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7mb。
书籍内容:
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水淼)
2011-03-30 16:34:21
序言 谁的20多岁不迷茫
20多岁的年轻人正处于人生困惑的时期,其困惑来源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因为刚从学校毕业,从单纯无忧的学校步入复杂的社会,很多事情都不符合自己的想象,并不是想要什么就会拥有什么,也并不是想让事情怎么发展就会怎么发展。现实总是让人失望,又让人无可奈何。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还刚刚起步,充满选择的同时又充满了困惑和烦恼。面对一些事情感到害怕,不知如何是好,又不愿去想那些头疼的事情,就更深陷于困惑的淤泥之中。
我刚从大学出来,步入社会的时候,也曾感到迷茫。从外地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大都市,在那里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亲戚朋友,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只有一张不够硬的学历证书。
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做得更好,更不知道付出了是否就一定会有回报……在我的头脑中,有太多的疑问。好在,我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徘徊和犹豫中。我知道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等待和磨蹭,只会浪费时间。我必须尽早地为自己找到前进的方向。一个人有了方向感,并找准方向,才不会迷路。
回想起这些,我发现,当时所受到的(外在和内在的)困扰和疼痛,对现在的我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财富,也是一笔不小的积累。
佛经中有一句话:众生以菩提为烦恼,众佛以烦恼为菩提。是说有慧心的人总能在烦恼中找到智慧,而且诬免更多的烦恼而产生更多的智慧,那些生活平顺的人通常不会比那些在困难面前越挫越勇的人有智慧。安乐令人沉沦,忧郁反而能激发人们生存的力量。很多在人生后半段成功的人,都是由于他们在人生前半段的苦难中找到了成功的灵感。
当我们有了困惑时,不能急躁,更不要自卑,需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遇到困难时,不可退缩,用信心和拼搏,驱走阴云密布的天空,迎接艳阳天;不要自闭,要学着与人沟通,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去帮助别人,让别人也温暖自己。就像铁块经过烈火的烘烤,百炼成钢;犹如夏日的麦苗经过烈日的暴晒,变成沉甸甸的麦穗。
如果风雨逃不掉,躲不了,那就直面交锋,用坚强和意志与困境抗衡。我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未来会逐渐地明朗。道路上终究不会只有泥泞,走过去,就会迎来阳光。
所有的成长与经历都是一种幸福的疼痛,激励自己勇敢地面对挑战吧,让它成为生命当中最值得骄傲的篇章!
告别彼得·潘,为长大而干杯
我们不应该为长大而感到痛苦,而应该为长大而干一杯!
小时候总觉得很多事情要长大了才能做,所以很想早点长大,可现在20出头了才发现,长大了其实很累。
现在的我虽然已经成年,可并不想长大。我喜欢小动物、漂亮娃娃、卡通玩偶、绚烂的图画……过生日的时候希望朋友送我彩色笔、橡皮泥和芭比娃娃。
我希望每天过着孩子般的生活,无忧无虑。即使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也可以一笑而过。可现实的社会却又常常排斥我,复杂的社会关系让我感到厌烦。
难道自己的心理年龄小一点不好吗?还是我有成长心理障碍,或是患了年龄恐惧症?一个人可以一辈子不长大吗?
人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当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渴望快点长大,因为长大之后就可以做很多小孩子不能做的事情,比如,穿漂亮的高跟鞋,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男(女)朋友,干一番让人称赞的事业……
然而,忽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可阻止地成年了,心里不由得开始呼喊,“我不要长大!”又转而开始羡慕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为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不长大,就总有退路;如果不长大,就能无条蓟保护;如果不长大,就享有哭的权利;如果不长大,就能“倚小卖小”;如果不长大,就可以随便幻想;如果不长大,就能永远活得纯真……
然而,人一辈子总是要对自己负责任,总要经历一些美好和困苦,要去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很多“不想长大”的年轻人不愿意自己承担责任,经济不独立,毕业后无法面对社会的竞争,所以宁愿一直躲在父母羽翼之下,大多是独生子女。
保持童真的一面可以使人单纯、放松,生活得更加乐趣盎然,但是对于一个**来讲,只有“童真”的一面就比较可怕了,就像永远长不大的那个孩子彼得·潘。
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的人物。他永远也长不大,因为他永远也不想长大。不管周围的孩子怎样成长,他永远活在自己梦想的“永久乡”之中,从来不去观察周围的大人世界是如何的现实。他梦想着永远活在一种自由自在、毫无束缚的环境之中。后来心理学家们用“彼得·潘”指心理成熟有困难的年轻人。
彼得·潘们虽然生理上已成熟,但心理年龄滞后,向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不能承担相应社会角色,逃避责任和义务。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幻想,无法适应现实,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有时也称为“社会依赖综合征”),是一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阻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所以需要引起年轻人的注意。
26岁的琴已经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但她仍然像个小孩子,不愿意负起本应该负的责任。对于家里的事情,嘶愿意做,而且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好,像交水电费、购买生活用品、给孩子买奶粉这些事情,她都觉得很累。而且她很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一旦事情不按照自己所设想的发展,就容易发脾气,而且从不考虑后果。
结婚几年了,孩子一直由父母带着。她遇到什么问题都本能地求助于父母,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和父母倾诉、商量。家里明天准备买什么菜、做什么饭,自己在单位参加了什么会,这些琐细的生活小事她都要向父母请示汇报,得到父母的详细指导后,伺安心地回到自己的家。她后悔自己生了孩子,因为觉得自己还没玩够,所以不愿照顾孩子,处处逃避作为母亲的责任。
社会不会因为你的幼稚而永远照顾你,或是减少你的竞争压力;相反,因为你的幼稚,在社会中,你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这个现实的社会早晚都需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在我们的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责任需要我们承担,相应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完成。
一个人应该向前,而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未来的美好才是需要我们孜孜不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20几岁要面对的人生困惑 - (TXT全文下载)