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东流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4mb。
书籍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南唐后主李煜与大、小周后的爱情故事,史书中有些记载,民间流传更多一些。但这些记载和流传大都零零碎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多把李煜说成是一个耽溺女色的昏君。对于小周后,也只局限于说她如何美丽,如何受到专宠,对李煜和小周后的内心世界却很少涉及。久而久之,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李煜与陈后主差不多,小周后也成了“楼头张丽华”的翻版。实际上,李煜是一个多才多艺,内在情感十分丰富的人,南唐的灭亡是当时大势使然,绝不是李煜一人所能抗拒的。把所有的亡国都说成是昏君误国,恐怕有悖史实。徐铉入宋后奉宋太宗之命撰写《江南录》时,对南唐的亡国,并没有写李煜有多大过错,只以历数存亡论之,这种评论得到当时朝野的认可。小周后入宫时年龄很小,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被李煜这个大才子深深吸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正因为她年幼,十分清纯,李煜才对她倍加珍爱。这种超越世俗的男女之爱,使两个人不论何时,都不改变初衷,生生死死,都为了一个“情”字。
为了把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完完整整地展示给读者,我仔细研读了相关史籍,完成了这部名符其实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编写过程中,我把李、周的爱情故事放在历史真实的大背景下,因为他们的爱情是一种十分悲怆的爱情,没有历史的依托,就不可能真实感人。尽管亡国之后二人还都曾心存奢望,盼着有一天能重新聚首,过上普通夫妻的恩爱生活,但封建社会的专制,使他们的梦想终被击碎,他们所能选择的,只有为情而死。这个故事向人们表明:纵然是身为帝王的李煜,一旦失去了自己的国家,那就连心爱的妻子也无力保全。书中还出现了一个大彻禅师,姓周名宗,此人是大、小周后之父。为了凸显人世间各种情与爱,我把他写成了一个看破红尘的老人。然而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真正看破红尘的人并不存在,所以当他得知自己的女儿被毒杀之后,抑制不住对女儿的思念,最后也死在女儿的坟前。这种爱是父女之间的爱,它虽然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男女之爱,但作为辅线,以此来烘托李煜与漪漪的情爱,就使“情”的内涵更加丰富。
也许是受到某些思潮或观念的左右,很多人认为帝王后妃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对于这一点,我实在不敢苟同。其实帝王也好,后妃也好,愿本都是有七情六欲的饮食男女,只不过比平常人多了顶龙冕凤冠罢了。李煜是个能诗善赋的文人,有十分丰富的精神世界,可巧又被历史误穿了一件龙袍,于是他有了对女子更多的选择机会,而当他发现了自己的真爱,他就变得如醉如痴。这种性情中人当皇帝确实不合适,但反过来说,并非所有的帝王都是挥斥方遒的大政治家。简单地把帝王分成酒色误国或攻城略地两类,是很不全面的。有许多帝王的一生是很复杂的,我们也要多角度地去分析看待他们,比如唐明皇,他的前半生对唐王朝的政治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晚年时才惑于杨贵妃的美色,引发了安史之乱,使唐王朝从此陷入藩镇割据的动荡时期,最终导致唐朝灭亡。李后主虽然在男女之情上过心较多,但他在宋朝强大的军事威胁之下,一直坚持不降,也不失为一种对国家负责任的态度,与齐东昏侯、陈后主、隋炀帝全然不同。国亡之后,他写了很多思念故国的词赋,这又与蜀后主的乐不思蜀迥然而异。应该说,李煜的一生,有许多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就是在爱情问题上,他对大周后、小周后姐妹一直情有独钟,与那些纵情女色的君王也不相同。就人性而言,他的生活态度还是严肃的。而生活态度的严肃并不等于人生的成功。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越是要保持这种严肃,就越可能毁灭自我,李后主的晚年就是如此。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书的编写在某些方面突破了传统爱情故事的窠臼,把李煜所处时代的政治、军事、外交融为一体。我认为只有这样,才更符合历史的真实。只不过限于篇幅,这些大背景展示得还不太充分。
徐 飞
2003年10月2日
于盐城师范学院

第一部分第1章 豆蔻年华初识君(1)

世事翻复,一言难尽。遥想当年,南唐烈祖李诰出镇金陵,吴王禅位,从此李氏独据了半壁江山,与北方后晋石氏划江而治。光阴流转,石氏灭亡,权归后周。南唐李氏也送走了烈祖,传位于元宗。那江北的后周柴氏国力日盛,觊觎江南,屡发精兵。不久,周世宗一病不起,再加上其重兵皆用于契丹,南唐之国总算是消停了几日。不料大宋建国,新皇帝赵匡胤刚刚稳住局势,便发兵来南,眼见得湖南、西蜀以及诸国都面对更强大之敌,元宗经受不住宋人的围攻,不得不把都城迁到南昌。脚跟未稳,元宗又撒手人寰,把个煌煌基业留给了历史上最可哀怜的一代偏主李煜,演出了一幕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凄凉悲剧。
这李煜是南唐元宗的第六子,自幼聪慧过人,小小年纪,便能写得一手好字,又善书画,还会谱写歌曲,其母钟氏把他视如掌上明珠。十岁时李煜画过一幅墨竹图,还有几竿没有把竹叶晕染完,忽被元宗唤去。可巧这时画院待诏卫贤来到李煜书房,见到此画神韵飘然,不禁啧啧叹赏,又见边上几竿竹尚无枝叶,不由兴起,提笔补足,而后拿到钟后面前,请求将此画赏赐给自己。钟氏将图画展开,边欣赏边对卫贤说:“此儿画竹,委实清丽隽秀,再无一点俗气。”
卫贤接口道:“还是殿下秀骨丰神,才能画出如此韵致。”
“是啊!”钟太后心里一阵愉悦,这类话大臣们讲得太多了,可卫贤是个从不懂得阿谀奉承的人,他的话是由衷而出,做母亲的当然十分惬意,于是爽快地说:“这幅画就赏赐给你。此太子墨宝,当为珍惜!”
“谢皇后!”卫贤给钟后叩了头,袖着画退了出去。
宋太祖建隆二年三月,李煜在金陵即了王位,这时他二十五岁,风神秀整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一江春水向东流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