尉。到乾隆之时,常保出任福建都统。所以,和|出身并不是太卑微,乃是将门之后,原本有可靠的保证,可以令他过上悠闲、舒适的生活。也许这样就没有做为满清历史上最大贪官的和|了。然而,和|出世不久,家中就陡发变故,将他一下推到了人生的危境之中。
和|的父亲常保,史书上对他的生平记述不多,仅可以知道他为人中正平和,做官清正廉明。因身为福建都统,所以很少留在京城,多年戌守在外。从不顾及为子孙后世留下多少家产。因此,和|的家中很少有额外的收入,全凭常保一人薪俸过活,虽然衣食无忧,却为日后的窘境埋下了隐患。乾隆二十五年,常保在福建任上突然病逝。全家人唯一的生活来源骤然断绝,和|的生活立刻窘迫起来,和|的生母在生下他的弟弟和琳之后不久就病逝了。继母对待他们兄弟苛刻暴戾,根本无温情可言,和|兄弟每日在继母的白眼中过活,甚是凄苦。
换做别人,这样的生活出许早就令稚嫩的双肩不堪重负,消沉落没了,然而对于和|,这些只是更加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勇气,经历过幼年的这一切坎坷,和|锻炼出了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逐渐变的顽强坚忍,就像一株幼苗,人世的风雨没能阻断他的生长,反而令他更加强壮,充满了无尽的生机。
所以,生命中的忧患绝非仅是不幸,它也是一个人成功必须经历的锻炼,中国古代的哲人孟子曾说人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天将降大任于其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第一章 少年砥身励志之法上最好的贵族学校

曲意逢迎,阿谀谄媚自然是和伸少不了的致胜法宝,但是,倘若没在真才实学的积淀,他也不能博得乾隆的如此信任。将国家大权玩弄于股掌之中。
这一点,和伸早在进入咸宁宫官学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咸宁宫官学对学生的要求极益严格。读书诸生清晨入学,日暮散归。如果遇到天气不好,经过请求,学生可以留宿在学内学校没管理大臣,协理事务大臣,另外还有满汉总裁两名,必须是翰林才能担任,学内的散师也大多是翰林,极少数不是翰林的,也是享有盛名的饱学之士。
和伸在这里如鱼得水,不知疲倦的吸取知识。他整日沉浸在传统的经、史、子、集之中对儒家的经典谙熟于胸。而且仔还学习了许多人都不胜其烦的满、蒙、藏等各种语言。除此之外,他还给自己加了两门功课:搜集乾隆的诗作文章,刻苦横仿乾隆的字体。他生业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没过多久,乾隆所有的御制诗文无不熟透,终日细细的揣摩。
机会只亲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和伸在咸安宫官学里刻苦攻读为他以后的飞皇腾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等待机会的来临了,只要有机会,和伸是无论如何不会放过的。
乾隆四十年,二十六岁的和伸凭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御前侍卫的职衔。他等的机会就要到来了。
一天,乾隆正坐在车舆中游赏春光。忽然,一名待卫急勿勿的走到驾前,奏道:"云南急呈奏本,缅甸要犯逃脱。"乾隆接过奏章,细细读过后,眉头一皱,龙颜大怒,怒道:"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众待卫一见,慌忙跪倒。
乾隆一连问了几声,众侍卫们根本不知皇上所言为何,只剩下了惊慌失措,谁敢开口。这时,传来一个声音说:"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乾隆不料有人应声答话,就说:"哪人说话,站起身来。"和伸这才从人群中站起,请求皇上怒罪。
乾隆见到和伸,不禁问道:"想你一个仪卫差役,却也知道《论语》你念过书吗?"和伸忝忝敬敬的回复皇上,说自己是咸安宫官学的学生。乾隆一听大喜,眼见和伸不仅长得一表人材,而且还是官学的学生,有心考他一考,就说:"你且说说《季氏将伐颛臾》一章的意思?"
这正是和|梦寐以求的进身之阶,他平日的攻读,此刻终将派上用场了。于是,他不慌不忙的说道:"重教化,修文德以怀人,不起则都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此后圣人之见也。然,世易时移,如今之世,远方多顽固不化之人,仅以教化化之,不示之以威势,则反易生妾心。如此,于国于都,应首重教化,修文德以服人,使远者来之,来者安之,且加之以威力,防微在渐,不然,就真正是'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了。"
一日,乾隆在圆明园的水榭上读书,和|随待在侧。不知不重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乾隆不久清手中的《孟子》上朱熹的注解了。因为朱注是用小字排在《孟子》的原文之下的。乾隆就对和伸说:"和伸,去拿灯来,这行字,朕看不清了。"和伸躬身道:"不知皇上看的是哪一句?"乾隆续道:"人之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了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和伸不假思索,朗声背道:"吉水土平,然后得以教稼穑;衣食足,然后得以施教化。后稷。树,亦种也。艺,殖也。契,音薜,亦舜臣名也。司徒,官名也。"人之有道,言其皆有秉彝之性也,然无教,则亦放逸怠情而失之。故圣人设官而教以人伦,亦因其固有者而道之耳。《书》曰:"天叙有典,敕我王典到哉!"世之谓也。和|一口气将朱子的注疏背了下来。
乾隆等他背完,说:"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和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